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一年中只有春节期间才有较长的假期。本文以台湾主要报纸《联合报》、《中国时报》和《自由时报》为例,介绍2012年和2013年农历春节期间的台湾报纸表现。  相似文献   

2.
吴瑛 《军事记者》2007,(6):54-55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报业解禁以来,诸多不同党派不同风格的报纸纷纷创刊复刊,带来了台湾报业的繁荣。其中,《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三张大报  相似文献   

3.
自1961年后,台湾经济起飞,交通发达,教育普及,乃使报业逐渐进入企业化报业时代。主要的企业报有:中国时报集团、联合报集团、自由时报、台湾日报、台湾时报、民众日报、自立晚报、英文中国邮报、英文中国日报等。中国时报原名“征信新闻”,主要报道经济行情。1954年改为综合性报纸。1968年9月1日易名中国时报。1971年改彩色印刷,设备现代化,成为台湾三大日报之一,销数曾达100万份,  相似文献   

4.
八、台湾的报纸出版业(下)三、两大报系从60年代中期起,《联合报》与《中国时报》两张民营报纸的发行量均已超过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成为台湾最有影响的报纸。而1967年与1978年两报分别创办《经济日报》与《工商时报》,则标志着两大报系的诞生。从70年代起,两大报的地  相似文献   

5.
张国宁 《今传媒》2005,(9S):18-23
7月11日,本刊记者随团参加台湾的一个文化交流项目,从而近距离地观察、领略了台湾报业的发展状况。据记者调查,台湾自动售报机卖掉的报纸每天在350万份到400万份之间。也就是说,在台湾平均每6到7个人有一份报纸,其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份额,集中在三个主要的报业集团,即《中国时报》、《联合报》和《自由时报》。每家报纸的发行量,大约为60万到80万份。去年台湾岛内报纸的广告额大约为40多亿元人民币。有人认为台湾的报业可以用“3加1”来概括。3指的是传统的三家大报,而1就是从香港气势汹汹杀过来的《苹果日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自由时报》、《联合报》、《中国时报》三家代表性台湾报纸有关台湾与大陆商签ECFA议题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对三家报纸ECFA议题报道的不同点做出简单梳理,发现报纸的议题呈现终难避免一定的政治倾向。ECFA议题成了不同党派和利益集团之间争吵和利益冲突的阵地,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自由时报》一味反对,《联合报》和《中国时报》无意争执,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7.
台湾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进程,主要以报业的发展为目标。自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于翌年创办台湾最早的报纸《台湾新报》算起。迄今100年的历史变迁中,其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即日据时期(1896-1944)、调适时期(1945-1954)、报禁时期(1955-1987)、商业化自由竟争时期(1988-至今)。台湾报业自1987年7月当局解除"戒严"开放报禁之后开始迅速发展。据统计,到1992年经台湾"行政院新闻局核准"登记的报纸有280多家,总发行量500万份左右。目前,台湾的主要报纸有《中国时报》、《联合报》、《工商时报》、《经济日报》、《中央日报…  相似文献   

8.
八、台湾的报纸出版业(中)二、60——80年代末1.60年代概述进入6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报业也有了较快的成长。发行量的迅速增长与广告收入的大幅增加是最明显的特征。1959年,台湾报纸的发行量在60万份左右,到60年代末,已达到120万份左右。多数报纸都设立了人数众多的发行部门,发行手段更是不断强化。具规模的报纸发行量多超过了3万份,两份英文报纸的发行量也均超过了1万份,而《联合报》、《中国时报》与《中央日报》的发行量则分别达到26万、24万与14万份。1960年,报纸的广告收入为1亿多元,到1970  相似文献   

9.
吴瑛 《新闻采编》2007,(2):16-18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报业解禁以来,诸多不同党派不同风格的报纸纷纷创刊复刊,带来了台湾报业的繁荣。其中,《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三张大报统治了岛内主流舆论十几年,而随着2003年香港《苹果日报》登陆台湾,报业市场四雄逐鹿格局逐渐形成。而其他带有财经、教  相似文献   

10.
台湾新闻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道路。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以后,长期实行戒严统治,限制报纸登记证和报纸发行纸张,对大陆资讯严加管制。这种“报禁”直到1987年7月才除解。几年来,台湾新闻事业有了较快地发展,报纸的数量由“报禁”时的31家增加到140余家。据台湾“新闻局”1990年底统计,台湾报纸发行总数达到600万份,平均每三人一份,已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设备先进人员年轻台湾的主要报纸非常重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加速作业自动化进程。我们在《联合报》和《中国时报》编辑中心大厅看到,大约有400人同时在一个约一千多平方米的大平  相似文献   

11.
齐飞 《新闻世界》2009,(4):74-75
本文选取《自由时报》和《中国时报》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台湾报纸,对其北京奥运报道做内容分析,以期对两家报纸奥运报道的不同点作出简单梳理,并从中一窥台湾报纸对北京奥运报道的着眼点及其报道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台湾报业在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多元碰撞的文化背景中生长,独特的生态催生出鲜明的个性。本文以《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苹果日报》四大报为样本,从视觉特色、文本特色、语体特色三个角度归纳台湾报纸的标题特点,并分析其所具备的文化特征和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13.
何丽芳 《东南传播》2011,(12):134-137
本文通过对《自由时报》、《联合报》、《中国时报》三家代表性台湾报纸有关台湾与大陆商签ECFA议题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对三家报纸ECFA议题报道的不同点做出简单梳理,发现报纸的议题呈现终难避免一定的政治倾向。ECFA议题成了不同党派和利益集团之间争吵和利益冲突的阵地,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自由时报》一味反对,《联合报》和...  相似文献   

14.
美洲《中国时报》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在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同时发表《敬告读者》的声明,宣布该报“不得不向读者告别,自即日起正式停刊,良深为憾”。这家报纸的老板、台湾《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同一天在纽约举行的美洲《中国时报》员工大会上,宣布停刊决定时说,“报纸要有报格”,并表示在目前条件下,“已无法办一份他所理想的报纸”。身为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的余纪忠,自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在纽约创办美洲《中国时报》以后,两年多来,不断为这家报社添置设备,不惜用高薪挖别的中文报纸的“墙脚”,来充实自己的人力,在美国华人社会里大力投资新闻事业。他突然宣告《中国时报》停刊,在美国华人社会和台湾都引起很大震动。纽约《美洲华侨日报》说,美洲  相似文献   

15.
刘民安 《新闻知识》2006,(1):F0002-F0002
2005年12月中下旬,陕西省报业协会应台湾《中国时报》的邀请,会长李东升(团长)率领考察团一行14人赴台考察。《中国时报》负责人陈国祥、胡鸿仁介绍了  相似文献   

16.
管文琦 《新闻世界》2013,(10):280-281
台湾报禁解除后,台湾地区迎来了报业的繁荣期。在自由化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在党派与财团的强大压力下,台湾地区的报纸呈现出鲜明的叙事立场。在赴台学习四个月及亲临金马奖红毯的基础上,笔者以台湾“四大报”中的《中国时报》和《自由时报》对于“台湾电影金马奖停办”一事的具体报道为文本,分析其叙事过程中如何体现报纸立场。  相似文献   

17.
4月4日,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了署名文章《儿童读物的困境》,介绍了台湾儿童读物所遇到的难题。问题之一:一些高水准的读物究竟嘉惠了多少孩子? 这是许多关心儿童心智发展的人士常会谈到的。他们认为大套书  相似文献   

18.
两类报纸和两大报系台湾的报纸一般分为官营和民营两大类。像《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办的,另外还有省政府办的、军方办的、地方办的,这一类报纸发行量一般都不大。民营报纸很多,在台湾,只要有钱就可以办报,不过大多数发行量很少,而且质量也不高,影响不大。民营报纸中最有影响的是两家报系。一家是我们的东道主,中国时报系。这个报业集团办了三张报纸,一是《中国时报》,一是《工商时报》,一是《  相似文献   

19.
根据台湾报纸的报道,台湾《中国时报》于去年12月邀请了一向对出版界十分关注的38位学者专家,评选出“1989年度十大好书”。从书和作者来看,这十大好书有几个特点: (1)十部书中非小说类有7部,而且是偏重思想性的作品;小说只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时报》创刊四十周年的纪念画册上有一幅1950年台湾“总统府”的照片,照片说明这样写道:“槎桠老树伴着总统府在风沙飞扬的土地上指向穹苍,中国时报的前身《征信新闻》就在这种苍茫的时代中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