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30MW汽轮机通流部分,指出修前通过对#1汽轮机进行热效率试验,发现比制造厂设计值偏大200kJ/kWh以上,通过几年的运行,汽封间隙磨损变大,导致机组热耗增大,造成机组经济性差,本次检修计划对#1机汽封进行改造,以便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珠江电厂#1机组为例,针对其给水泵小汽轮机系统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分析了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建议和改进措施,经运行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实施后,明显缩短了给水泵小汽轮机的启动时间,有效地提高了主机的真空度;同时,对相同条件下整个机组进行的经济性对比分析也显示:#1机组的热效率、热耗率和发电标准煤耗率分别由原来的39.04%、9222.47kJ/(kw.h)、315.1g/(kw.h)提高到优化后39.25%、91.72 70kJ/(kw.h)、313.4g/(kw.h).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600MW汽轮机汽封容易出现问题的分析,确定采用新型汽封对汽轮机各部位汽封进行改造,结合改造后实施情况发现,改造后的汽轮机,机组级内漏流量减小,热耗降低,各缸内效率提高,从而提高了机组效率。改造后机组经济性及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300MW汽轮机组汽封系统改造优化,提供了汽封系统的蜂窝式改造和轴封、叶顶和隔板汽封间隙优化调整的实际经验,并对优化改造后的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实践证明,改造优化节能效果显著,大幅度地降低了机组热耗和煤耗,提高了机组效率和出力,从而提高发电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某330MW级热电联产#1机自投产以来,机组热耗一直偏高于设计值,#1机进行了热力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组实际热力系统工质泄漏量、高压缸效率、中压缸效率及高压缸前轴封至中压缸漏汽量均超过设计值。根据试验结果情况,分析#1机组热耗偏高的原因,提出了降低该机组热耗的优化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汽轮机组配汽机构以及所采用的滑压运行方式,分析了不同滑压运行方式,并对机组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优化了滑压运行曲线,采取了新的运行控制方式,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7.
贺桂林 《科技风》2013,(8):116-117
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机组汽轮机纯电调改造后,为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了高压调门阀序优化,由下部进汽改为上部进汽运行方式,切换前后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高压转子#1、2(前后)轴承温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轴承2-1和2-3可倾瓦块温度在机组负荷400MW左右,经常升达85℃报警值,针对主机#2轴承温度高的现象,结合可倾瓦的结构特点进行原因分析,并从运行和检修角度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  相似文献   

8.
根据纯凝汽轮机工作原理,凝汽器的真空度对汽轮机的效率有重大影响,汽轮机的真空下降会使汽轮机的可用热焓降减少,凝汽器的真空水平对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性有着直接影响,参照600MW纯凝机组,真空降低lkPa,机组热耗率约上升1.0%,煤耗率增约3.2g/kWh。因此保持凝汽器及真空系统良好的运行工况,保证凝汽器的最有利真空是每个发电厂节能的重要内容。而凝汽器内所形成的真空受凝汽器传热情况、真空系统严密性状况、冷却水的温度、流量、机组的排汽量及抽气器的工作状况等因素制约。因此有必要分析凝汽器真空度下降的原因,制定预防真空下降的措施,提高凝汽器性能,维持机组经济真空运行,可以直接提高整个汽轮机组的热经济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发电机组的热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华电能源牡丹江第二发电厂#8、9机组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抽凝汽式汽轮机组(型号:C250/N300-16.7/537/537),每台机组配备两台汽动给水泵,汽动给水泵设计汽源有两路:一路为经过减温减压的三段抽汽及冷再抽汽的中压辅助汽源带,此路汽源压力、温度较高;另一路为本机四段抽汽带,此路汽源压力低、温度高,相对于低参数汽源较为经济,但是本机四段抽汽汽源压力不稳定,随机组负荷变化而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汽动给水泵的稳定运行。在对#8机组设备构造、原理及中压辅助蒸汽参数与汽动给水泵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了汽动给水泵的运行稳定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就运行中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排汽真空、给水温度、机组内效率以及发电机效率等偏离设计值时对机组经济性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整理出一套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李福林 《科技风》2014,(8):244-244
火力发电厂是高耗能企业,火电厂的节能潜力很大,而汽轮机的经济运行是减少能耗的重要方式。汽轮机要经济运行首先合理控制机组运行参数,保持机组最佳运行状态,提高给水温度,减少辅机设备能耗,并且能合理的控制汽轮机冷态冲转时的各参数使汽轮机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冲转、暖机并定速3000r/min,尽可能的节约启动时的工质损耗。其次提高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品质,保证汽轮机通流部分不结垢,运行中用"提高初参数,降低终参数"的方法及时调整来保证汽轮机经济工况下的运行。在高负荷和低负荷下采用不同的参数运行,及时的改变汽轮机的进汽方式,减少汽轮机的节流损失。同时在低负荷下采用单阀控制,适当降低主汽压力,单台电泵运行的方式,这样既可提高汽轮机的经济性又能节约厂用电率。  相似文献   

12.
汽轮机组轴向、径向汽封间隙过大,会造成汽轮机汽耗增大,给电厂经济性带来很大影响,汽封间隙过小容易使机组动静部分发生摩擦,会使机组安全性降低,保持合理的机组间隙,掌握良好的运行控制技术更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由于设计上的缺陷,早期投运的国产引进型500MW汽轮机高压缸部分的结构不尽合理,不但使机组高压缸效率偏低,而且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根据运行经验及目前机组的设计方式,提出了解决机组内漏和系统漏汽的几点措施.经过某电厂实际操作表明,能较大地提高该型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火电机组凝结水泵最佳运行调节方案,提出一种基于热经济学的成本分析模型,并同常规的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凝结水泵的不同运行及调节方案中,常规解决办法是依据性能曲线的不同情形可分别计算出轴功率、耗电量和年费用等,按年费用的大小可确定方案的优劣.而建立的热经济学成本分析模型是把整个能量系统划分成21个组元,依据各组元的燃料/产品特性及它们之间构成的生产关系,建立单位火用成本、火用定价及单位产品非能费用构成的单位热经济学成本关系模型,进行凝结水泵组元在不同运行及调节方式下的单位热经济学成本分析,完成方案优选的决策.该模型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用于任意复杂能量系统设备经济性的分析和诊断,为能量系统的诊断、评价、规划、设计和改进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汽轮机组轴向、径向汽封间隙过大,会造成汽轮机汽耗增大,给电厂经济性带来很大影响,汽封间隙过小容易使机组动静部分发生摩擦,会使机组安全性降低,保持合理的机组间隙,掌握良好的运行控制技术更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张立维 《科技风》2012,(21):103
汽缸漏汽,一方面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另一方面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处理汽缸水平结合面变形的方法有多种,要根据变形严重程度采用合适的方法。通过对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300MW汽轮机组高中压缸结合面漏汽现象进行分析,并着重对大修过程中如何解决处理该问题的措施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供其它机组遇到同类型问题时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伟峰 《科技风》2013,(15):134
当今大容量水冷凝气式火力发电机组凝汽器均设计为双背压凝汽器,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基础上,改善了蒸汽热负荷的不均匀性,理论上提高凝汽器的平均真空,降低了汽轮机热耗。但是很多电厂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实现凝汽器双背压运行,极大的影响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本文从实例出发,主要探讨通过对凝汽器抽真空系统的改造,在实际运行中实现凝汽器的双背压,从而提高机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主汽压力达到设计值,通过典型工况的定、滑压特性试验。将定滑压拐点从240MW修改为248MW,同时计算出不同负荷于主蒸汽压力关系,优化后按照机组特性使主汽压力平均值较优化前提高0.3MPa,供电煤耗降低约0.39g/(kW·h),提高了机组经济性,降低了发电成本。为主汽压力达到设计值和提高机组经济性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机组启动方式一般采取中压缸启动、高中压缸合缸启动两种方式,在中压缸启动后,可以采用机组打闸后投入旁路系统,达到冲转参数后进行高中压缸合缸启动,也可以在中压缸启动后,通过切缸的方式转为高中压缸进汽的运行方式,但后一种方法更容易造成汽缸进冷水冷汽或者汽轮机超速,本文从操作的步骤、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方面进行了优化,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火力发电厂机组用电动给水泵启动,厂用电消耗大,利用汽动给水泵启动,将电动给水泵作为备用泵,这种方式为提高机组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又由于汽动给水泵自身运行的特性导致了实际启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