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主题来源本班幼儿大部分是3岁多未满4岁的幼儿,其中27人是原班跟上,4位幼儿是新插班的、从未到过幼儿园的孩子。原班跟上的幼儿经过上学年的学习与生活,基本能自己大小便,会穿衣服。但在整理、收拾杂物方面有待提高,自我意识薄弱,还不懂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而且新学期开始由于新同学的加入,这些孩子的情绪还需要有个稳定的过程。因此,我们开展这个主题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帮助幼儿了解、体验情绪的表现等,愿意向他人表达,做到日常情绪稳定。二、主题教育目标预设1.情感目标:喜欢了解自…  相似文献   

2.
<正>移情是一种理解他人情绪状态和分享他人情感体验的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和情感发展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幼儿通过移情能够识别他人的情绪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在幼儿期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能促进幼儿道德和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发展,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绘本作为国内外所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  相似文献   

3.
一、以情感培养为突破口幼儿品德教育可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来看,移情的培养是我们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移情是一种对他人的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与体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也经常被称之为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因为它会使幼儿产生一种内在自觉性,要求自己能使别人快乐、幸福。否则,自己会感到不愉快。霍夫曼指出:“移情是诸如助人、抚慰、关心、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它激发、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器,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能极大地提高其…  相似文献   

4.
王芳 《幼儿教育》2013,(Z4):21-23
教师的情绪能力是指教师觉察、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地表达与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幼儿园教师的情绪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教师自身处理情绪事件的效果,还会影响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面对幼儿的消极情绪,情绪能力强的教师更加关心幼儿的情绪反应,会安慰幼儿,鼓  相似文献   

5.
四岁到五岁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如何发展孩子对自我和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和接纳,学会正确地与人交往,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建议家长不妨与孩子经常玩玩这样一些社会性游戏,促进孩子的社会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的理解并作出相应情绪反应的能力。移情是幼儿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基础,并能预示他们今后在人际交往上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移情能力的幼儿,能敏锐地觉察他人情绪,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在个体社会化中,最初和首要的是情绪的社会化,而在早期的情绪社会化过程中,移情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孙丽丽 《家庭教育》2003,(11B):12-13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的理解并作出相应情绪反应的能力。移情是幼儿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基础,并能预示他们今后在人际交往上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移情能力的幼儿,能敏锐地觉察他人情绪,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在个体社会化中,最初和首要的是情绪的社会化,而在早期的情绪社会化过程中,移情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与幼儿情绪智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品质之一,这种能力能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幼儿情感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的初步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对自己情绪中那部分对人对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情绪冲动加以适当调控,如孩子对任性、执拗、侵略性、攻击性等偏颇情绪的适当调控;另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适当地调节情绪,并常常鼓励自己保持高兴愉快的心境。概括来说,就是既有控制,又有渲泻,把情绪调控在一个与年龄相…  相似文献   

9.
移情是指一个人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知觉和思想的心理现象,主要包含认知和情绪两个成分。小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移情能力。个人气质、亲子关系和父母的移情能力以及教师的回应都会影响小班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幼儿家庭生活、幼儿园一日活动和与人交往三种途径促进小班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情绪管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区分的能力和对他人情绪认识与适度的反应能力。由于学生不合理的认知而引起的抑郁、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原则,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情绪管理的常用方法包括:(1)情绪沟通法。它着重训练学生运用非言语手段和言语手段正确、合理、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善于理解他人的情绪与情感,培养学生“移情”的能力。(2)情绪控制法。它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排解、控制消极情绪,诸如抑郁、焦虑、自卑、愤怒、…  相似文献   

11.
闷葫芦丫丫     
情绪心理学研究认为,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情感。过度控制和压抑情绪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为此,父母应培养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鼓励和培养孩子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一 前言 移情,亦称情感移入或情感转移。它是人的一种重要心理特征和内在过程,移情是由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共鸣情感反应。通俗地讲,移情是指个体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及活动的能力,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它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使人产生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社会性动机因素,是人们内心世界相互沟通的桥梁,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移情作为助人、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积极导入移情。增强情感体验 移情是语言交往中的重要情感现象,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行为。移情并不是放弃自己的情感去接受他人的情感,而是首先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然后认同他人的情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了自己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去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的感染力直接表现为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产生的情绪力量。  相似文献   

14.
内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我意识情绪,同时也是一种道德情感,一个缺乏内疚感的孩子,不易对自己的过错进行反省,很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更不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做出弥补性的行为,这将阻碍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责任心的发展。幼儿阶段是内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孩子具有一定的内疚感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路玲 《河北教育》2007,(9):31-32
移情能力主要指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能够站在被认知者的位置上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并由于被认知者的情绪情感反应,而产生与之一致的替代性情绪情感反应的过程。很多研究都表明,移情能力与个体的道德品质之间具有高相关性,移情能力高的个体,通常具有较高的人际技能,他们在社会情境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创设交往情境,提高对他人表现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移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区别于美学中的审美.它是人们相互之间情绪、情感交流的替代性体验,是对他人情感、意识的主动感知.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这种能力.随着成长与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这种能力逐渐淡化直至无意识地放弃.在完成这一情感的心理过程中,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要素.其一是对自我情感的意识与了解;其二是对他人情感的认同与理解.  相似文献   

17.
幼儿情绪控制,指对幼儿情绪中可能对自己或他人产生不良影响的情绪冲动加以调控的过程,如孩子对任性、执拗 、侵略性、攻击性等偏颇情绪的调控。幼儿情绪控制不是教育幼儿简单地、消极地压制其正常的情绪表达,而是教育幼儿适当地调控其情绪,既有泻泄,也有控制,把情绪控制在一个合适的一个合适的与幼儿年龄相称的范围内,以保持愉快的心情,约从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幼儿开始逐步学习控制自己的活动和情绪,幼儿时期能否具有一定克制冲动,控制情绪的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他将来能否获得成功,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把握情绪控制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幼儿期就重视孩子情绪控制的学习,依靠成人的引导和帮助,培养幼儿情绪控制力。  相似文献   

18.
幼儿自尊心的发展是具有一定过程的。婴儿期,孩子几乎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毫无主观意识,对父母唯命是从。到了三岁左右,幼儿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喜好、想法以及情绪。当父母所说的话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时,他就会加以拒绝。在这一时期,幼儿自尊心处于自我觉醒状态,幼儿的情绪尚未稳定,时自己的认识尚未清晰,想法也不一定正确。所以,此时应予以恰当的辅导,以培养其理想的自尊心。培养幼儿的自尊心,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客观出发,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两三岁是幼儿自尊心的萌芽期,幼儿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个完整的人,慢慢地要脱离父母而发展自己的个性,想成为独立的个体。这容易使父母产生“失落感”。此时,父母要调整自己的观念,不要凭主观想象对待孩子,要把幼儿当作一个完整的客体来尊重,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这样,孩子就会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中,学到了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理想的自尊心的基本条件,父母应为孩子做好榜样,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9.
汪慧贇 《学前教育》2023,(19):60-62
<正>共情是指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体验和感受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一种能力。对幼儿来说,拥有共情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更融洽地与同伴、老师和家长互动,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和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是帮助幼儿提升共情能力的基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因此,  相似文献   

20.
受《移情及移情训练》(载于本刊1991年第2期)一文的启示,我尝试通过移情来培养幼儿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品质。根据班上幼儿的具体情况,我设计了一些移情训练活动,让幼儿在特定的情景中去辨别、体验、理解、分享他人的情绪情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现介绍部分训练实例。例1,王辉昱,男,六岁半,性格特点是非常要强,在家里人人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在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