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国粹主义兴起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国粹主义思潮在明治维新中期开始发端,并在国粹派的推动下迅速兴起。国粹主义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欧化风潮为特征的文明开化运动越来越走极端,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国粹主义正是以批判极端欧化的面目出现的,它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从日本吸收外来文明的经验来看,文明开化必须立足于本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吸收欧美文明。  相似文献   

2.
华夏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中国人的海洋意识自古以来就十分薄弱,而日本则属于典型的海洋文化国家。回顾中国与日本两国海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可以看到中日两国人民心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海洋意识。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蓝色经济"的时代,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必须要有很强的海洋意识。提升国人的现代海洋意识已是当务之急,也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为各国提升公共文明水平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契机。日本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东京政府针对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至今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的这些做法对今日北京市政府借助奥运会契机,提升首都北京整体公共文明水平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引起国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学者对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外学者对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研究现状、思想价值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因此,当前我们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时也要分析国外学者的相关论述,旨在从更加客观、全面的角度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5.
《烟草和魔鬼》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的短篇小说,文章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剖析文本中的他者西洋形象,分析作者塑造西洋形象的方法,阐明他者形象塑造的时代与个人原因,最终阐明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借古喻今,表明日本明治维新后,相当一部分人对西洋文明浸入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明治维新后 ,日本留下诸多封建残余。这些封建残余 ,在当时日本仍处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 ,为“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随着日本政局逐步稳定 ,经济逐步复苏 ,这些封建残余便迅速异化为军国主义的工具 ,给亚州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7.
派生于拉丁语的“文化”一词,其原来的意思是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应满足食住等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后来才发生转义。而生活在以太湖流域吴地为中心的勤劳而智慧的百越族人民创造的举世闻名的吴文化,不仅对中国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特别是对日本史前的稻作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也对日本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余锷 《职大学报》2010,(3):66-68
日本导演黑泽明被西方电影界当作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他一生中拍摄出了许多优秀的武士电影,在黑泽明的《七武士》、《影子武士》、《乱》、《用心棒》这几部武士电影电影中,他赋予了影片中火器于武器之外的功用,使得火器成为一个典型的反面意象,从而隐喻西方文明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代教育家、思想家福泽谕吉在其代表作《劝学篇》中认为:学者就应尽其本分以推动社会文明;学者就应做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大学问;学者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学者应有疑信取舍的品质和才能。  相似文献   

10.
青年毛泽东“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句影响十分深远广泛的名言,在思想上应受到经由陈独秀、蔡锷等人传至中国的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的日本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但这句中文名言应是毛泽东首先使用而流传于世的。青年毛泽东在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时深入批判了中国传统身体美丑观和身体动静观,从一个独特视角提出了强体健身、文武并重的新民见解。从现代体育观的维度为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文化缺陷,改造国民性,寻求新的救国之道增加了独有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社会转型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地位的阐述 ,透过精神文明建设中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的剖析 ,认为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应认真对待精神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精神文明建设应破旧立新 ,以立为本 ,构建一种新的价值观 ,强化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服务功能 ,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的理论溯源之一,它立足于“人类尺度”,着重分析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致力于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学习生态社会主义成果能为我们寻求一条有别于西方工业化的生态发展之路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它与法治一脉相承、融为一体。政治文明的进步过程,就是法治的发展历程,而法治的不断跃进正是政治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法治可以克服人性的弱点,抑制权力之恶性,弘扬其善性,确立实现和保障人权的具体有效的程序和方法,所以说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的理性呼唤。在政治文明的建设过程中,政治主体的资格和地位需要法律确认;政治关系的协调也需要法律规范;法律可以也应当为政治行为提供基本的行为范式;政治制度是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政治秩序;法治意识是政治文明的观念保障,因此笔者认为,法治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孔子及儒家的养生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儒家关注生命、重视修养、崇尚健康的养生思想,在今天仍然颇具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场国际性的文化运动,越将对中国社会文明进步产生现实影响和推动。以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为视角,深入分析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政治文明之间关系的理论渊源,阐述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产生的全方位的影响,科学引进并正确发挥奥林匹克对中国政治文明的作用和功能,健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曾在全国各地都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却在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停滞或倒退,此后江南地区文明的发展一度停滞不前,而中原地区的文明则一直持续发展,这种现象的成因学术界众说纷纭。江南地区过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形水系格局是导致这一地区文明初期发展迟滞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河文明,都兴盛于大河下游的河畔平原,古黄河下游的河畔平原催生了尧文化的兴盛.农业的大发展需要完善的历法,历法源于对天象的不断观测,由此形成以太阳为参照的四至地名,其中心即文明的都城所在.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建设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建设领域,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民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民生.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民生建设,坚持民生建设的生态导向,是提升民生水平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政府改善民生的效率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坚持民生建设的生态导向,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生态要素融入到民生建设中去,努力实现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等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回鹘契约中两个专有名词的考析,可见操突厥语民族鲜为人知的古老文化传统,以及中世纪回鹘人与中原地区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就必须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与文化体制改革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 ,从制度上切实保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