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峰市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耕作层(0~20cm)地温是影响作物适宜播种的关键因素,春播期早晚决定着生长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粮食产量。文章利用1971年~2016年赤峰市14个站的0~20cm浅层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研究了近46a来赤峰市春播期浅层地温的时间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各站春播期平均地温呈现升高趋势,升幅为0.23℃/10a,大部分站点浅层平均地温与同时期的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增温幅度相当;空间分布总体是东南高西北低。大田作物开播期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推迟,东南部4月21日,西北部5月1日。  相似文献   

2.
利用昌都市7个观测站1980~2015年汛期(5~9月)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昌都市汛期雨日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36年,小雨为昌都市主要降水事件,但中雨事件对汛期旱涝的影响最大;小雨、中雨与总雨日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呈西南少-东北多分布,大雨日数存在一定差异;总雨日、小雨日、大雨日均呈增多趋势,中雨日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2d/10a,减少趋势十分不明显;各等级雨日在时间域上表现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存在明显的突变年份。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理2004-2010年杭州高速路段逐时的交通事故数据,并利用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研究了杭州地区路面结冰天气特征及气象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结冰天气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杭州高速路段的平均交通事故百分率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9:00~12:00和15:00~18:00。结冰时,峰值更为显著,夜间的事故率普遍高于平均事故率。(2)1961-2010年杭州结冰平均开始时间为12月2日,结冰平均结束时间为3月2日,其中结冰结束日期有明显提前的趋势。(3)不同结冰天气下发生结冰时,最低地表温度基本均在0℃附近及以下,风速较小。其中,降水后发生结冰时,气温分布的跨度范围较大,且一般要高于地表温度。降雪(雨)后结冰的相对湿度明显低于降雪时结冰。(4)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杭州地区结冰判断模型,TS评分73%,可以为结冰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浙江梅雨气候特征及其梅汛期暴雨的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燎霓  胡波  曹美兰  黄新晴 《科技通报》2010,26(5):782-786,794
利用浙江省1954~2008年55年梅汛期逐日气象资料,对浙江入梅日期、出梅日期、梅雨日数、梅雨期降水总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入梅日期、出梅日期、梅雨期降水总量具有年际变化特征,梅雨期天气形势、梅雨日数、梅雨期总降水量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文中着重对1979~2008年30年浙江出现暴雨前24小时的形势特点进行分析,分成四种类型,分析总结出各型的高低层配置及暴雨落区.并对影响浙江梅汛期降水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找出一些浙江梅汛期暴雨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5.
干雨之谜     
干雨近年成了全世界天体物理学家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其实干雨很早就被人们发现,不过它是一种极为稀奇的现象。最近人们十分不安地发现,它出现的次数正日益频繁。中国的森林大火也正是由干雨造成的。干雨也曾被称为火雨。大约100年前,火雨毁灭了亚速尔群岛地区整整一支舰队。而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火雨引起了草原特大火灾。1889年非洲的萨凡纳又  相似文献   

6.
应用基本气象资料和T639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发生在2014年4月16日~17日锡林郭勒盟春季的久旱转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和物理特征的分析。分析表明,本次降雨过程的影响系统是蒙古气旋,降雨主要出现在气旋暖区;低层中尺度切变线维持较长时间,且出现在高空急流入口区右后方的次级环流中,有利于暖湿空气的抬升,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本次降雨过程中来源于孟加拉湾和东海海面的水汽先在长江下游地区汇积,然后向北输送至内蒙古中部地区,这种长距离的水汽输送,为此次久旱转雨的过程提供充足的水汽。  相似文献   

7.
利用三江源区1971~2004年5~10月逐日降水、各月降水和环流特征量资料,计算了雨季的起迄日期、间歇日数和雨季内降水过程出现的总次数,应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年代际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三江源区雨季5月中旬从东南部开始,然后逐步向西北方向扩展,9月上旬从西北部结束,向东南部逐渐撤退;大部分地区雨季出现的日期提前而结束的日期滞后,雨季内总降水量和降水过程出现的次数均呈减少的趋势;雨季间歇时段一般出现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界位置偏北、西伸脊点位置偏西和高原及印缅地区高度场偏高是三江源大部分地区雨季起迄日期、总降水量、降水过程次数等统计要素出现较大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1961-2010年气候变暖对中国气候生长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550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分析研究了近50年中国≥0℃和≥l0℃气候生长期的趋势分布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对近20年(1991-2010年)与前30年(1961-1990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0℃和≥10℃初终日期及气候生长期的变化幅度.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国≥0℃和≥10℃气候生长期的总体趋势是普遍增加的,增幅最大的区域分别位于华北和青藏高原;全国及位于110°E以东地区≥0℃和≥10℃气候生长期比较明显的转折主要出现在1990年前后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110°E以西地区则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前30年比较,近20年来≥0℃和≥10℃气候生长期普遍增加,其是受初始日期提前和终止日期延后的共同影响,而初始日期提前比终止日期延后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利用武汉天河机场2012年7月~2013年12月器测能见度和人工观测能见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导能见度数值普遍高于跑道视程数值,在极低能见度(RVR55Om)条件下,两者存在较大差异,相关系数出现负值,能见度良好(800m≤RVR2000m)时,两者最接近,且相关性较好。两种观测结果的差异在不同天气现象条件下是不同的,有雪且出现大雾时差异最大,雨、雾依次次之,霾尘轻雾条件下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10.
2015年彭水县气象局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对彭水县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了推求,但在城市排水管网规划设计中,设计暴雨雨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总雨量确定后,根据不同的雨型可计算出完全不同的洪峰流量和洪水过程线,对城市排水管网管径计算和调洪计算有重要影响。该文利用1961~2015年彭水县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和《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规定的方法取样,对PilgrimCordery法、芝加哥雨型法、同频率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彭水县城较为合理的设计暴雨雨型。  相似文献   

11.
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能定量地表征降水量在时空场上的非均匀性。运用淠河流域12个雨量站点1956年-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基于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分析了淠河流域近55年来汛期降水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淠河流域汛期降水集中度变化于0.69~0.11之间,多年平均值0.31,多年平均降水集中期在40~41候。汛期降水量和集中度呈比较显著的上升趋势,增大了汛期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汛期降水量和降水集中度分别在1983年、1962年发生增多突变,集中期无明显突变。汛期降水量、集中度和集中期序列近55年来都具有显著的3~4年周期振荡。汛期降水量和集中度呈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和降水集中期呈微弱负相关,即降水量越大,降水越集中,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日期越有可能提前。  相似文献   

12.
信息集锦     
协会中国科学院——科普论坛——科学在这里系列报告会在北京开幕由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文化传播中心及《科学时报》社联合举办的中国科学院科普论坛——科学在这里系列报告会于2006年2月17日下午开幕。据悉,这次报告会为2006年首场,担纲首场报告会主讲人的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博士。他的报告题目是《食物安全与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3.
2007年6月26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发明协会联合主办,由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社承办的中国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巡回报告活动首场报告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欧阳坚、全国妇联副主席黄晴宜、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张鸣起、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中国发明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邢胜才等领导会前亲切接见了包起帆、王永民、李官奇、王洪军、虞露、钟春燕、王子纯等报告团成员,并与来自首都各界的近400位群众一起认真聆听了首场精彩报告。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欧阳坚主持了首场报告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赤峰市14个气象站1961~2018年气象资料,分析了赤峰市大田作物适播期(4月21日~6月10日)降水量、抓苗雨日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五十年适播期降水量在13.1mm~142.4mm之间,而蒸发量是降水量的6~13倍;降水量年际波动大,降水变率高达36%~51%,空间分布南多北少;抓苗雨日期最早出现在4月21日,最晚在7月1日以后,年际波动大,从南至北逐渐推迟;赤峰市北部适播期未出现抓苗雨的年份占28%,南部占12%,说明赤峰市春季农业干旱风险大,北部地区比南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2004年6月17~20日林芝出现了入汛后首场连续强降水天气过程,降水强度大、范围广。本文从亚欧500hPa环流形式、物理量场、卫星云图、数值预报产品及单站地面气象要素等几方面对这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强调指出在充分了解天气形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上述多种产品是做好此次强降水过程预报和服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干雨之谜     
干雨近年成了全世界天体物理学家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其实干雨很早就被人们发现,不过它是一种极为稀奇的现象。最近人们十分不安地发现,它出现的次数正日益频繁。中国的森林大火也正是由干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周海峰 《知识窗》2014,(4):51-51
雨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抒情意象,文学史上流传千古的名句名篇都和雨有着莫大的联系,它常常出现在作家的笔下,成为抒发个人情感的载体,因而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不同的境界。本文将从妙境和禅境两个方面探讨咏雨诗词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气溶胶云下清除理论及观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气溶胶云下清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雨滴与气溶胶碰并机制理论,详细探讨碰并系数与雨滴和气溶胶直径的关系,并针对雷暴天与非雷暴天,从理论上对比这2种天气条件下雨滴碰并不同尺度气溶胶的清除系数.利用2011年6—8月黄山光明顶与汤口寨西气溶胶浓度观测数据,对比黄山地区雷暴与非雷暴天气条件下的清除系数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并讨论黄山地区清除系数与雨强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气溶胶粒径为0.01~0.1μm时,清除系数实测值与理论值变化趋势一致,实测值高出理论值5~6倍;在0.1~1μm粒径段,清除系数的实测值雷暴天高于非雷暴天;且清除系数与雨强呈正指数关系,相关系数为0.81.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天上下雨、降雪、落冰雹都很正常,但若是数量庞大的蜘蛛、鱼、蚯蚓,甚至是一头牛从天而降,会是怎样的景象?"动物雨"的出现是自然现象还是人为?蜘蛛雨:自然迁徙带来"天使发丝"2015年5月19日,澳大利亚新威尔士的古尔本小镇下了一场"蜘蛛雨",几百万只小蜘蛛从天而降。虽然听起来有些恐怖,但这一现象有个好听的名字——"天使发丝"。当地人把这场"蜘蛛雨"分享到了社区的网页上。一位网友写道:"有人看到天上下蜘蛛了么?我家房子全被覆盖了。如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19日,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那曲地区出现了2008年首场全地区性的降雪天气过程.针对这次过程,我们利用500百帕天气图、物理量图、风云2号卫星云图等资料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表明:咸海-巴尔喀什湖之间稳定少动的横槽不断分流下来的冷空气与南支槽源源不断地向高原输送的暖湿气流在高原腹地交锋,造成19日那曲地区出现降雪天气过程.物理量场上显示藏北一线到林芝地区南部为10~20×10-5S-1的正涡度和-10×10-5S-1的负散度的较强辐合中心,与高原上的南支槽相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