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晚清时期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以"开启民智"、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翻译文学盛行,其中包含了大量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受晚清占主流地位意识形态的控制,以及对"儿童"的错误理解,本时期儿童文学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以儿童为出发点的。但大量外国儿童文学的引入,为五四时期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诞生作了重要准备,是我国儿童文学由"不自觉状态"向"自觉状态"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2.
周世伟 《兰台世界》2015,(9):137-138
1900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进入一个法学翻译的高潮。一方面,清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宣布进行改制;一方面,青年学子就近赴日留学,接触翻译了大量的日语法学文献,这些合力促成了这种局面,推动了中国法律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清朝晚期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国内救国图强的改革变法,使得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学思想走进国门。翻译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途径,其中法政书籍的翻译活动影响尤其显著,其对中国近代法政转型的影响颇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汪帅东 《兰台世界》2017,(3):106-109
作为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晚清翻译文学应以外国小说翻译最为繁荣,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影响深远。受晚清日语译才培养机制的影响,活跃于清末的日本文学译才在文本选择、译文体制、译语文体与翻译方法等方面既有沿袭,亦有突破,充分体现出中国翻译文学近代化过程中的诸种特性。  相似文献   

5.
译介活动最终还要落实到文本的语言操作层面,文本的语言操作层面,包括遣词造句和修辞行文。同时,译文要进入接受文化系统,因此接受文化系统的语言和文化规范是译介活动中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译介活动最终还要落实到文本的语言操作层面,文本的语言操作层面,包括遣词造句和修辞行文。同时,译文要进入接受文化系统,因此接受文化系统的语言和文化规范是译介活动中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的英语教育史上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传教士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英语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分析,并就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林  郭枝 《兰台世界》2014,(10):50-51
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标志,而作为该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的李鸿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与历史影响。正是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推动了晚清洋务运动的进程与结局。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标志,而作为该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的李鸿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与历史影响。正是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推动了晚清洋务运动的进程与结局。  相似文献   

10.
马琳  李谦盛 《今传媒》2014,(8):138-139
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过程中,维新派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同封建守旧思想展开了一场争斗,通过这场争斗,不仅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并向国民传播了爱国主义思想,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维新派还开创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创造了报刊新文体,对近代中国报刊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黄慧 《出版广角》2016,(6):39-41
传统的“文化殖民史观”认为,西方传教士的出版译介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侵略行为.但客观而言,晚清西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例如文学翻译、科技书籍翻译和其他形态的文化传播方面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美国传教士在晚清的中西文化交流中担当了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出版的快速发展.研究当时美国传教士的出版译介活动,对今天的跨文化交流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邱飞 《大观周刊》2011,(20):92-92
佐哈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多元系统论,为翻译研究开拓了相当广阔的研究领域。本文以晚清小说翻译为例。从翻译策略出发,对多元系统论的局限性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13.
大刀王五作为普通国民的一员,以一身武艺和一腔爱国情怀投身于维新变法运动中。他把武术与爱国情怀,与友谊,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丰富了中华武术的内涵,为中华武术浓重地抹上时代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梳理19世纪中叶至1912年日本图书馆学在中国的译介,指出1888年傅云龙已使用“图书馆”,1910年“图书馆学”一词首现于《图书馆教育》一书。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15.
晚清经世致用思想与翻译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波 《编辑之友》2005,(6):76-78
晚清的翻译出版是我国出版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这次高潮与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出版、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出版不同,它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历史进程的写照.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在国家深陷危难之际,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为吸收西方文化经世致用思想,从而使晚清的翻译出版选题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传播是人类的社会信息、人文意义的定向流动.人类被组织成一定的社会群体后,其社会信息的流动和人文意义的权势,均受制于这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传播机制,一般表现为由占据信息、知识、文化、媒介和权力优势的精英等级,向不占据上述优势的较低等级--大众进行定向传播,可简称为"等级传播".  相似文献   

17.
晚清的中国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力量中艰难前进,出版业也经历了一个剧烈变动的时期,传统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官书局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太平天国运动,迫使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同时反省自身传统文化,主张经世致用的中国知识分子利用出版重建传统文化秩序,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曾国藩通过创设金陵书局和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9):26-30
晚清时期,早期报人、维新派、革命派等对政论报刊兴趣格外浓厚,提出不尽相同的报学理论,使之服务于现实的政治需要。基于既成的文本史料,本文通过分析晚清政论报刊的理论建构,认为政论报刊逐渐由民报角色转变为党报角色,报刊的主体功能也由建言通达演变为政治动员。晚清报人对政论报刊的理论建构反映了晚清报人的特殊立场和政治追求,体现了中国报人的特殊价值和理想。  相似文献   

19.
陈萍 《出版广角》2014,(14):72-73
随着成熟印刷技术的建立,印刷品的复制和传播得到发展,版权问题也随之变得尖锐。特别是晚清时期,报刊中的"摘录转载"等实践活动使得版权问题越演越烈,出版人的版权意识逐渐得到培养,给中国现代版权制度的建立打下基础。文章介绍了晚清时期报刊"摘录转载"等实践情况带来的盗版印刷品的猖獗,以及这些实践最终促使中国现代版权保护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晚清西方图书馆观念输入中国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对晚清西方图书馆观输入我国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指出其分为五个途经西方传教士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翻译介绍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中国人走向世界实地考察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近代报刊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学会图书馆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