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20年来,笔者曾多次介绍过欧美国家的邮票发行部门、集邮组织或集邮报刊开展的集邮调查。这些调查涉及到集邮者的情况、购买邮票的情况、对已发行邮票的评价、对邮票题材的选择等,它们成为这些国家制订或补充修改邮票发行政策的科学依据,成为集邮组织有的放矢、更好地为集邮者服务的利器,成为集邮报刊调整版面设置、进一步满足集邮者需求的导引。  相似文献   

2.
邮票涉及的题材包罗万象,但集邮通常对出现在邮票上的邮政和集邮题材情有独钟,并通过对这类邮票的收集,来了解和学习邮政史。  相似文献   

3.
第1条文献集邮文献集邮是收集、研究、展示、赏评、交流集邮文献为主要内容的集邮方式。集邮文献包括集邮者适用的、涉及邮政、邮票和集邮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任何一个专门领域的所有传播物和资料,包括国内的和海外的、正式发行与非正式发行的、印刷的和非印刷的。  相似文献   

4.
“立体集邮”乃我新创的一个名词。何谓“立体集邮”?是相对于邮票——邮册——邮集的“平面集邮”而言。何谓“平面集邮”?邮折上、邮册里的邮票、邮品,不论你怎么摆放,都是平面的、二维的;邯集贴页上的邮票、邮品,不论你如何展出,也是平面的、二维的。常规的集邮,不论是传统集邮的方式,还是专题集邮的方式,不论是搜集、整理,还是欣赏、研究,基本上是静态的“平面集邮”,只有少数集邮类别如极限集邮、原地集邮和某些需要实地考查邮路邮史的例外。“立体集邮”就是让邮票立起来,让集邮者走近邮票、走进邮票。  相似文献   

5.
对发展集邮业务的理论思考一、集邮业务的属性集邮是以收集、鉴赏和研究邮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集邮源于邮票、邮票又源于邮政通信收费方式。邮政开办集邮业务是适应社会需求顺理成章。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邮政就开办了集邮业务,是一件很有远见的举措。邮政办理集邮业务有两大好处:  相似文献   

6.
《民居》邮票加盖局名,系加盖在邮票背面,不涉及正面票图,所以对寄件人实无约束的作用,纯属加强内部管理,藉以堵塞邮市上低于面值邮票倒流入营业窗口。 集邮起源于邮政,邮政是集邮的基础,因事关邮  相似文献   

7.
《林氏邮票新闻》是名的集邮周报,除了每周用60页的篇幅报道美国和世界各地的重要集邮新闻、发表集邮评论、公布集邮信息、刊登集邮广告外,主办还出版发行了许多优秀的集邮书籍。其中,按年度发行的《林氏美国邮票年鉴》(Linn’s U.S.Stamp Yearhook)(以下简称《年鉴》)受到资深集邮的普遍好评,成为美国邮票的永久性档案和研究美国邮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8.
一种崭新的集邮方式——网络集邮随着互联网大潮应运而生,并形成了网络邮展。作为一项刚刚诞生的集邮方式,诸多邮友表示了关注并提出不少疑问,其中最为集中的当数网络集邮的版权问题,即到底网络集邮的组织者和参展者,有没有权利将邮票、邮品通过电脑技术在互联网上公开展现?这是否侵犯到邮票、邮品版权人的知识产权?在激烈争吵的背后,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严格的知识产权法律研究路径,对于上述网络邮展及其涉及的邮票、邮品版权问题予以分析,才能够对于网络邮展的知识产权合法性作出认定。  相似文献   

9.
在2003年的《人民日报》上,有204篇消息、文章、图片的内容涉及邮政与集邮。这里说的“涉及”,是指文献中出现的词汇有“邮政”或“集邮”,或“邮票”。提到“邮政”的文献有134篇,提到“集邮”和“邮票”的有70篇。在这70篇文章中,最多的是纪特新邮发行的消息报道与相关知识,有14  相似文献   

10.
集邮是一项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集邮组织,无论是"官办"还是"民办",都是民间社团,只有通过自己的工作和服务,增强集邮的兴趣,才能吸引集邮者自愿加入,不断发展壮大。生肖集邮是以收集、鉴赏、研究生肖邮票及相关邮品的集邮方式。生肖邮票出现60年,我国发行生肖邮票已30年,时间虽不长,但生肖集邮发展很快。1997年6月14日由13人发起的生肖集邮研究会在江苏省苏州市成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邮票选题的民族性和文化性,促进邮票设计和印制水平的提高,推动群众性集邮研究的广泛开展。结合《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的发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江苏省集邮协会联合主办,宜兴市邮政局、宜兴市集邮协会承办了民间传说故事题材邮票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2.
集邮对邮票的评价,是整个集邮活动过程中的一个支点,而这个支点的确立,是建立在邮票设计和邮票印刷厂二之间的忽视和舍弃集邮、设计和印刷之间的依存关系,任何一种对某套邮票的评价都是片面性的。  相似文献   

13.
集邮界有句名言: “惠我以邮票,不如惠我以邮识。”倘若没有集邮文献资料的搜集,倘若没有集邮报刊供阅览,倘若没有集邮图书出版,要进行邮学研究,将会收效甚微。由此, “惠我以邮识”的说法日益为邮人所接受。集邮文献的范围较广,大体可分为:集邮学术专著、集邮工具书、邮票目录和图鉴、邮政和集邮史料、集邮普及知识读物和专题邮票图集、图册等。笔者对集邮学术  相似文献   

14.
邮票上有关集邮的内容日渐增多,足以单独构成一个专题。这里介绍反映集邮工具的邮票。 最常见的集邮工具是邮票镊子、放大镜和集邮簿,而在邮票上出现机会最多的出是它们。塞浦路斯1984  相似文献   

15.
《集邮知识问答1000题》(简称《千题》下同)是一部集邮知识读本。该书从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邮票、以及集邮知识和集邮之最等方面,选取100O个试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基本上涉及到集邮的方方面面,它既是普及读物,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工具书。人民  相似文献   

16.
正集邮展览是当代集邮活动中最主要的展示形式,是普及、交流、提高集邮文化知识的有效方法。当前,专题集邮是集邮展览中最主要的类别之一,它已经成为我国和全世界非常受欢迎的集邮类别,参与人数较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图1为2013年澳大利亚世界邮展首日封)。专题集邮是按邮票图案、文字和发行目的来收集、整理和研究邮票以及相关邮品的一种集邮方式,专题展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专题集邮在上海的发展历程 上海是中国集邮的发祥地,但在新中国成立前,上海乃至全国的集邮方式是清一色的传统集邮。虽然那时也有人从事红印花、大龙、孙中山像邮票或商埠票的专门收集和研究,但这与国际集邮界公认的专题集邮不是一回事。至于那时对外票的收集,人们大多按国别收集,英、美、日本、英联邦等的邮票是人们收集的主要对象。一些老集邮家那时也有对某种题材的特别爱好,如马任全爱集以马为图的邮票,王纪泽收集邮票上  相似文献   

18.
谈到红印花邮票的研究文章,自然要提及集邮家赵人龙。赵人龙收集和研究的重点为中国早期古典邮票,同时对中国欠资邮票、新中国普票等也有极深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在他迄今近80年的集邮生涯中撰写的集邮普及与研究的论文数以百计。其中关于大龙、小龙、万寿及红印花加盖邮票这四大古典华邮的研习文章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些文章广泛刊载于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境内外出版的数十种集邮刊物上,如《集邮》、《中国集邮》、《集邮研究》、《上海集邮》、《集邮博览》、《天津集邮》、《中国集邮报》、《鼓楼邮刊》、《邮友信箱》、《中国邮史》、《邮票世  相似文献   

19.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12,(3):48
集邮调查资深专栏作家戴定国为我们提供了外国邮政怎样为弘扬集邮文化和维护邮票发行事业而做的集邮调查,这无疑是中国邮政可以借鉴的经验。制订计划须从调查研究入手,发行什么题材的邮票?怎样发行邮票?供应者最好还是吸收消费者的意见。当前中国的纪念邮票、特种邮票、个性化服务专用邮  相似文献   

20.
1《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以下简称《邮政法》)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讨论通过,198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邮政法》对涉及邮政资费、邮票属性、集邮的基本内容、盖销票与新票的差异、邮票品相的实际意义、邮票出售期等进行了阐述,是现代中国法制化进程中对集邮活动在法制层面的一个原则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