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超富集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的特征和土壤中元素对植物修复的影响,提出了提高超富集植物修复效率的途径和土壤中砷修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大别山成矿带白果树钼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对大别山白果树地区的钼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的富集与离散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综合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Mo、Pb、Cu等元素为区内具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该区的化探异常成果对找矿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化集团废弃地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优势植物体内元素分布的研究,探索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并筛选超富集植物。采集5块样地的植物与土壤,利用ICP-OES检测土壤与植物中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土壤pH在7.71~8.43之间,呈弱碱性,有机质含量3.91~9.07 g/kg之间,低于土壤肥力3级水平。5块样地的Zn、As、Cd均超标5倍以上,个别样地还有Pb超标;11种植物中Cu均超标;合成氨厂的何首乌和向日葵中As超标,可见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元素分布产生影响。刺藜中Cr、Cu、As及Cd的转移系数均居11种植物之首,其次是龙葵和葎草;但所有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系数均小于1。虽未筛选到超富集植物但也可以看出刺藜、龙葵和葎草的富集和转移重金属能力较强。大化集团废弃地的Cd-As-Zn的复合污染严重,对生长的植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为修复该地污染的土壤,建议引入Cd、Zn、As的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和东南景天,并配合当地生长的耐性植物刺藜、龙葵、葎草,构建复合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4.
风化作用是发生于地球表面的一种地质演化过程,是控制元素表生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黑色页岩富含有机质和黄铁矿等硫化物矿物及N、P、REE、V、Cr、Th、U、Mo、Cd、Ti和Cs等微量元素,在表生条件下极易发生风化,导致其中的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从而给当地环境造成污染,但人们对黑色页岩风化过程中放射性元素的元素活动性以及迁移特征的关注度相对较低。本文选择湘西地区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及其风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Ti Cl_3还原——NH_4VO_3氧化滴定法,对其中U元素的总量进行研究测定,并探讨使用逐级化学提取法对风化过程中U元素的富集形态和环境活性研究,同时为黑色页岩风化与区域环境质量的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蚯蚓对煤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从济宁市鲍店矿区采集20个土壤样品用来进行蚯蚓养殖,测定了土壤和蚯蚓体内的重金属Ni、Cu、As、Zn、Cd、Pb含量。结果表明:蚯蚓体内的重金属含量随时间增加呈现出不同的富集趋势;蚯蚓能够对元素Cd、As的富集作出反应(富集系数大于1),尤其是对Cd的富集作用更为明显;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得出土壤重金属含量会对蚯蚓富集土壤重金属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亚文  刘璐  何越  吕瑞 《科技通报》2015,(3):254-257
目的:探究植株姜黄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富集情况,为植株姜黄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姜黄、黄丝郁金及其栽培土壤中Cu,Pb,Cd三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评价各部位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姜黄各部位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有一定差异,其中根茎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依次是PbCuCd,块根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依次为CuPbCd,此结果可为姜黄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四川紫色土区土壤养分径流和泥沙流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四川紫色土区土壤养分径流和泥沙流失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土壤氮素主要随径流流失 ,主要土内径流和地下径流携带NO3 N所造成 ;土壤磷主要随泥沙流失 ,泥沙中的养分有明显的富集现象 ,但不同流域以及不同雨次的富集系数明显不同 ;同时泥沙N、P的富集系数与泥沙浓度有一定的关联 ,一般是泥沙浓度高 ,N富集系数低 ,P富集系数高  相似文献   

8.
硒是具多功能的生命必需微量元素。以西安地区土壤中硒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少量农作物中硒元素分析结果,对调查区进行硒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农业应用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硒元素浓度相对陕西土壤硒元素浓度富集,高背景主要分布在调查区的冲洪积平原地区。根据土壤的健康元素分级标准将调查区土壤硒分为四级,其中二级土壤是富硒地区,占地面积为760.46km2,占全区比例为5.63%,主要分布在三原县以及华县地区。选定三原县为典型地区开展农作物中硒元素初步研究,认为三原地区适合进行富硒农产品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开封市特色农作物大蒜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球化学调查和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根据研究区优质大蒜生长所需的土壤元素及其含量值,选取了污染元素As(砷)、Pb(铅)、Cd(镉)、Hg(汞)和Cr(铬)作为有害污染元素,全量B(硼)、S(硫)、Se(硒)、Zn(锌)和Cu(铜)作为有益元素,构建评价模型,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对区域特色农作物大蒜进行适宜性评价以及种植区划。研究区域只有Pb、Cd的污染指数有小范围大于1,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199.07%的土壤处于安全无污染级别,0.93%的土壤存在污染,主要分布在市区及周边;2有益元素单项富集指数中S元素比较丰富,其他元素处于适中偏缺乏状态;有益元素区域综合富集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开封市47.94%的土壤有益元素处于丰富状态,37.89%的土壤处于适中状态,14.17%的处于缺乏状态。结合农用地分等结果,确定开封市大蒜种植适宜性分为:最佳适宜种植区、一般适宜种植区、勉强适宜种植区、不适宜种植区4个级别,其中最佳适宜种植区耕地面积为14.66万hm2,占开封市耕地总面积的33.99%;一般适宜种植区耕地面积为16.15万hm2,占开封市耕地总面积的37.44%;勉强适宜种植区耕地面积为5.75万hm2,占开封市耕地总面积的13.33%;不适宜种植区耕地面积为6.67万hm2,占开封市耕地总面积的15.24%。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开封市大蒜种植现状范围进行了区划调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唐山市南湖湿地公园内4个采集点中土壤剖面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当地环境污染程度较重的4种重金属汞、砷、铅、铬进行了重点分析。采用RCB顺序提取法对这4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s、Pb、Hg这三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Cr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中存在着Cr与As两种重金属元素的自然污染源,或者出现过人为性的污染行为;形态分析结果表明:Pb和Cr的可交换态的含量要比其它两种重金属元素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12,(12):28-32
汞在自燃煤矸石风化土壤及其农作物中的异常富集Mercury Enrichment in Soils from Weathered Coal Mine Spoils with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Crops摘要基于冷原子荧光测定方法对贵州土城煤矿煤矸石风化土壤及农作物中挥发性元素汞的分布规律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风化程度煤矸石土壤中汞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平均含量为0.183±0.068μg/g,略高于土壤背景值.但在自  相似文献   

12.
水稻对锗元素的吸收特性及其在体内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液培条件下研究了晚籼杂交组合汕优63苗期吸收锗元素的某些特性,测定了该试材抽穗期锗元素在各器官间分布特征,并对Ge—Si互作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解在营养液中的锗元素能迅速地为稻苗吸收并运往地上部,地上部(尤其是叶片和叶鞘)具有更强的锗元素富集能力,锗与硅两元素在吸收机制上存在竞争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糠醛废水对茅草进行灌溉,研究其对茅草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对照茅草的生长,如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灌溉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有所增加,但是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糠醛废水可以为作物提供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生长,但是需要注意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情况。  相似文献   

14.
非污染土壤中颗粒态有机质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顺安  王丽平  章明奎 《科技通报》2008,24(4):548-552,558
为了解未受重金属明显污染土壤中颗粒态有机质是否存在重金属的富集现象,从浙北平原采集了23个农业土壤样品,采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土壤颗粒态有机质(POM)含量及土壤和颗粒态有机质中重金属(Cu、Pb、Zn、Cd)的分布。结果表明,虽然供试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这些土壤中POM对重金属均呈显著的富集作用,Cu、Pb、Zn、Cd的富集系数分别为5.4~13.5、4.7~10.3、3.8~10.4和3.8~12.3,并随POM粒径减小而增加。富集系数一般是砂质土壤高于壤土和粘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对POM的重金属富集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中量有机质土壤>低量有机质土壤>高量有机质土壤。分析认为非污染土壤中POM对重金属的富集机理主要是有机质与土壤重金属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亚热带白浆化土壤的地球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桦  丁瑞兴 《科技通报》1997,13(1):21-25
研究了北亚热带地区7个白浆化土壤的元素化学组成,认为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深受母质的影响.主组元分析表明,成土过程中元素的迁移程度以铁和锰最为活跃,钛相对稳定,而钠、钾、硅和镁等元素易淋失.粘淀层的风化程度比上部的漂白层高  相似文献   

16.
砷污染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之一,矿区附近的土壤通常会发生砷元素含量超标的现象。西藏矿产资源丰富,现在因开采矿石而造成的生态问题已经开始显现,而其中关于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尤其是砷元素超标的问题也渐渐被人们所关注。近些年多位学者使用蜈蚣草作为植物修复土壤砷含量超标问题的手段,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作为一种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对土壤中砷具有良好的富集效果,这也为解决西藏地区矿区周边等土壤被砷严重污染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经过对西藏地区自然气候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后,最终得出的结论为:蜈蚣草是较适宜治理西藏土壤砷污染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7.
基于煤田炭勘探资料和测试数据,对贵州黔西龙场井田8个主采煤层的煤岩和煤质特征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评价,并对硫分、灰分及部分微量元素的富集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宏观煤岩类型主要为半亮煤,各煤层变质程度为Ⅵ、Ⅶ阶段的高变质无烟煤;煤层总体以特低全水分、中灰分、特低挥发分和高硫分煤为特征,灰分和硫分较易脱除;煤中F、Ga、U、Th、V、As、Pb、Cu和Zn等元素较为富集;煤中硫分受海水影响显著,灰分主要受陆源碎屑物质供给控制,灰成分指数可反映海水作用强弱。煤层中V、F、Ge和Ga等的富集可能受物源区母岩影响;Th、U富集受到沉积环境重要影响,As、Pb、Cu和Zn在煤层中异常富集,可能与成煤后期低温热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谭力  王占岐  薛志斌  杨斌 《资源科学》2021,43(2):368-379
本文以生态环境脆弱的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污染风险评估模型,定量揭示了研究区土壤氟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布格局和污染风险等级.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氟元素含量整体偏高,具有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表层土壤氟密度呈现从西向东、从南向中北部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在中东部的南阳市...  相似文献   

19.
铅锌矿污染土壤中颗粒态有机质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累在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可移动性不仅与重金属浓度有关,更与其存在的形态和载体对重金属的吸持能力有关,因此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关键是降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和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取自浙江省绍兴市某铅锌矿污染矿区的污染土壤中铅、锌、铜、镉在不同粒级的颗粒态有机物(POM)的分布。采用物理分馏法把土壤POM按粒级和密度分散。四种重金属在土壤POM中都有显著的富集。重金属在土壤POM中的富集程度随着POM粒级的减小而增加。0.05-0.25mm的POM对重金属的富集起首要作用,Zn、Pb在最大的POM组分中(〉1mm)富集浓度是其在最小POM组分中(0.05~0.25mm)的1/4~1/3。四种重金属中,铜在POM中的富集最强烈,最高相对富集系数达到14.67,是Pb的6倍。  相似文献   

20.
3种植物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月燕  刘秀莲  洪丰 《科技通报》2008,24(2):266-271
以菖蒲(Acorus calamusLinn.)、金叶菖蒲(Acorus gramineus‘Ogon’)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H.Wendl)为试验材料,将3种植物定植于人工配置的Cu、Zn、Cr和Pb复合型污染的土壤,研究不同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3种植物根部具有较强的吸收与富集作用,除Zn外,其他三种元素在根中的含量要大于茎叶中的含量,表明根系对Cu、Cr和Pb的滞留能力较强;3种植物对Zn的吸收量最大、吸收速率比较高,而对Pb的吸收量最少、吸收速率比较低,表明这3种植物对Zn污染的土壤净化效果最为明显,而对Pb污染土壤净化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