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凯恩斯主义的非自愿失业理论以及自由主义者的自然失业率理论的简要分析,评述,认为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宏观经济政策,更有待于加强劳动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克思与凯恩斯关于工资问题理论的比较中可以看出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工资的运动规律 ,而凯恩斯所提出的通过降低实际工资解决失业的主张 ,不仅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失业问题 ,而且会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公。这种认识上的差别是由于马克思与凯恩斯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存在根本区别。尽管如此 ,凯恩斯为解决资本主义失业所提出的某些具体措施对于我国当前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 ,仍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凯恩斯主义为解决新古典经济学与资本主义现实的矛盾应运而生,积极主张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反对通过降低工资解决失业问题,无法解释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现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基础受到削弱,新自由主义并没有给各国带来持久的繁荣,金融危机使各国政府纷纷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理论的价值得到再次确认。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失业问题已经是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将失业问题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现象大相径庭。新时期,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失业理论,有利于人们正确看待和解决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失业问题是各国经济存在的普遍现象,但过高的失业率会危机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寻求一条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无疑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凯恩斯和马克思对失业原因分析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恩斯和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失业问题的分析上有一些相同和类似之处.他们对失业原因分析的一个最大差别是,凯恩斯主要是从人的心理以及人的动机所决定的变量关系上去寻找失业的原因;而马克思的观点是,失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对资本主义生产施加的一种限制,失业只是一种相对人口过剩.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解决失业问题的思路是其“富国富民”经济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我国存在失业问题的客观必然性、解决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及路径选择、邓小平解决失业问题思路的历史地位四个方面看,邓小平解决失业问题的思路敏锐、深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妥善解决21世纪的失业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失业是困扰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经济社会问题,实现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国外经济学家长期关注失业问题,各派学者深入探讨了产生失业的原因,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失业理论和就业政策。文章在概述有关失业理论的基础上,对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作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9.
西方就业理论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从借鉴古典经济学家、凯恩斯学派、供给学派、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西方就业理论和政策主张出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包括由于劳动力供给政策、劳动力需求政策上的缺陷所造成的失业等四方面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失业的对策。包括通过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就业岗位: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容量等六方面。  相似文献   

10.
供求是是分工的两个侧面,只有深化和细化分工,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失业问题分工的深化和细化是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为行为,因而领先企业和下岗工人深化和细化分工,才能解决我国经济增长和失业问题基于上述观点,本通过剖析主流经济学和结合我国经济现状,利用杨小凯的有关理论,论证了在日前条件下,我国不宜于采用刺激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完全可以通过深化和细化分工.解决经济增长和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凯恩斯归于彻底的财政主义者,反对货币政策。人们也把70年代遍及资本主义世界的滞胀现象,主要归咎于凯恩斯的政策主张。这对凯恩斯是不公正的。凯恩斯虽然是一个财政主义者,但他并没有忽视贬低货币政策,在他的理论体系中,货币理论具有相当大的份量。同时,在凯恩斯那里,货币理论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其贡献之大并不亚于他的财政理论。凯恩斯在货币理论上的创新之处在于,他扩展了货币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动偏好理论,从而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利息理论,他还提出了适度通货膨胀理论,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货币理论的发展。但以后的凯恩斯主义并没有维尔凯恩斯的本意,而是将凯恩斯经济学引向了货币主义。  相似文献   

12.
摩擦性失业的理论来源始于凯恩斯主义对古典经济学否认存在大规模失业的批判。随着现实演进与理论争鸣,有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凯恩斯主义者等对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理论的补充修正,理论结合微观现实层面,有UV曲线与DMP模型的解释区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文本对摩擦性失业的理论来源、现实内涵及其与各类型失业的异同作分析比较,结合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失业问题,提出需明确认识伴随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成长性”,城乡一体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业升级与数字化带动新型服务业发展,国民就业路向拥有广泛空间和市场潜力的保障。当前,要妥善解决与摩擦性失业及其他类型失业相关的就业问题,短期与中长期措施需各有侧重:短期内要结合现实应对好当期关口冲击;中长期要依托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机会增加,做好市场建设与完善就业保障的兜底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凯恩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办法是加强政府干预,实行赤字财政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从而实现充分就业。针对目前中国国情,根据凯恩斯理论的启示,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有效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由于劳动力自身的流滞性,其供给结构无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需求结构的要求,导致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产生.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下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对于解决维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及降低失业率两大经济问题至关重要,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严峻的失业状况和落后的失业研究现状,都迫切要求中国失业问题研究立足于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然而,我国既有的研究失业问题的理论视角,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还是西方失业理论,都无法承担起研究中国失业问题的理论基础的重任。中国失业问题研究迫切需要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结构性失业的相关理论,并在对我国研究结构性失业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与分析了相关学者对结构性失业原因、类型以及治理对策的观点,明确这一领域目前的研究动态,为更深入研究结构性失业问题提供一个参照平台,以期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对我国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进行了新的解析.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是基于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企业与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之间的三种博弈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解决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思路在于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更多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数次经济大萧条,彻底打破了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以宏观干预为特征的凯恩斯经济学应运而生。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理论都以经济大萧条为背景,多数是一种短期现象。理解和讲解凯恩斯理论应注重大萧条的特殊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谈城市职工失业问题时说不改变“大锅饭”养成的依赖性失业问题就不可能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20.
欧洲各国政府在解决失业问题上持有共同态度,即把职业技术培训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之降低自然失业率,提高工人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这对我国当前解决失业问题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