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作家计文君的创作在整体上已经呈现出比较鲜明的个人风格。她用小说构建出的文学之乡"钧州",讲述女性成长故事,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对故乡的逃离与回归的主题,以及作品中大量出现的植物意象和互文性的写作手法,都带有明显的计文君特色。而钧州、成长、逃离、植物、互文性等关键词也成为我们进入计文君笔下的文学世界的路标。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语言学互文性的角度看,作为文学文本之实体构成的语言,其包含的多层次多方面的质素,语音、语词、语法无不透露出或隐或显、或强或弱的互文性信息。在文学文本翻译的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对照中,洞察出更为丰富多样的互文性表征:语音听音显意、语词文化会意及语法结构限意。这种对文学文本翻译的语言学互文性规律之解读,既显现出重要的文本翻译互文性理论建设之价值,又富有指导文本翻译实践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殷勤勤 《文教资料》2011,(19):24-26
本文通过引入互文性概念,将《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两部作品放入互文性这样一个大概念之下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关注在"互文性"之中的双重焦点问题,并带入作品中进行分析阐释,简单总结出两部作品所共同塑造的"浮士德形象"的经典永恒性。  相似文献   

4.
综合语言学界关于"互文性"的论述,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区分了三种"互文性",并以《新职业英语》教材的语篇为例,探讨了"互文性"理论在《新职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互文性概念是由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指文本间相互指涉,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学者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学研究,证明了互文性在翻译过程的重要性。它旨在强调文本的含义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来自于其互文本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知识体系。本文借助对互文性和文学翻译的研究,意在讨论互文标志在文学翻译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如何以新的角度指导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理论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已经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而互文性理论对翻译又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再创造,互文性理论在翻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译者的角色,文本意义和跨文化互文三方面探讨,可以看出互文性理论在翻译中的特殊作用和贡献。  相似文献   

7.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对前文本的借用、改写、拼贴甚至扭曲等。本文从古诗词文本"寄生"、"孳生"的生成特点出发,讨论了把互文性理论引进其翻译的必要性,并继而提出古诗词英译中互文符号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自从法国文论家J.Kristeva首次提出“互文性”这一概念以来,对于“互文性”的研究屡见不鲜。文学作品中的“互文性”的例子比比皆是,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对互文性进行深入研究对翻译实践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本文研究了“互丈性”与文学翻译的关系,突出了互文性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既要再现原作的文体风格,又要再现原作的语言艺术。互文性作为一种动态思维策略和思维方法,对文学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互文性的角度,探讨英美文学翻译的策略,并用实例验证策略的应用价值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互文性理论为出发点,借助于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互文现象的分析和讨论,强调了语篇互文性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互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14):19-20
互文性理论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其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在一些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研究中,不少学者认为文学作品语言表达的时空概念主要靠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解。电影通过声音和影像展示故事情节,并利用电影拼接技术渲染环境气氛。电影独特的展示方式决定了其故事时空被观众认可的程度。在表述同一个故事情节时,电影故事取材于文学内容,它们在时空变换方面既存在区别又有一定的差异,二者相互影响和促进,形成完整的表述过程。本文分析了国内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表达手法差异,并论述"文本是一种生产力",能够有效提高文学的互文性,最后得出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互文联系十分紧密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2.
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克里斯特瓦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概念。而互文性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在穿越言情小说中的应用。穿越言情小说是言情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试从互文性的角度出发,来了解互文性在穿越言情小说中的应用,试着揭示穿越言情小说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曾力子  管机灵 《海外英语》2022,(10):113-114+117
互文性在文学翻译中的研究比较盛行,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互文性研究尚少,互文性的丰富内涵给写作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契机,通过将隐形文本放大凸显呈现以实现写作教学目的。同时,通过生成的写作文本、文本文化、学科交织范式可以实现对互文性理论的补充与反构。  相似文献   

14.
曾力子  管机灵 《海外英语》2022,(12):102-103+126
互文性在文学翻译中的研究比较盛行,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互文性研究尚少,互文性的丰富内涵给写作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契机,通过将隐形文本放大凸显呈现以实现写作教学目的。同时,通过生成的写作文本、文本文化、学科交织范式可以实现对互文性理论的补充与反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互文性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手法入手,探讨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多丽丝·莱辛的《到十九号房间》、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的《黄壁纸》以及诸多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之间的互文关系,试图"澄清"它并非某一文本的被动戏仿,而是作者迈克尔·坎宁安将他人的不同文本精心融合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熔炉"。  相似文献   

16.
互文性是指其他文本或知识对当前文本意义的塑造。在文学文本中,相似的事件、场景、人物、意象、经验和感觉重复出现,构成了文本创作和阅读体验的基础。任何事实都是存在于巨大的事件网络和链条中,任何意义也都必须依赖共生的语境和意义。因此,互文性在文学文本理解中形成了庞大的意义网络关系。互文性理论之于文学批评的价值,在于可以避免从单一的视角或纬度去孤立地对待文本,在可塑的、交互的、动态的互文性意义网络关系中去分析和解释文本的多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文学历史传统的一个环节。诗歌语言历经千百年的锤炼,语言洗练、韵律严谨、对仗工巧。诗歌中充斥着大量的互文现象。传统的互文性研究仅把视野囿于意义的阐释,但实际上从音住到篇章以至文化所构成的集体无意识各个层面上,无不烙上了互文性的印记。文章创遗性地把互文性理论引入诗歌翻译,从语音象征、韵脚形式和押韵格式等几方面探讨了互文性视野下诗歌翻译中的音美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互文性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手法入手,探讨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多丽丝·莱辛的《到十九号房间》、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的《黄壁纸》以及诸多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之间的互文关系,试图"澄清"它并非某一文本的被动戏仿,而是作者迈克尔·坎宁安将他人的不同文本精心融合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熔炉"。  相似文献   

19.
《盲刺客》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互文性入手,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文内互文性,揭示出小说中三个故事层面之间的相互指涉。作者认为,互文性的使用揭示出小说深邃的思想性和阿特伍德高超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梳理互文性发源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克里斯蒂娃的文本观等互文性理论,对《时时刻刻》和《达洛维夫人》两个文本进行研读,主要从《时时刻刻》的主题着手,分析它的创新手法,揭示互文性对文学创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