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10)
传统的市政建设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网线、反复开挖的路面、各处的围挡等,这些不仅影响城市的美观,影响城市的公共交通,为了解决这些常见的市政问题,响应智慧城市的号召,促进城市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市容环境,方便人们的出行,综合管廊的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对综合管廊内部环境参数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STM32的监控与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地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监测,达到智慧城市的建设标准~([1])。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当前老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利用盖挖逆作法在老城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可以充分利用既有管道,尽可能少破环这些管道和上边的道路,尽量少造成交通堵塞和增加成本,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探讨了PPP融资模式在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更加需要重视其技术的运用,从而才能确保施工水平不断提高,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4.
地下综合管廊能够有效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节约地上空间,将雨水管道、供水管道、污水管道、再生水管道、供电管道、通信管道、供热管道等各类管网综合布置,有利于城市环境美化,保障城市安全,避免对交通的影响,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本文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施工及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研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局部区域内部管线敷设位置紧张、管线杂乱无章、管线升级和维修带来的路面重复开挖等问题,设计开发适用住宅区、校区、厂区等局部区域的预制拼装混凝土小型综合管廊。对小型管廊的入廊管线、横断面设计、受力计算等进行研究,并利用ABAQUS软件对小型管廊在不同混凝土强度下和不同钢筋配筋率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给水管道、低压电缆和通信电缆可优先选作小型管廊的入廊管线;设计的8种小型管廊单舱矩形截面标准段可满足抗浮、裂缝宽度和抗震等要求;设计时应合理选择混凝土强度和钢筋配筋率。研究结果可为预制拼装混凝土小型综合管廊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也不断增加,管廊已开始向海绵城市及智慧管廊发展,在有效的施工过程,如何采取绿色施工技术备受人们关注,为此,本文结合有效的施工实践,对其进行几点具体研究,希望通过分析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为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水平提高尽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7.
城市综合管廊是近年来日益兴起的发展方向之一,对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其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是非常重要的。文中结合综合管廊典型的施工特点,给出了城市综合管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基本要求、重点内容和编制建议,着重强化对信息化管理模式、BIM技术应用和工业化建造方式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指导意义,以期对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18)
在二十一世纪中,其城市的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工作已经是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做出了全面的研究分析,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也是提出了下文当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在同行业之中进行工作的人员可以提供出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新型的市政基础设施,集电、气、暖等工程管线于一体,能有效解决传统地理管线的难题。文章结合工程实例,研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的主要施工过程及注意事项,总结相关经验,确保城市管道的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项目。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19)
在21世纪,城市地下的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已经是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重要的标志。因此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也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当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予在同行业之中进行工作的人员能够提供出一定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国内权威数据库CNKI,通过专业检索对题名包含包头市核心期刊发表844篇论文题录数据进行收集,利用Excel、BICOMB2进行统计挖掘,利用CiteSpace构建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对该方面的发文趋势、机构、作者、基金深度揭示,利用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关键词进一步挖掘,探讨热点研究领域,为该方向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的不断深入,软土地区超深基坑群的共建案例不断增多,对超深基坑群承载能力及变形特性相互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杭州火车东站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对于超深地铁车站围护结构,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围护墙桩身侧向位移及弯矩呈不断增大的趋势,地下四层逆作板的施工显著限制了侧向位移及墙身弯矩的发展。A、B区地连墙在33.0 m深度处侧向位移值达到最大值,在50.0 m深度处墙身弯矩达到最大值,最大弯矩达8871 kN*m。由于受到土体加固、土体宽度、邻近土体卸荷等多种因素影响,A、B区块外侧及A、B区块之间的土压力较为接近。A区块基坑开挖引起的H区块围护桩最大侧向位移值及最大沉降值分别为86.9 mm和25.9 mm,A区基坑开挖引起围护桩桩身弯矩值为H区块开挖时围护桩最大弯矩值的1.17倍。  相似文献   

13.
运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某城市综合管廊地表沉降样进行了不同开挖深度的地表沉降数值模拟实验,获得了某城市综合管廊地表沉降的大致规律及其他参数指标,并运用模拟结果对某城市综合管廊地表沉降的最终沉降数值进行对比,得出不同模拟方法的沉降数值差异,从而优化数值模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建设高质量的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特别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地下综合管廊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地质条件更为恶化,做好深基坑支护施工对于提升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效果非常关键。本文从复杂条件下地下综合管廊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分析入手,研究了对应的支护监控要点,并针对性提出了复杂条件下地下综合管廊深基坑支护中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广州市天河智慧城盾构段综合管廊为研究对象,分析盾构管廊通风区间长度对管廊内风速的影响。基于风速设计不同的排烟工况,并利用PyroSim软件模拟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廊舱内的能见度、烟气蔓延、温度变化、一氧化碳浓度等排烟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不同时刻的指标对比进而评价、比较不同工况下的排烟效果,得出经济合理有效的通风风量范围。结果表明:通风风量在10 m3/s以上时通风排烟效果较好,且随着通风风量的增加,通风排烟过程显著加快;在通风风量大于20 m3/s时,能起到良好的通风排烟效果,且通风风量继续增加,加快的通风排烟过程有限;20~25 m3/s为1 000 m通风区间长度下盾构综合管廊的最优通风量范围。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了水平地震作用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位移响应,并分析了混凝土材料、围岩参数、结构埋深等因素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震作用下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基本随场地的运动发生整体运动,底板位移峰值最大;管廊结构的混凝土强度改变对管廊结构的地震位移响应影响较小,埋深的增加一定程度上能限制管廊的位移,而管廊周围土体性质对管廊位移地震响应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缆线出入综合管廊时管片接驳口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本文借助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研究出线井在各个施工步骤下和不同出线井结构形式下管廊管片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管片拆除与管片支护这2个施工步骤下会使原有管片结构变成非稳定结构,导致管片接驳口处应力大幅度增加;出线井的施工会导致管片接驳口结构处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但影响区域仅限于接驳口处管舱位置;管片结构埋深、出线井壁厚与出线井直径的增大,均会导致管片接驳口处应力出现大幅的上升;管片结构接驳口位置的不同,会改变管片结构应力路径,当接驳口位置位于原本管片结构应力较大区或与接近相邻管片的连接缝位置时,管片接驳口会出现较大的应力。  相似文献   

18.
考虑周边特殊环境,本着安全、经济的原则,认真分析了实际工程项目基坑尺寸较大,基坑外没有堆放土方场地,土方得即挖即运,在夜间施工还需向环保局领取建筑工程高噪音作业卡。周围居民区比较密集,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的同时,还得保护周围建筑的安全,要进行位移与沉降的观测。结果表明:混凝土十字内支撑技术比较合适,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由于内支撑围护结构系统刚度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基坑的变形问题表现出三维特性。为了更好的对围护结构变形及周围土体沉降的空间特性进行研究,采用Plaxis 3D有限元模拟对空间效应主要影响参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开挖尺寸对围护结构的变形特性及空间效应有一定的影响。围护结构所处的深度对平面应变比(PSR)有一定的影响,越是靠近地表处,围护结构长边的平面应变比越容易达到稳定状态。地表沉降受其与围护结构的相对位置影响较大,在距离围护结构0.75H_e时,土体沉降较大且表现的空间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为解决开挖综合管廊地层影响区某埋地输气管道安全运行问题,本文从管道的强度计算方面着手,利用基于Winkler假设的弹性地基梁理论分别调节管底土的基床系数与管顶土压力大小使管道达到许用应力限值,从而计算出了其许可沉降值。结果表明:为了保证该埋地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管道最大沉降的报警值为61mm,目标控制值为81mm,该计算结果对监测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