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场短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新闻改革的产物。然而近几年现场短新闻似乎并不为新闻界看好,在一些新闻评奖中亦取消了现场短新闻的奖项。这大概在于现场短新闻自首倡以来没能涌现出大批大家公认的熟文本;再则可能是一些新闻界人士认为现场短新闻与新闻特写在体裁上差别不大,没有必要再自立门户。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觉得尤其需要对现场短新闻从理论建构层面和写作实践层面进行系统的梳理。一、关于现场短新闻的“界说”问题界说是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现场短新闻自诞生起,就界说纷纭,使人莫衷一是。我们对现场短新闻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从文化哲学的理论研究层面引入到大众媒介的实践操作层面,将微观视角的实践与宏观视角的理论相结合,从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交汇处研究民生新闻,探究民生新闻在中国社会存在的深层文化根基和现实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3.
一目了然     
媒介批评的类别反思媒介批评在主体层面上包括政府的批评(管制的批评)、媒介的批评(自律的批评)和公众的批评(监督的批评)三种类型。三种批评形式分属不同的主体,发挥不同的职责。它们共同作用,完成对新闻界的监督和批评。媒介批评的类型特征决定了我们的媒介批评理论研究和媒介批评业务实践活动应更加注重其现实操作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媒介批评的三个类别层面上同时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最为主要的是,在学习国内外先进媒介批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对三个类别不同层面的媒介批评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从而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
王毅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12):103-120+128
1920年代末,随着国民党党国体制的建立、商业资本的扩张,移植西方的新闻学理及专业教育难以满足新闻实践的需求,加之民族危机持续发酵,中国新闻界陷入彷徨与困境。此时,一批不满于现状的新闻界进步人士,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吸收借鉴左翼“社会科学”理论工具,对新闻业面临的时代问题做出回应,并逐渐形成共同的志趣,由此发展成为左翼新闻理论,进而形成左翼记者群体,并开展相应的新闻实践。这一方面是民国初年起中国新闻职业化探索的历史延续;另一方面又是中国新闻业者对行业危机进行思考与因应的产物,对中国新闻业随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16日是我国新闻界巨子范长江诞辰一百周年.纵观范长江同志一生的新闻实践活动,"深入"二字是最好的诠释.他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行动践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践行了深入新闻源泉的采访作风.  相似文献   

6.
从1937年10月在抗日决死队政治部主编油印小报《广播台》算起,何微教授的新闻生涯已足足55年。他培养的学生一批又一批奔赴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在中国新闻界有建树者颇众。他将新闻理论研究、新闻采编实践、新闻教育与人才培养融为一体,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守新闻学客观规律,积极发扬中华新闻文化传统。理论联系实际,崇尚朴质文风,在学术上形成他自己的风格。在当代中国新闻学园地里,像何微从业时间如此之长。实践经验如此之丰富,学术造诣如此之深厚而又健在的学者,已屈指可数。他的事迹被收入《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新闻年鉴·新闻界名人》、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新闻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擂鼓助威,同时也推进了新闻事业的自身发展。繁荣的新闻事业,丰富的新闻实践,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闻理论研究与学术研究的成果丰硕喜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巳经确立与形成。繁茂的实践之树结出了饱满的理性之果。(一)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新闻理论来源于新闻实践,又能动地指…  相似文献   

8.
国庆报道一直是我国新闻界高度重视并着力经营的报道项目,在大庆之年,各新闻单位都为搞好大庆报道尽其所能,殚精竭虑。因而庆典报道也就成了新闻界理论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试从1984年与1999年两次国庆报道的比较中考察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进步,作为对祖国50华诞的迟到献礼。(一)新闻策划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一般的自为操作转变为高度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9.
穆青不但以他的新闻作品为中国新闻界树立了典范,而且在新闻采写理论方面也有突出建树。他关于散文式新闻、视觉新闻和实录性新闻的倡导与论述,就是他对新闻采写理论创新与改革的重要贡献。这“新闻三论”是穆青长期采写实践的理论升华,是他观察分析世界新闻新潮,结合中国新闻界现状而阐发的真知灼见。“三论”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集中反映了穆青的新闻思想,为中国新闻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是中国新闻界经历大事件、大融合、大变革的一年.在与世界对接、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中央高层关于新闻传播工作的指导理念更趋成熟,新闻传媒业在深化改革方面迈出重要步伐,新闻理论研究也积累了一系列富于创新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一路同行     
江苏省记协主席周世康《新闻战线》,是动态观察中国新闻界的一个窗口,是阶段性反映中国新闻界实践与探索的一个缩影。2010年的《新闻战线》,既反映出了媒体领导人的视野和观点,更传达出一线新闻人的行动轨迹和实践感悟。中国新闻界是立体的、丰富的、动态的、求索不止的,《新闻战线》相应地也具备了这样的秉赋。综合全年的《新闻战线》,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作为新闻界良师益友的《新闻战线》,直面挑战,把前沿的应对实践及时刊登介绍,给前行的新闻人以启迪和参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新闻界开启了"建设性新闻"的改革运动,这一运动的目的在于消解新闻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改革理念和具体实践来看,建设性新闻以公众、未来、情感和解决方案为价值导向,与传统报道原则相违背.这种反传统的新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西方新闻界萎靡的现状,但也存在函矢相攻之虞,对其进行一定的条分缕析,可为中国共...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光荣与梦想正在化为历史,一个崭新的世纪即将来临.面向21世纪,中国新闻界应该继承和发扬哪些优良传统和作风?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新闻界应该在新闻观念和新闻实践的诸领域实现哪些变革和创新?1995年10月21日,50余位来自全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内的新闻学者、新闻事业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和工作在新闻采编第一线的记者,在中国人民大学汇聚一堂,对这些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这次新闻传播学术报告会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庆祝建院4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中国新闻界"新闻失范"现象频发,假新闻、有偿新闻、新闻敲诈的出现不断拷问新闻伦理问题。本文试图从媒体自律与媒体人素养入手,联系新闻真实、传媒公信力、新闻专业主义等角度分析"新闻失范"现象,试图从传播主体层面提供合理的解说,呼吁创造出一个健康而纯净的新闻界。  相似文献   

15.
导言     
编者按: 翻开2008年全年的<新闻与写作>,你会发现这一年的中国新闻界有三大亮点.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近三年有关学者的新闻理论研究年度综述中,"人文"一词都被入选。这说明"人文"正是当今中国新闻传播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回顾新时期以来中国新闻界有关新闻与人文的研究成果并与其它学科的人文研究相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新闻界的相关研究不仅开始得较晚,而且时至今日,相关研究的面和深度还都远远落后于其它学科。  相似文献   

17.
宁玲 《新闻传播》2012,(6):17-18
中国传统的"士"阶层和过渡时期的知识分子之所以不能创立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学理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只是把新闻视为救亡图存或者进行政治宣传的工具,并不能将新闻看做一种独立而神圣的事业来对待。只有待新闻界知识分子真正成型之后,才能凭借他们对新闻学的终极关怀去创立独立的新闻学理论。因而,新闻界知识分子的成形是中国现代新闻学理论得以创建的人文基础。当然,中国新闻学理论的创立同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结果,是新闻界知识分子吸收西方新闻学理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界对第十一届亚运会所作的成功报道,无疑是新时期新闻史上值得认真总结经验的一页。无论就其持续时间之长、出动的记者之众、新闻竞争之激烈来说,还是就其报道之多彩多姿,影响之广泛深刻来说,都很难找到一次战役性报道可与这届亚运会报道之成功相匹敌。由实践到理论对这次亚运会报道作出全面总结,以便新闻界更自觉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这显然不是少数人就能做得到的,而是需要新闻界同行们从各方面来共同努力。我觉得,评选全国亚运会优秀新闻  相似文献   

19.
典型报道在中国的新闻实践中具有代表意义,但对典型报道的研究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没有形成一套清晰明确的话语共识。在典型报道的价值、典型报道的实践和典型报道的评价等关键问题上,新闻界的论述往往存在矛盾,令人困惑。典型报道的研究困境说明,新闻界要构建既可适应当下又能顺接传统的有中国特色新闻理论话语体系,还需要进行艰难探索。  相似文献   

20.
角度是一个新闻界广为看重的概念,它与新闻实践活动须臾难离,对新闻实践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在新闻实践中,角度选择的差异,不仅显示出记者和编辑水平的优劣,而且也决定着一篇作品社会效应的高低。然而,对于一个如此重要的新闻概念,时至今日,新闻界对它的认识往往是停留在一种经验性的层次上。因此,对其进行理论的把握与阐述,无论对于新闻的实践还是理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