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古代对文体的辨析归类是与文体的产生、发展同步的,其间分分合合、时繁时简,历代研究者都付出了诸多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古代文体的独特性日渐明朗,文体功能作为较为理想的分类标准也渐渐浮出水面.<尚书>、<诗经>已兆其端;<文章缘起>、<文选>等采用一体一类、同类相从的分类方式是对这一标准的模糊运用;<文章正宗>则对文体分类的思维方式加以开拓;<古文辞类纂>以"为用"为标准,最终以简驭繁,为文体分类作出了突破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古今文体分类存在着一些问题.文体分类具有两个前提:必须以体现文体本质特征的思维方式为依据,对文体进行一次分类,将全部文体现象概括为科学性文体、艺术性文体和复合性文体;以体现文体工具特征的表达方式为依据,对文体进行二次分类,将科学性文体分为说明性文体和议论性文体,将艺术性文体分为描写性文体、抒情性文体和叙述性文体,将复合性文体分为迭加式复合性文体和套合式复合性文体.  相似文献   

3.
《昭明文选》和《文心雕龙》都对文体加以分类,特别重视诗和赋两种文体。但它们是两部性质不同的书,对文学分类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文心雕龙》作为一部理论著作,重在研究和阐述各类文体的历史发展及创作特征;而《昭明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的选本,重点在选出各类文体中最优秀的代表性作品。前者偏重于从文学理论方面去研究文体的类别,而后者则偏重于从文学创作角度区别不同文体。前者以理论为标准,不论作品好坏,只要有理论上的意义,就需要提出来讨论;后者以创作为标准,选出优秀作品,有些文类没有好作品,则可以不选。  相似文献   

4.
郭绍虞对文体分类学的重要性、历史轨迹和分类标准的阐述,呈现了特定时代自出机杼的学术思考,从而形成其相对自足的文体分类学思想。郭绍虞的文体分类观不只是对文学形态的感性认定,而是一种文体研究的自觉,体现了可贵的现代学术意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可分为具有不同特点的四个发展时期:汉代以前以实用性功能进行分类,呈现出体用不二的特点;魏晋南北朝以文体的文学风格为参照,呈现出推源溯流的特点;隋唐宋元采用多样化、以简驭繁的分类,呈现出分体序次和以类叙次的特点;明清由繁返简,呈现出分门系类三级分类的特点。总体上呈现由繁到简、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特点,其中实用性与推源溯流是各时期共同的特点。但分类也存在标准不一、重形式轻内容、封建等级思想渗透等不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刘师培判断的古今文笔概念分期为基础,分别从历代文体起源、文体分类、文体变迁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刘师培古文理论中的文笔问题。刘师培作为扬州学派的汉学家代表,认识到厘清文笔无疑是推翻桐城派"古文为正统"主张的重要途径。在探究刘师培"宗骈"的文体观基础上,笔者认为他并没有否认俗语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普及作用,他的观点是即使在这种社会形势下,骈文也有存在的必要,表现他客观理性的文体研究态度。  相似文献   

7.
明确文学与文章的分野,尽管以当前的限光看,并不是一个难题,然而在百年语文教育中,这一过程却极为曲折。这里我们从“教学文体分类”这种独特的视角来对这一过程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8.
在唐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柳宗元都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著名作家之一,特别是他的散文文体创作,具有诸多同时代的作家所不能媲美的创新特质。通过对古代散文的概念、文体论的概念以及对柳宗元的散文分类依据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柳宗元散文的分体分类,有利于我们对柳宗元散文文体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及据此编订的语文考试大纲认为文体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科学,将文体分为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然而,这三类文本的分类,划分标准不统一,内涵混乱,外延不清。因此,新课标文体分类不科学。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文体分类 文体,顾名思义是文章的体裁,也就是文章的形式,当然它并不见得就是每一篇文章的形式,而是指某一类文章所共有的一些形式上的特点,人们据之为文章分类,由此而构成文体。  相似文献   

11.
刘万章不仅搜集与整理了数量可观的民间文学作品,而且还对民间文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他指出民间文学具有多重价值,如历史、教育、文学等方面都有研究资料价值。其次,民间文学含有新的文学类型。他还提出了有关搜集和整理民间文学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Studies investigating invariance have often been limited to measurement or prediction invariance. Selection invariance, wherein the use of test scores for classification results in equivalent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between groups, has received compar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in the psychometric literature. Previou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some form of selection bias (lack of selection invariance) will exist in most testing contexts, where classification decisions are made, even when meeting the conditions of measurement invariance. We define this conflict between measurement and selection invariance as the invariance paradox. Previous research has found test reliability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minimizing selection bia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location of maximum test information may be a more important factor than overall test reliability in minimizing decision errors between groups.  相似文献   

13.
在搜集、研读及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试从历代女性文学的边缘地位和近代女性创作群体的分类初步探索近代女性文学发展的某些层面。  相似文献   

14.
文学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含义和分类一直有争议,该文从旅游的角度,从我国文学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入手,结合旅游三要素,对文学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的分类。  相似文献   

15.
笔记文献的史料价值及笔记文献信息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笔记文献的特点、笔记文献利用情况及作用的分析、总结.论证了笔记文献的史料价值;进而提出对笔记文献要进行信息开发.以满足科研需要。具体阐明:(一)开发笔记文献信息的起点、是解决笔记文献在目录学上的地位与名份,在分类法中应在综合参考大类中设立“笔记”专类;(二)编制出版笔记文献检索工具如提要目录、内容索引等,是实现笔记文献信息资源充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  相似文献   

16.
欧阳培峰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2):27-29,110
统计指标是统计的基本语言,所有的统计研究都离不开指标。而统计指标分类体系又是统计研究中最基础的一项内容,它应该能够概览所有的统计指标,规定不同种类统计指标的应用场合、应用范围及计算方法,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依据。然而,就目前来看,关于统计指标的基本分类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统计指标分类体系,致使统计指标在实践应用中经常被误用、被误解。该文在分析现行统计指标分类体系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的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统计指标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文献内容新概念标引列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会引发进而形成许许多多新的文献内容,这些新的文献内容概括出的新概念,由于中图法的滞后,在中图法中无法全面地反映出来。认识和总结新内容新概念的归属问题,对于文献分类标引工作十分重要。而且不易。本文试图就集累的文献内容新概念尽力加以总结。四版中已经列出的概念和注释均不再列出。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法对国内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进行了梳理,对其内涵、分类、实证研究及学习策略培训方法进行了详细地综述。这对第二语言教授者、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者都给予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学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含义和分类一直有争议。本文试着以旅游的角度,从我国文学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入手,结合旅游三要素,对文学旅游资源进行初步的分类。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体“XX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体"XX体"指起源或流行于网络的新文体,通常是由于一个突发奇想的帖子、一次集体恶搞或者是一个热点事件而产生。此文通过对从网络上搜集到的59种"XX体"进行分类,初步探究了"XX体"流行原因,并从语言和社会这两个方面探讨了网络文体"XX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