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赵都市报记者郭天力的通讯<晋州国税局长大摆嫁女宴>于2007年7月11日发表后,在互联网和社会上引发广泛的关注,国务院和中纪委等部门立即给予果断处理,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则通讯被评为第留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确有较多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2.
在第19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中国新闻社2008年5月19日播发的<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一文,被评为通讯二等奖.这篇通讯之所以能受到受众的欢迎和评审专家的喜爱,我想主要在于这篇报道成功地为新闻工作者树立了一个新闻道德伦理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在第21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大众日报2010年7月19日一版上的《留白的艺术》一稿,被评为评论二等奖。这是一篇调研式的评论。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介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年来,经济区建设是否坚持为科学发展创造新样式的  相似文献   

4.
半个多世纪以来,以表彰先进人物、英雄人物为主要内容的人物通讯在教育鼓舞受众、净化社会风气、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物通讯有了独特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刊登在2002年5月29日《人民日报》上的通讯《决策为何连连失误》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这是一篇涉及一个地市级党委和政府决策行为的有深度、有力度的舆论监督报道.从写作上来说,这篇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小故事中的大视角 2003年8月,我得到一条新闻线索:唐山市国税局职工龚亚辉18岁时通过全国希望工程基金会结对,资助7岁的陕北女孩冯曹琴,仅靠书信往来,整整持续了12年,直到两天前龚亚辉得知冯曹琴考上大学的消息,激动得马上要去陕北相见.我当即意识到了其中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7.
这篇通讯的题目会让人想到几年前由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背起爸爸上学》。两者的题材也有相近之处,都是描写坚强的少年如何积极应对生活困难,坚持学业的故事。处理这类题材,常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方面,题材本身故事性强、吸引力大,值得描述的事实非常多;另一方  相似文献   

8.
2008年2月24日《河北目报》刊发的消息《来时一片冰雪走时万里春光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惜别郴州市民》,荣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者运用新闻摄影中的“景深”技巧,以独特的视角组织材料,叙述详略得当,融入真情实感,使这篇仅仅943个字的消息意蕴悠长。  相似文献   

9.
读中学时,曾有一篇课文让我们读完之后,心提到了嗓子眼,直到下课了,还在紧张着。紧张之余,唯留一种友爱互助的伟大精神,长久地感动着我们。那篇课文叫《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今天,读完另一篇文章以后,那种久违的感觉再次震撼了我们内心的平静。这种震动源自于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一种大无畏的、以国家与人民利益为重的时代战斗精神。这篇文章就是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的《惊心动魄35分钟》(刊《解放军报》2004年11月8日第一版)。这篇通讯是如何感动读者的?主题突破“惊险”,彰显大无畏的时代战斗精神这篇通讯写的是空军某…  相似文献   

10.
第17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二等奖通讯《上边"极端重要"下面"鸟枪充炮"——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山西分会场小记》,是一条特色鲜明的通讯。一、小角度,大主题这篇通讯的成功之处首先来自记者的新闻敏感和全局意识。2005-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谈到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山西是安全  相似文献   

11.
刊登在科技日报2003年8月9日头版上的通讯《这是在宣扬一种什么文化?》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从写作上来看.这篇获奖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吕俊平 《军事记者》2006,(10):50-50
一位获全国“优秀教师”的老园丁,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十桶水。”女作家李天芳。在她的作品获奖后谈及创作体会时说:她是用多年功夫,背熟了古今中外数百篇散文名著后,才敢下笔写第一篇散文的。第二炮兵部队的陈皖军,出版了一本名为《想给大海一滴水》的作品集,为了向大海回报“这滴水”,这位女作者像一块干海绵,置身知识的海洋里.整整吮吸了十年。  相似文献   

14.
郗奔  陈浩 《军事记者》2010,(2):44-44
汶川地震,举国悲恸。面对灾难,人们慷慨地伸出了援手。但并非有了援助。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时间在流逝,人们对拯救生命的信心也慢慢减弱。正是此时,海南日报刊发了《海南的救命恩人,让我摸摸你们的脸》一文,作者如同讲述自己的一段回忆一般,情深意切,传递的是信息更是希望,讲述方法和写作手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立意与章法,相辅相成,互为表里,通讯的写作是艺术不是技术,却又处处离不开技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2004年7月1日,一架价值上亿元人民币的科研样机在万米高空突然失去动力,经过35分钟的滑降.安全着落。这一事件本身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根据它来写作通讯占有独特优势,中规中矩地将事情发生的过程记录下来也可以成为一篇不错的作品。但是,若想充分展示事件的戏剧性情节,用精彩的文字再现立体化的时空,就需要记者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惊心动魄35分钟》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被评为第18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的人民日报通讯<"珍邮""奇品"的骗局))(2007年7月17日刊发),有几句较长的引题:"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单位和个人打着国家邮政局或者中华全国集邮协会审批等旗号,在一些媒体轮番刊播珍贵邮品广告.  相似文献   

18.
刊登在2002年5月29日《人民日报》上的通讯《决策为何连连失误》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这是一篇涉及一个地市级党委和政府决策行为的有深度、有力度的舆论监督报道。从写作上来说,这篇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那么,如何宣传特定的形象呢?如何将特定形象写得"美"呢?第12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教育局长的好榜样>(载<光明日报>2001年2月5日)一稿,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媒上的评论所评论的事实,要与人民群众有密切的关系,是群众欲知、未知、愿知的事.新闻传媒上多反映群众的意愿、群众的要求、群众的利益,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必然会得到他们的喜爱.刊登在浙江省<宁波日报>2002年5月28日上的<再反一次党八股>一稿,就是一篇受到群众欢迎的好评论.这篇评论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深恶痛绝的新闻报道、领导讲话、机关公文以及会议中的八股现象,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主题尖锐,概括准确,文笔犀利,结构严谨,有较强的战斗性和说服力.评论刊登后,对促进新闻宣传改革和转变机关作风,起到了推动作用.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评论2等奖.从写作上来说,这篇评论有如下几点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