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化和归化在近年来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原因在于翻译既要满足尽量保持原作的风格和韵味,又要使读者能够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也正是翻译的难点。所以有人认为异化好,而同时又有人觉得归化更合适。但事实上,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是最好的翻译方法,要想使翻译作品既符合原文、忠实于原文,同时又能够让读者更加如果理解和接受,应该将异化和归化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译文。  相似文献   

2.
在英汉翻译中,既可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又可使用异化的翻译方法,译者应该根据文章的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这样才能让译文的读者既能清楚地理解译文的含义,又能了解原文所蕴含的文化负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柯林斯先生书信的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孙致礼译本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所达到的翻译效果.笔者认为文学翻译要坚持异化为主、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方法,既保存原作的风味,又不露生硬牵强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谭雪莲 《培训与研究》2006,23(4):121-122,130
翻译中存在着归化与异化之争,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后者则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归化与异化的概念,各派理论依据,归化与异化的翻译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浅析综述。  相似文献   

5.
在翻译中处理好文化上的差异问题一直为各国学者所重视。一些学者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译文读者,应该充分尊重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译文越接近译文读者的本族语越是上乘。另一些学者认为译文应该以原文作者的文化习惯为主,尽量保持原文译文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本文意在通过书名翻译探究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纽马克有关文本功能与翻译方法的理论为归化和异化策略在不同类型文本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指导.英语新闻属于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其译文又拥有人数众多的潜在受众,因此译文既要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又要在语言形式上通俗易懂.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理语言差异时通常采用归化策略,使译文语言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在文化差异的处理上,译者也必须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归化异化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常用的两种方法。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是一种文化交流,因此,译者需要熟悉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了再现原语所承载的信息和美感,译者既要研究其文化差异,又要研究其语言差异。在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中,语言形式应适当采用归化的方法,使译文流畅自然;而文化因素应尽量采用异化的方法,把原语文化译介给译文读者。  相似文献   

8.
归化和异化是两种常见的翻译策略,归化强调译文要符合译入语语言和文化规范,而异化强调尽可能保留原文语言以及文化特色。本文以《骆驼祥子》为例,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分析该作品的两个英译本。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施晓菁更倾向于使用归化策略,侧重考虑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而葛浩文更倾向于使用异化策略,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意象,从而较好地输出了中国文化,也迎合了新时代读者“求异”的阅读需要。  相似文献   

9.
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揭示强势文化在翻译外国文学时所采取的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文化交流上的平等.文章剖析了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并与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异化/归化策略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在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传播过程的初期,归化翻译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归化/异化手段较韦努蒂倡导的异化策略更具操作性.译者还是应在忠实于原文和不妨碍译文读者理解的前提下使归化异化互为补充.并防止过度归化或异化.  相似文献   

10.
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看《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是一部见仁见智的伟大的文学经典.本文将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对比分析<红楼梦>的两个经典英译本,分别是扬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翻译的.最后得出结论,不管是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只要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翻译出让读者喜欢的译文,它就实现了翻译目的,就是一篇好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