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丽江古镇之所以关,除了拥有名扬四海的玉龙雪山和绕着古镇川流不息的溪流外,它更有保存完好的众多明清建筑群,而气势磅礴恢弘的木府宫廷建筑群则是最有代表、最有品位、最有历史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2.
三摄 《红蜻蜓》2023,(12):18-21
<正>小档案站点:丽江古城种类: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位置:云南省丽江市关键词:建筑、桥、木府、纳西族、东巴文、服装、火把节等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到今天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明清风格的瓦屋小楼、宛若江南的小桥流水、花草扶疏的墙角、披星戴月的纳西姑娘、融合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情……共同组成了这个极具魅力的古城。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58):194-196
云南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众多,同时也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丽江是当今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区,纳西族文化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独特的纳西族文化以深厚的精神底蕴和丰富多彩的相貌,描绘了整个纳西族的人文历史和纳西人所创造的灿烂文明。本文从云南纳西族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对丽江纳西族文化如何与时俱进的应用与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思索与探究。  相似文献   

4.
世居丽江的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长期以来,多民族和谐杂居,多元文化交汇融合,共生共荣,构成了丽江民族文化多样而又独具个性的特色,深入研究其特征,挖掘其丰富内涵,对于促进丽江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丽江社会、经济、文化等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也有积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6,(Z1)
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去了云南省的丽江古城,那里风景如画、美不胜收。丽江古城有玉龙雪山、木府、甘海子、白水河、云杉坪(ping)、牦 (mao)牛坪等许多风景优美的景点,不过,最美的地方要数牦牛坪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城市县域经济发展中,甚至成为支柱性产业。但同时,旅游从业人员的历史文化修养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以重要旅游地丽江为例,从旅游从业人员的历史文化修养现状、增强历史文化继续教育对策等进行创新探析。  相似文献   

7.
书法可提升古城旅游的文化内涵。丽江古城对此重视,做了书法景观建设,举办书法展览、活动,书法家故居修缮等工作,但也遇到资金少,民族文化、书法传承人不够,外来文化冲击等困难。应进一步把书法和丽江古城文化旅游相结合,依据经验,继续完善,同时动员丽江书法界和社会力量、学校共同参与来解决上述困难。  相似文献   

8.
丽江方言词语的文化内涵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丽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古城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地区的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积淀,主要是云南西北部与其他地区、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以及相邻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积淀。透视当地特有的方言土语,能够揭示该地区文化的广厚内容和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9.
云南丽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著名的旅游名城。丽江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形成了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丽江模式”,是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典范。湖南通道与丽江有相似之处,通道侗族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侗族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条件。从文化旅游的角度考察通道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侗族文化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二者和谐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隋唐时期,丽江塔城是茶马古道的重镇,唐代曾经设立过神川都督府。这里曾经有过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史上最早的铁索桥——"神川铁桥";这里曾经是南诏王国与吐蕃之间的地理分界线。千百年来,在古纳西文化与吐蕃文化交汇的丽江塔城流传着古老的"勒巴舞",形成了独特的勒巴文化。勒巴文化是以勒巴舞为主要文化元素,包括民族服饰、勒巴鼓、舞蹈角色、口承文化、体态文化、技艺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等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勒巴舞的全国唯一性以及古纳西文化与吐蕃文化交汇融合的典型性,使勒巴文化更具历史价值、美学价值、人类学价值和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证引文献资料,从云南丽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入系统地探讨了自唐朝以来藏传佛教与丽江社会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了藏传佛教与丽江各族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从磨合到相互交融、渗透及依存的整合现象。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由于丽江地理原因、历史原因造成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在全国是罕见的。特别是纳西族在吸收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道教基础创立的东巴教是全国唯一的;丽江的多元文化,纳西族的多元宗教形成许多名胜古迹,这些景点成为宗教旅游资源,在旅游中有一定价值,为发展旅游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丽江足球零散的资料记载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结合历史学的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把握现代足球文化在丽江的传播和发展的主要脉络,旨在理清现代足球在丽江纳西族地区近百年的传播和发展,为充分认识和研究丽江足球现象和文化提供有效的参考.同时为研究边疆民族地区现代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丽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现代意义和旅游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江地处"彝藏走廊"、"茶马古道"等民族迁徙往来,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特殊地带,这里富集着独特而又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内核中充满生机的组成部分,丽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多种价值体现,对丽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与繁荣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丽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入研究和挖掘,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山学院学报》2016,(2):41-45
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创作过程中,叙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但是其叙事则经常被忽略,这必然会使民族文化产品的故事价值与社会价值相悖,误导观众,误读主流社会价值。该论文选取《木府风云》《奢香夫人》两部收视率高、反响好,以民族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为例,详细分析其故事各要素在两部电视剧中的对抗和冲突原理,以突显故事价值对民族文化产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丽江纳西族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语言、宗教、礼仪、饮食、服饰、民俗、节日、建筑、医学、体育、艺术等。文章从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着手,论述了对纳西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旨在通过对纳西族文化的探索和研究,让生活在丽江这片土地上的儿童,在接受主流文化教育的同时,仍然能传承和保留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使幼儿园的多元文化课程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族群身份重构是在社会文化变迁、历史记忆重构、族群认同等多种历史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清以来,多元一体的国家格局的深化,促进了内地移民与丽江纳西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与融合,推动了族群身份的重构与地方文化多样性发展,对纳西族的文化变迁及发展产生了积极意义。族群认同、身份建构与国家认同之间不是彼此消长、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彼此互构、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将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民族文化资源带来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使民族文化受到更多关注与重视,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并有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从对丽江民族文化资源的梳理入手,并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应用和创新与丽江文化旅游结合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教学随笔》2013,(5):50
<正>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它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无不散发出浓烈的人文气息,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城内有"迎旭日而得大气"的木府、"万龙之盛"的万古楼、"潭水澄清,明洁如玉,游鱼细石"的黑龙潭……丽江的古朴自然、幽雅宁静使人流连忘返,加上东巴文化的神秘,更给  相似文献   

20.
东巴文化对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巴文化是丽江唯我独有的旅游资源 ,其独特、古老及很高的科学、历史、美学、艺术等价值使它成为丽江世界级旅游精品、绝品。 2 0 0 3年 8月 ,东巴古籍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东巴文化对增强丽江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提高丽江的知名度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东巴文化还是使丽江旅游业保持独特个性、提升文化品位及效益的关键因素。合理开发和保护东巴文化已成为影响丽江旅游业“第二次创业”、使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