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学著作是档案学者的思想理论和经验总结,是其理论的精华。在理论学习借鉴和档案实践上,对英美档案学专业著作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档案事业更全面的发展。本文通过检索统计英美档案学著作,对其数量和主题分别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增加我们对英美档案学事业、档案学术研究历史和现状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对当代档案学英文期刊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一方面很难掌握整体期刊分布状况,另一方面无法判断期刊质量的高低。笔者利用索引目录、期刊评价报告、专业档案机构查询等方法,汇总得到了当代档案学主要英文期刊的目录,并介绍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给出该期刊的获取途径,以期为我国档案工作者和研究学者提供相对全面的英文文献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2002-2011年间《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网络引文的实证分析,得出网络信息资源在我国档案学研究中的利用程度仍将继续提高、静态类网络引文的可访问性高于动态类网络引文、我国档案学者对网络信息的利用呈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分布在.edu域名的网络引文的可访问性相对较差等相关结论,并印证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存档以及建立网络档案学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吴剑梅、陈琼的《比较档案学》一书进行评析,从而引发对比较档案学发展存在的困难以及我国档案教育、法规的不足之处的深思,阐述了军事档案的重要性,旨在促进我国档案学科体系的完整,完善比较档案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选择中外档案学领域典型期刊近十年的数据,从引文量、引文类型、高被引期刊、高被引作者、引用半衰期等方面比较分析国内外学者引证行为,得出:国内引文总量高于国外,但附引率和篇均引文量低于国外,外文在国内档案学论文中的引用越来越多;国内引文数量集中区间长于国外,但高引文量的论文篇数低于国外;期刊论文、图书、史料和网络文献是档案学学者主要的引用来源,网络文献的引用越来越多;国内档案学高被引文献大多为专著,国外则多为期刊论文;《档案学通讯》和Restaurator分别是国内外档案学者引用最多的期刊;冯惠玲和Neevel JG分别是国内外被引频次最高的档案学者;国内档案学者倾向于引用新文献,国外档案学引文半衰期比国内长。  相似文献   

6.
西方档案学对中国档案学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档案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领先于西方 ,但中国档案学产生晚于西方。中国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局限于档案现象 ;而西方将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扩大至广义的文件现象。中国档案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 ,侧重于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 ;西方档案学以不同的哲学思想为指导 ,运用多门学科的研究方法。中国许多档案学者或缺良好的高等教育 ,或缺丰富的实践经验 ;而西方档案学者大多两者兼具。中国档案学应该借鉴西方档案学的长处。  相似文献   

7.
高燕 《兰台世界》2012,(29):15-16
笔者综述了我国档案学者对于“行政效率运动”与中国档案学诞生的关系的文章,以期对中国社会主义档案学的研究有进一步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先生是一位具有后现代意识的档案学家,在近20年中,其学术思想对我国档案学产生了深刻、积极的影响。本文仅就特里·库克的档案记忆建构理论和思想作一提炼、解读和分析,以纪念这位思想前卫、富有社会洞察力的前辈学者。  相似文献   

9.
跨学科研究是档案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实现知识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及档案工作实践的进步有着积极影响。数据显示,档案学跨学科研究作为我国档案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学科层面已经实现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全面交叉,但与不同学科的交叉程度具有不均衡性,并且档案学跨学科研究的深度不足。指出档案学者需要从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研究方法、调整研究角度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认为档案学与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仍然是今后的重点或是已经得到重视的领域。同时,档案学者开始运用数学、统计学或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对档案现象进行定量的分析或形而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张斌  杨文 《图书情报知识》2020,(3):28-40,62
[目的/意义]梳理和分析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为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和档案学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档案实践工作的发展与变革提供洞见与支持。[研究设计/方法]以我国档案学领域2015—2019年间在《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上刊载的所有论文、出台的重要政策、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立项的国家课题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其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此得出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并对其进行阐释和说明。[结论/发现]中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包括:档案学研究、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新一代数字和网络信息技术与档案工作、电子文件管理、档案资源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非遗档案管理、档案职业、档案与记忆、数字人文与档案、档案治理、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价值]梳理和分析了中国档案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1.
档案学高等教育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选取了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机构的两个典型——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作为研究对象,从培养层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分析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异同与优劣,力图为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荷兰手册对中国档案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又称荷兰手册)是世界档案学名著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手册所阐述的以来源原则为核心的全宗理论对中国近、现代档案学研究的影响 ,以及档案学者在继承手册精髓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档案工作的实践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宗理论。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论文数量分布、来源分布、涉及国家或地区分布和研究主题分布等方面对2012-2019年档案学研究运用比较研究法的论文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档案学研究中比较研究法运用的现状和特征,并与学者对2006-2011年间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比较研究法在成为档案学硕士学位论文采用的重要研究方法的同时,得到了许多档案学者和档案学核心期刊编审专家的重视和认可,其作为档案学重要研究方法的地位得以确立,且横向比较成为档案学比较研究的主要形式,这是档案学研究运用该方法的基本特征。档案学研究运用比较研究法成果的具体特征表现为:档案法规、政策及标准研究范围扩大,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成为持续研究的重点,档案服务成为档案工作研究的核心,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档案文化研究出现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辨析了国内学者对“微观档案”和“微观档案学”的相关研究,指出按照档案工作的微观性进行微观档案学定义的不足,按照档案形成主体的微观性为参照系进行了“微观档案学”的概念界定,根据微观档案学涉及学科的不同,列举了若干个微观档案学的典型研究问题,并对微观档案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郭冰燕  赵君航 《档案》2023,(2):58-61
近20年,我国少数民族文书档案研究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和研究成果,已然成为国内档案学研究的热点并逐渐构建了民族档案学这个档案学学科分支体系。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知网数据库近20年学术研究成果,对当前民族档案学研究的现状、内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据此提出了部分研究展望,以期能够对我国民族档案学和少数民族档案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与庞大的档案事业体系及档案工作者队伍一样,当代我国档案学期刊也蔚为壮观,引人注目.无论是档案学期刊的数量还是其种类或是其布局,都是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难以比拟的,也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企及的.可以说,档案学期刊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展示我国档案学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档案学期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档案学期刊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在中国档案教育发展史上是值得纪念的年份:第一,我国档案学硕士点创记录地达到17个,武汉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下成功中请到博士后流动站;第二,作为我国最著名的档案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同时浙江大学成立信息资源管理系,对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两个本科专业进行整合,设置“信息资源管理综合开发与利用”和“电子政务”两个专业方向。一方面是档案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是档案教育走向了融合的道路,这无疑昭示着档案教育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档案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档案史料编纂共同体、行政档案学共同体和历史档案学共同体、实用经验档案学共同体、"小档案学"共同体和"大档案学"共同体五个阶段,本文对这五个阶段进行分别论证并提出档案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意义,有利于掌握学术脉络和档案学发展历程,旨在丰富我国的档案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档案学研究内容广博,外国档案学研究内容精深;中国档案学研究主体以高校档案专业教师为主,外国档案学研究主体以档案实际工作者为主;中国档案学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为主,外国档案学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中外档案学研究的明显差异性不是偶然出现的,它与中外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教育体系和各国研究历史传统、档案职业专业化水平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在本文中,作者对产生这三个方面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云庆  彭鑫 《档案》2014,(7):21-24
《档案学通讯》是我国档案学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期刊,从该刊2004-2013年发表的1625篇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可以看出:该刊严把学术论文质量关,注重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档案学界越来越重视合作研究与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随着国家对档案学研究重视程度的提高,受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也越来越多;但同时也表明,我国档案学研究的地区发展、行业发展不平衡,应鼓励档案工作实践部门更多地参与档案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