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色大学需要建设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下,按照生态学适应性、多样性、平衡性、动力性、共同演进性的原则,结合区域文化特点,使区域文化与大学生态建设之间相互适应、多样选择、相互平衡、相互驱动、共同演进,既能促进对区域文化的研究,又能促进大学的特色建设。高校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凸显区域文化,建设独具区域文化特色的大学,以避免大学的同质化发展,推动我国特色大学建设和大学生态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政治意识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政治价值体系的建设。近现代国际国内政治的演进决定了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因而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就要面对儒家传统和社会主义传统及其关系,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面对近现代政治发展的特殊性,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境遇,发展的新挑战,如何选择自己的政治文化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是一个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7,(3):102-105
大学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宿舍文化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但另一面,大学宿舍也存在着宿舍文化定位不准、缺乏创新等问题。笔者在所在单位的实践经验及相关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以创建学习型文明宿舍为核心的大学宿舍文化建设新思路,并系统地回答了学习型文明宿舍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文明宿舍、怎样建设学习型文明宿舍、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以期对大学宿舍文化建设乃至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文化之魂引领学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引领风尚。大学文化最集中表现是大学精神,学风是其重要标志。学风是否端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判断大学文化建设的水平与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引领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学文化建设也只有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风,才能有效推进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经过近一段时期的治理整顿,我国大学的学风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化中。好多大学结合先进文化建设,采取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弘扬仁义精神,尤其重视礼、诚信等道德教育,是中国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核心价值观念、精神文化、优良道德传统的总和;隐性课程的设计和价值导向要以中国优良传统为基础并兼顾发展中的现代化大学建设为大背景联系实际;隐性课程的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则能更好地促进当代大学的发展和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师是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最直接的表现者。当代社会大学教师的社会身份发生了变化,受功利因素的影响,大学教师的角色身份认知也越来越多样,大致可分为以学术发展为目的知识人、以获取仕途发展为目的政治人、以获取金钱为目的的商业人等,后两种明显偏离大学精神和教师本色。官僚化、功利化、商业化使大学走向世俗和平庸,与淳朴高尚的大学精神越行越远。回归大学教师本色,建立良性大学文化生态,大学精神方可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文明对我国绿色大学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功能,进一步探索绿色大学建设之路,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引领者和示范者。本文分析了在建设生态文明新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重要性,总结了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当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文章从历史演进、基本内涵、地位作用、未来走向等方面对生态文明进行解读,对于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下,商业文化建设对于职业观的培养尤为重要,高等院校都应该将商业文化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商业文化教育的开展,将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商业文化素养,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观,纠正其职业价值观的偏差,强化学生未来发展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院教育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到了21世纪的今天,当代大学正结合西方住宿学院制进行书院制建设的尝试。书院精神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结晶,其中"尊德行"的德育教育、"精思善疑"的求是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教育等教育性特点更是书院教育的精髓和灵魂。对古代书院精神的教育性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对书院精神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而进一步有利于当代大学书院制建设从中寻求启迪,汲取借鉴,形成重视学科交叉的通识教育、配备全方位指导的导师团队和构建师生融合的学术型社区等当代大学书院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