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择了辽西地区中生代230Ma、190Ma、159Ma、123Ma、116Ma等不同时期的安山岩及其所含的辉石,通过岩石学、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的研究,发现它们同时具有壳源和幔源的特征,而且大多数单斜辉石记录了两种或多种熔体的相互作用.据此作者认为安山岩是壳幔岩浆混熔成因的,而如此长期的热演化与大陆内部伸展背景下的底侵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地球动力学一词近年使用颇广,从历史上说,人类开始研究地球的形状和性质,并予以动力学的解释,即可称为地球动力学。近代、现代地球动力学是在研究全球构造和地球深部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以及大地测量等学科,进行综合和交叉研究的重大课题。狭义的地球动力学强调地球各种现象和要素的力源性质和动力作用模式的探讨,广义的地球动力学则包括对各类地球现象进行全球性的概括,并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以求达到对行星地球的整体认识,探讨和推断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动力作用史,从而建立地球动力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3.
山西吕梁地区古元古界小两岭组火山岩角度不整合于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之上,主要由玄武-安山岩、英安-流纹岩组成,SiO2含量57%~63%的火山岩很少.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等)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等).主、微量元素及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玄武-安山岩与英安-流纹岩为同源岩浆产物,成分间隙的产生由分离结晶作用导致;岛弧型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产生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地壳的混染,而是继承于受俯冲组分改造的岩石圈富集地幔.对小两岭组顶部流纹岩中的锆石进行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年龄测试,表明火山岩形成于1779±20Ma(^207Ph/^206Pb).通过对小两岭组火山岩与熊耳群火山岩的地层层位、岩相学、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特征的对比,以及年代学方面的证据,表明小两岭组火山岩与熊耳群火山岩相当,是同期岩浆活动在不同空间的产物,都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可能与地幔柱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稳定支持,在以下5个前沿领域取得了突出进展:(1)地球生命史及地质时间框架研究,就“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及“鸟类起源”与“恐龙绝灭”领域的研究,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十多篇。(2)地球物质科学,在下地壳和上地幔流变学、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示踪和填图、地壳重熔与岩浆演化等方面取得了国际前沿水平的成果。(3)矿产资源与能源,成矿作用、成矿机制和成矿动力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找矿思维和找矿方法。(4)大陆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我国大陆岩石圈演化和动力学的整体认识,并形成了我国的优势。(5)地球表层系统演化及环境效应,黄土古气候研究位居世界前列。岩溶动力学与全球变化已取得世界瞩目的成果。地下水循环机制及人类对其影响,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地质灾害机理及主要污染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等领域均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西藏聂荣地区发育晚三叠世甲丕拉组火山岩,岩石组合以安山质岩屑凝灰熔岩、安山岩、粗安岩为主。SiO_2含量较高(52.72%-77.48%),富碱(Na_2O+K_2O=5.89%-9.86%),Al_2O_3(8.54%-13.7%)含量较高。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综合考虑其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推测本区甲丕拉组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仪器设备研究方向:造山带化学地球动力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壳幔相互作用地球化学、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极地环境与生态地质学。研究内容:以地壳和地幔物质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及其动力学过程为主题,以地球不同层圈之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震是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论述了地震科学研究的基本现状。目前,科学家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已大致了解,对长时间尺度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可以做出较准确的评估,但对某个地震在发生前给出准确预报,还存在巨大的困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地震地质研究给予了长期稳定的支持,并在近年来加强了与地震等自然灾害相关研究的支持。地球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中,对大陆动力学给予了高度重视。近期应加强对汶川地震后得到的宝贵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中长期内应对大陆动力学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加强投入,以期在今后地震研究中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
滇东南建水二叠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滇东南建水地区二叠纪火山岩构造侵位于师宗-弥勒断裂带的西南段,以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为主,夹有少量苦橄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与建水地区石炭纪枕状熔岩相配套。显示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在晚古生代发生了板块俯冲,形成岛弧火山岩,二叠纪时产生弧后引张,形成弧后盆地。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之间可能存在一个复杂的沟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9.
重力场的时间变化与地球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现代高精度重力场信息研究地球动力学问题是近年来国际地学领域前沿热点,除地震测量外,重力场为人们准确了解和深刻认识地球深内部构造提供又一有效工具。文章简要概述了利用超导重力仪开展重力场研究的背景和作用,介绍了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我院近年来在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的支持下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对如何进一步发挥重力场在地球动力学和国家需求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22)
某地铁溧水站~中山东路站区间沿线全断面穿越中风化安山岩地层,掘进过程中容易发生刀具磨损、喷涌、卡螺旋等降低功效的现象,本文从地质、掘进参数及不同地层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为类似地质盾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辽西玛瑙赋存于白垩系义县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安山岩、火山碎屑岩中。玛瑙成矿作用为热液充填。详细阐述了玛瑙成矿的地质特征和控制条件,总结玛瑙矿化的规律性,为今后寻找大规模玛瑙矿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90年代开始,固体地球科学将大陆动力学作为跨世纪的研究目标。代表岩石圈热学和力学变化最为剧烈的造山带是大陆动力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又是地学界集中力量攻克的难点和研究热点。90年代初,地球科学部抓住这一机遇,利用我国是世界上造山带最多、类型最全的这一地域优势,选择具代表意义的秦岭造山带,通过实施“八五”重大项目“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组织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讨论的富镁安山岩(MAs)是指SiO2〉53%,Mg^#≥55的安山岩,也包括富镁荚安岩和富镁闪长岩。阿尔泰南的富镁安山岩形成于中泥盆世,东、西天山和阿拉套山的富镁安山岩形成于石炭纪。本区富镁安山岩SiO2 53%-65%,TiO2含量低于1%(0.21%-1.08%),平均0.72%;MgO平均5.90%,与国外玻安岩平均值相比,Mg含量较低,Ti、K、Na含量较高。稀土元素总含量低(〈100×10^-6,范围15—95×10^-6),相对富重稀土(La/Yb)N0.98—6.4,多数在4±;Eu弱亏损到无亏损(Eu/Eu^* 0.65—1.15)。相容微量元素Cr、Ni含量高,分别为72×10^-6~790×10^-6和29×10^-6~276×10^-6;高场强元素Nb、Ta、Ti明显亏损;相对富集流体中富集的大离子亲石元素Rb、K、Pb;Y含量较高(〉15×10^-6);Sr/Y比值较低(4.4~6.2)。(^143Nd/^144Nd)i值变化范围较大0,51221—0.51255,εNd(t)+0.28-+7.2,Nd模式年龄tDM485—1220Ma;(^87St/^86Sr)i值变化范围较大0.7029~0.7065,在8εNd(t)-(^87Sr/^86Sr).图解中位于第一象限。上述特点表明,本区富镁安山岩源区为复合源,包括有蚀变洋壳、弧前增生棱柱的不成熟、新生地壳物质及地幔楔橄榄岩。成岩作用具复合性,既有俯冲洋壳板片的部分熔融,又有俯冲板片熔体对地幔楔橄榄岩的熔体交代作用。形成于特殊构造环境:高地热梯度和富挥发分;导致弧前增生棱柱俯冲的俯冲剥蚀作用;由俯冲板片撕裂、断离所形成的软流圈窗或洋脊俯冲。  相似文献   

14.
现代岩溶学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回顾了20多年来以岩溶动力学为基本理论的现代岩溶学在我国的 发展过程。概 述了其主要的科学成果和应用前景。指出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引入、全球视野的研究和科学基\\r 金的持续支持在现代岩溶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至五原县一带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岩石的变形构造研究,大致查明了该地区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岩石变形构造及岩石类型,指出其变形构造主要有线理、片理、褶皱构造等,岩石类型主要有浅粒岩、变粒岩、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等。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第7项目(SinoProbe-07)“岩石圈三维结构与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团队在专项专家组、项目组长石耀霖院士以及关联课题专家的支持下,集智攻关,整合和开发了我国首个大规模的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平台,完成了各项典型岩石物理性质的实验测试及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地磁学与地球内部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地球磁场极性倒转周期、稳定的地磁极性间隔、极性倒转过程的持续时间以及快速倒转等现象的时间尺度与地球内部物理化学过程之间的相关性,是当代地球科学的前沿课题之一,地球磁场起源理论研究则是古老而富有挑战的科学难题,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物质组成和物理化学特征及动力学过程是认识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与灾害三大主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对上述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目前矿产资源的勘察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因此对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的勘察与研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金属矿产资源查找中地球物理勘测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深部金属矿产资源的地球物理勘察与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说明。  相似文献   

19.
张瑞 《现代情报》2012,32(11):20-22
本文对基于复杂网络社会动力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讨论了社会网络包含的具体内容,着重介绍了度与度分布,加权网络及社团结构及聚类算法与社会网络动力学的关联,并关注社会网络鲁棒性与社会网络自组织临界性研究等动力学具体表现,为目前的社会网络动力学分析提供一种比较实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国臣 《内江科技》2009,30(2):31-31
概述了GPS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物理大地测量、遥感地质和摄影测量、海洋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环境灾害地质学以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有效性应用,表明了GPS技术可增强地球科学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展望了GPS技术在地球科学和石油地质科学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对GPS技术可能应用于地下石油地质研究进行了大胆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