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彬 《兰台世界》2012,(36):51-52
沈家本的刑事证据法思想内容丰富,文章重点论述其"禁止刑讯"思想,证人作证及证人证言审查判断思想;质证程序与"自由心证"原则思想;他的刑事证据法思想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但它对我国刑事证据法的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献的分类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但法律文献的分类却缺乏系统性。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沈家本形成了一套系统地法律文献的分类方法。从文献的体式、内容和时问的先后顺序三个方面,文章对沈氏的法律文献分类方法和实践进行探讨,进而反映出这种方法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沈家本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法律文献的分类方法。论文从文献的体式、内容和时间的先后顺序等三个方面对沈氏的法律文献分类方法和实践进行探讨,并阐述了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刑制改革的缘起、沈家本在刑制改革中法治与人治融合的思想以及其法制思想所带来的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实质性发展的脉络来展开,力图理解沈家本的刑法思想的精深幽妙之处以及其思想对中国法律现代化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沈家本在清廷"参考中西,拟定办法"的指导思想之下,渐次形成和阐明了"会通中西"的修律思想。沈家本既不是彻底的"法理派",也不是顽固的"礼教派",将之归为"会通派"更妥帖。  相似文献   

6.
马英典 《兰台世界》2006,(1X):64-65
提起清末人物,人们好像只知道慈禧和刘罗锅了。而那些真正需要我们记住的曾为我们这个民族呕心沥血、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却几乎不再被人们提起,更遑论借助先进的现代传媒让他们重现于艺术舞台之上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考察了清末修法的历史背景,在结合法学家沈家本的法律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沈家本法学思想对中国法律的革新之处。  相似文献   

8.
沈家本(1840-—1913)字子,号寄,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沈家本于光绪九年(1883)考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三十年中有二十余年主管司法,先后担任刑部左侍郎、大理院正卿、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等司法要职。光绪二十八年(1902)起“奉上谕”研究中西法律,兼任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是我国近代在法学上力主向西方学习的先进知识份子代表。在他主管清末司法工作的实践活动中,依据自己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的经验及其精通古今中外的司法知识,在中国近代法制改革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人对他评价甚高,称他为“法学泰斗”、“清代最伟大的法律专家”、“中…  相似文献   

9.
王菲 《兰台世界》2013,(28):139-140
清末修律的主持人沈家本是一位公认的律学专家,是中国近代法制史上最杰出的法学家。他通过修订刑法、变革刑事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开启了中国刑法近代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10.
鹿璐 《北京档案》2006,(8):46-47
金井胡同在宣武门外,是一条南北向的胡同,它南接达智桥胡同西口,北到上斜街.金井胡同的得名,据说是源于胡同里的一口井.这口井可不一般,名叫"金井",于是胡同便依此取名为金井胡同,并一直沿用至今.这口"金井"据说就在胡同1号院门前.  相似文献   

11.
李闯 《北京档案》2020,(5):50-53
在清末新政改革的浪潮中,法律教育一度骤然升起并逐渐引起国人的重视。创办于1906年的京师法律学堂,作为近代中国设立的第一所中央官办的法律专门学校,在中国近代法律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它的创办堪称中国近代法律改革的一大创举,不仅是配合新式法律创制与实施的必要举措,更成为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良好开端。在清末民初二十余年间,法律教育盛极一时,曾有一枝独秀之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从《寄簃文存》来看,沈家本主要通过比附与辨异两种方法贯彻了"会通中西"的法制改革思想。沈家本以中国传统法制比附西方法制,尽量拉近了国人与西法的心理距离;对西方法治主义与传统法家法治主义进行辨异,尽力消除了国人对法治主义的顾虑。  相似文献   

13.
汲黯是一位西汉名臣,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他不仅以敢于向君王直言忠谏而闻名于世,同时还是黄老"无为而治"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无为而治"思想对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戴娜娜 《兰台世界》2014,(12):31-32
汲黯是一位西汉名臣,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他不仅以敢于向君王直言忠谏而闻名于世,同时还是黄老"无为而治"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无为而治"思想对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清末时期,国内掀起了学习西方法律的高潮,法律著作翻译取得了显著成就,这是我国近代法制建设中的重要历史现象。本文从设立官方翻译出版机构、统一中西之间法律词语的对应关系、培养法律翻译人才等方面考察分析了清末时期我国西方法律著作翻译的显著成就,并从促进新旧法制转型等方面指出了清末法律翻译成就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7.
清末修律是近代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这次事件没能挽救颓败的清政府,其成果也没能在清政府下实施,但是这次改革使中国的法律迈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的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在"清末新政"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变革中,有一个关键的人物不容我们忽视——张之洞,可以说没有了他,晚清的这场新政又将是另外一番模样,因此,在本篇中笔者将探索张之洞对清末新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
李文杰  付淑娥 《兰台世界》2013,(11):123-124
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荀况提倡把礼法结合礼本刑用作为建设封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和“治之经,礼与刑”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