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面报道与报道正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这个标题,不是玩文字游戏,也不是绕口令,从事新闻工作的人,现在对什么是正面报道真是越来越迷惑了。有时候我们报纸一篇批评性报道刚出去,相关部门单位的同志便来电要求:“以正面报道为主啊,少搞负面报道!”  相似文献   

2.
有的同志认为“正面宣传为主”就是指在数量上占优势,甚至主张正面报道和非正面报道的比例应为二八开或一九开。这样的比例是否妥当,我以为值得研究。特别是当前,一切要从有利于稳定这个大局出发,自然更要慎重。实际上,现在各新闻部门也是非常谨慎的。据有关资料统计,非正面报道大约控制在1%到5%之间。不过,现在读者和听众、观众也有些看法,就是批评性报道少了一点,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新闻报道既不能激化社会矛盾,又不能丢掉批评这个有力的武器,这个“度”要掌握好是不那么  相似文献   

3.
有的同志认为“正面宣传为主”就是指在数量上占优势,甚至主张正面报道和非正面报道的比例应为二八开或一九开。这样的比例是否妥当,我以为值得研究。特别是当前,一切要从有利于稳定这个大局出发,自然更要慎重。实际上,现在各新闻部门也是非常谨慎的。据有关资料统计,非正面报道大约控制在1%到5%之间。不过,现在读者和听众、观众也有些看法,就是批评性报道少了一点,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新闻报道既不能激化社会矛盾,又不能丢掉批评这个有力的武器,这个“度”要掌握好是不那么容易的。特别是各新闻媒介的“把关人”,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那种“一朝遭蛇咬,三年怕井绳”,干脆不搞批评报道,免得找麻烦的想法,是可以理解而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烧香引出个魔鬼来",这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可谓大忌。正面报道如何防止顾此失彼、横生枝节、动机与效果产生变质?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摆表现、查原因、谈体会,提出了破解这一难题的基本原则和路径。  相似文献   

5.
程茂苏 《声屏世界》2007,(11):66-66
早上听一家主流媒体的新闻。新闻说,“十一”黄金周结束,海南的旅游又开始进入一个高潮,黄金周正在演变成黄金月。昕了这条新闻,心里感到疑惑不懈,黄金周刚结束,各个旅行社都在打折,有的甚至打对折,这说明旅游人员大幅下降,海南难道有什么特别的魔力?再说,中国人难道不用做事,黄金周结束旅游人数还这么多?后来一想,这大概又是一种巧妙的炒作。这种以正面报道方式出现的炒作或者说假新闻,没有人会感到不愉快,没有人提出控告,  相似文献   

6.
以正面宣传为主,这是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的方针。翻阅我省的报纸,总的来说,正面报道在各报的版面上占了主导地位,为我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把好了舆论导向。 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有不少新闻报道虽然属于正面报道,但由于忽视了客观事物的正负效应并存性,往往事与愿违,产生了不良的社会效果,这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党报工作者,坚持正面报道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的,但是,我们在日常的正面报道过程中,也往往存在报道模式化,人物完美化的问题,很难使受众产生共鸣.因此,我们在进行正面报道的时候要讲究一个"新"字,避免老面孔,努力在创新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8.
因为刊发的通讯《让我们记住深圳的抗日英雄》中有122个字的内容失实,某报不得不刊发727个字的《来函照登》予以“更正”。像这种正面报道造成失实的情况在新闻媒体中时有所见,其中的教训耐人寻味。究其原因,是因为记者在采写正面报道时存在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9.
10.
以正面报道为主一直是我国新闻宣传事业遵守的准则之一。在强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今天,正面报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直接关系着舆论引导效果的好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正面报道手法不论是新闻性还是宣传效果都大打折扣,对观众的影响力日益下降。当前在进行正面报道过程中,打破传统桎梏,降低高高在上的视角,敢于逆向思维,学会“旁敲侧击”,不失为一条提高正面报道宣传效果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11.
坚持对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以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当前,正确地、全面地理解和执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坚持新闻报道的党性原则,充分发挥舆论作用的一个关键课  相似文献   

12.
正面报道与正面效果新闻应该是有“眼睛”的,否则就不存在我们常说的敏锐与不敏锐了。于是,怎样寻找与发现生活,就成了新闻理论与实践永久性探讨的问题。“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求光明。”诗人可以睁一眼闭一眼,用灵感的“眼睛”去寻求生活;作为记者,感性与理性两只“眼睛”都要睁得大大的。新闻是撰稿人脑、手的副产品,所以,新闻的真实首先依赖于新闻撰稿人的真实。如果一个人虚伪地面对生活事实,通过文字所反映出来的事实也会是虚伪的。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把正面报道与反面报道(即那些揭露性、揭示性的报道)相对应,认为,正面的就是表扬的,反面的就是批评的。其实,对正面报道不应理解得这样窄,正面报道主要是指一种基调,一种报道的精神指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我国已基本扭转了“十年动乱”造成的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不正常局面。与这种形势相适应,各种新闻媒介的法制题材的报道也越来越多,这无疑是件大好事,它必将反过来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但是,也有少量法制题材的报道,本身就严重违法,不仅不能收到促进法制建设的效果,反而会在读者、观众、听众中产生混淆视听、以讹传讹、以假乱法的不良影响,应当引起新闻界的足够重视。现试选两例: 新华社哈尔滨1987年11月16日电:黑龙江省阿城市阿什河信用合作社南城大队信用员张淑芝伙同  相似文献   

15.
16.
努力提高正面报道水平□俞永朝讲究宣传艺术,提高正面报道水平,是当前县市报进一步落实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我们浙江上虞报实际,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三点:抓住“兴奋点”正面报道,作为实现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载体,要达到应有的宣传效...  相似文献   

17.
1月2日,武汉某报及全国其他地方一些媒体先后10多次转载了一篇题为《孝子借款5万为母亲摆寿宴》,从内容上看,报道宣扬的是一种中华美德。但是仔细揣摩不难发现,这篇报道的宣传基调有问题,它所引起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城市日报、晚报大行其道和都市类报纸的兴起,全国的省委机关报面临的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普遍出现了广告、发行下滑的局面.广东的报纸竞争尤为激烈.在广州地区就有5家日报、6家综合性报纸在竞争,读者的选择余地很大.<南方日报>营销方面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是个富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时政新闻存在诸多问题,如报道形式程序化、没有同期声、采访报道语言书面化等.时政新闻重点要改进创新典型报道、时事政务报道、发展成就报道、重大主题报道和政策解读报道.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北京电视台一名记者杜撰的"纸馅包子事件"令新闻界为之蒙羞,其恶劣影响严重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假新闻始终与媒体如影随形,"纸馅包子作为有良知的新闻人,我们在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