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国强 《教育探索》2007,(3):106-107
大学毕业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使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了焦虑心理、挫折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不良心理状态.研究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心态,以健康的身心求职择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汤蝉 《现代企业教育》2010,(12):187-188
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促使大学生就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增大了毕业生的主动权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求职择业的竞争性。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有文凭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求职压力,这势必影响毕业生的择业心理。本文旨在分析研究大学生毕业生常见的不良择业心理,从而进行有效的职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3.
高校分配体制的变革,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在求职压力下,大学生产生了一些心理误区,包括表现出严重的功利化色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4.
影响大学生求职的心理因素及其产生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分析大学生求职时所具有的焦虑、挫折、羞怯、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因素和兴趣、气质、性格、能力四种心理特征对求职的影响,同时对导致这些不良求职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大学生的求职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从众心理、挫折心理等不良心理状态。调查研究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状况,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促进大学生求职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求职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心理调适的作用,立足于通过自身努力,克服不良心理,使自己保持正确的择业心态,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一、大学毕业生常见的不良择业心理矛盾心理: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面  相似文献   

7.
在就业面试中,压力贯穿于面试的整个过程.大学生在就业面试中扮演着一个既要接受提问与考察,又要自我表现的角色.这种角色下大学生往往会出现种种不良的心理表现,本文针对大学生在压力面试中的不良心理表现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冯高林 《考试周刊》2009,(10):178-179
在金融危机冲击、高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行为、标准、心理将会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大学生择业求职心理出发,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测量广州大学城1211名学生,统计显示:大学生就业压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即应聘素质、就业预期、求职支持、职业定位、专业需求。同时,就业压力与消极的归因风格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而就业压力、消极归因风格、心理弹性在人口学变量上有显著的群体差异,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需要多关注的群体。  相似文献   

10.
就业压力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来源。通过对6所高校809名已就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性别、籍贯、专业类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自我效能感对就业压力的影响,发现大学生就业压力排名第一是家庭压力,男生感知到的自身压力更大,农村大学生的家庭和自身压力更大。此外,就业压力还存在专业类型差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自我效能感对就业压力的影响不同。因此,大学生应充分开发自身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做好职业规划,并通过调节内外力量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失业现象,解决就业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深入分析我国就业压力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在解决国民就业问题上应采取的积极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趋严峻,通过对河南省几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毕业时的心理、就业压力的来源和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期待等,对大学生和高校方面提出建议,以使高校大学生毕业时减少压力尽快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3.
Being laid-off, unemployment and difficulty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fred their jobs have become widely concerned social issu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we must expand employment by every possible means. People usually think the countermeasure of expanding employment is to vigorously develop individual and private economy, and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etc. Indeed, these measures can increase the vacancies to solve the temporary problems of great urgency; however they can only give a short relief, but can't grant a permanent cu-e. At a time when our national economy is turning from labor-intensive mode to the capital and technology-intensive one, the mankind will enter an era of knowledge-driven economy soon;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 of expanding employment should be to develop higher education. It is the mis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turn the human resources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low quality of our country into the high-quality manpower capital. And to finish this mission, we must reform personmel training mode. We need to change the training mode of job-hunting to that of job-creation.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转型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状况及其在政治面貌、职务与年级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状况问卷,随机抽取河南省转型高校新乡学院18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转型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中等以上水平的就业压力(93.4%);转型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在政治面貌、职务与年级等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心理非常复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因势利导,采取建立完备的资助体系、营造平等自由的教育环境、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成立贫困生社团等方式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调节能力,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心理保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视,而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更是关系着整个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就业压力与青年群体的社会适应性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对解决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取向的整体状况逐渐成为我们现在所关心的焦点。本文从中发现新特点、新规律,为高校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制了云南省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问卷对云南省的本科和专科学生进行调查。笔者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梳理,从本科和专科的角度、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们感到压力最大和感到压力最小的3个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9.
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应激源,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应该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项常规工作来做。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可以作为干预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切入点。通过对大学二、三年级本科生的调查表明,就业压力在大二学生中就普遍存在,到了大三更为严重;信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以及成熟的应对方式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支持资源、改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可以作为干预其就业压力的基本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0.
对广东省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及压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体育专业学生对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待遇、地点均有较高的期待;在职业选择上,主要是体育教师、公务员、跟着父母或亲戚自主创业.近九成的学生存在就业压力,其中逾四成学生感到压力很大.学生期望学校给予以下帮助: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多进行就业策略、形势分析;在大学低年级的时候,依据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具体分类、定向辅导;设置2个专项,并针对专选学生给予更多的实践机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