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晓秋 《东南传播》2012,(2):157-158
本文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新闻故事的叙事方法,得出受众通过阅听新闻故事在头脑中所再现新闻事实与客观事实其实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结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新闻故事这种结构方法,更进一步说是源于叙事机制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电视报道中的“情景再现”,有时也称“情景模拟”、“现场模拟”、“情景回放”、“形象化再现”(在法制题材的电视报道中则称“案情模拟”或“案情再现”)等,它往往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通过绘画、动画、道具、重演、扮演、模拟、特技等手段,把过去的客观事物重现出来。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情景再现”较早地运用于纪录片的创作,在电视领域则较早地出现在政  相似文献   

3.
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近来电视新闻节目中,特别是一些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为导演的、再现过去某一事件某一过程和细节的"情景再现"。由于这类"情景"再现是事后人为摆拍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拟的,由此引起了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情景再现"是否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如何看待和运用"情景再现",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4.
彭柯 《新闻记者》2007,(1):30-30
画面和声音是电视的独特语言,然而,我们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经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很多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常常不能及时赶到事发地,而现场画面的缺失,使电视表达方式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5.
《故宫》“情景再现”叙事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中国电视纪录片迎来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一些原本与纪录片创作无缘的影像创作手法,也随着视觉传播的日益繁荣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情景再现"就是其中之一。大型纪录片《故宫》对"情景再现"叙事方式的应用,以及其对历史体裁纪录片创作的启示,更是让广大观众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6.
一个整日忙于工作的巡警,在一次巡逻中发现一个老太太病倒在路边,就把老太太送到了医院。当他搀扶着老太太走到医院门口时,却没有想到竟迎面碰到了自己七十岁的老父亲。老父亲是从农村到市里看心脏病的。他知道儿子忙,怕打扰他的工作,就一个人到医院看了病。  相似文献   

7.
面对国内电视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收视率大行王道的现状,“情景再现”作为电视新闻弥补叙事断点、提升自身可视性与感染力的有效叙事方式,被广泛运用。本文拟从传播学、叙事学之视域澄清“情景再现”并非有违新闻真实,并就如何规范运用“情景再现”以保持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9.
情景再现是指通过后期设计和导演,模拟原始场景,再现已经消失了的现场、事件发生的过程、细节等,给观众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是讲究画面感的,运用现场画面来直观地进行新闻的报道,但由于新闻记者在赶赴现场的过程中,可能因时间因素或者现场进展情况,无法直观进行画面播放,这就需要"情景再现",来引导受众直观了解新闻进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影像表达的有效方式之一,"情景再现"的功能已经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如何将"情景再现"恰当地运用于纪录片创作一直是长期争论的焦点。本文将从笔者《陕西故事》创作的切身体会入手,分析"情景再现"在纪录片影像表达、叙述功能、主题表现、审美价值四个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安洋 《新闻前哨》2011,(3):74-75
一、电视新闻中"情景再现"的定义及特征 关于"情景再现"的定义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对其定义的说法也是各持一词,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说法:肖潇认为所谓"情景再现"是指当记者或者编导在没有新闻现场资料而又必须向观众展示现场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手法,它通过所搜集到的一些新闻素材,然后采用模拟的形式将事件的发生、发展情节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审美思潮的改变,在知识娱乐化的年代,纪录片的社会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使纪实类纪录片的一些缺陷日益明显,电视纪录片的观赏性成为制作高质量电视纪录片的一个必要条件。而情景再现这一手法,可以在不影响纪录片真实性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纪录片的观赏性和影响力。本文就如何处理情景再现与历史真实的关系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程丹 《新闻世界》2014,(6):62-63
本文分析了纪录片中情景再现手法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实例,介绍了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和它在纪录片创作中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争论了许久的话题最近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专业纪录片制作者到普通观众,大家都在关注一部叫《敦煌》的纪录片。该片从今年正月初一起在央视一套首播,共有十集。《敦煌》每一集都设置了中心人物和故事,以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故事串联起了敦煌的大历史。通过演  相似文献   

16.
侯炳东 《视听界》2005,(5):57-58
“情景再现”是一个老话题了。只是当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一次次出现,故事片的手法大量充斥在纪录片中,几乎构成了整部片子的主干时,观者的心理底线被冲破了,人们愕然:纪录片还能这样拍!实际上,在当今的国际纪录片界,创作者运用故事片创作手法,给观众呈现出一个个“现实情景的再现”,已经是一种惯常的做法了。关于真实事件的“情景再现”,有争论是好事,人们很可能有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这跟语境有关系,在什么条件下说什么话。关键在于,其中的事是不是真的。既然是情景再现,就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故事片拍摄手段,使用演员扮演。但同时这也是…  相似文献   

17.
魏璐芳 《今传媒》2009,(11):44-45
在日前的一些电视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摆拍和"情景再现"的画面.这种做法是否合理?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吗?在新闻报道越来越讲究真实的今天,应该如何来看待摆拍和"情景再现"?怎样处理好电视新闻摆拍和"情景再现"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95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第一部情景再现样片<忘不了>,此后,情景再现这种手法便在我国纪录片创作中广泛应用开来."这种创作手法以其新颖、形象的特色得到许多纪录片创作者的喜爱,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场不足造成的情节‘断点',活跃了原本沉闷、单调的‘纪实'空间,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手段."①情景再现的引入使得纪录片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丰富,更使纪录片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很大延伸,对纪录片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的电视纪录片拍摄中,"情景再现"的滥用极易引起纪录片的失真,总体上看,纪录片"真实"与否,与是否应用"情景再现"表现手法无关,而与创作者的综合素养紧密相联,但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必须牢记"非虚构"是纪录片与故事片相区别的最后底线,正确把握利用"情景再现"的原则和方法,在不违背纪录片本质的前提下将其丰富、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20.
于春生 《东南传播》2010,(1):134-136
电视法制节目中运用“情景再现”,可以强化节目的故事性、可视性、现场感,深化节目内涵,但错用、滥用,会使节目沦于虚假、低俗,甚至影响司法公正、助长犯罪事件发生。兴利除弊的关键,在于结合法制节目的特点,把握好运用尺度,即务必合法,追求真实,坚持“情景再现”的辅助地位并予以明确标示,再现镜头宜虚不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