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民歌由于受环境、语言与传播等因素的影响,它的传播领域相对来说并不宽广。近些年来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拓展了传统民歌的传播途径,诸多歌唱家、演奏家、民间歌手等在国外举办音乐会,向外国朋友传递着我国的民歌及民歌文化,同时也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友谊。  相似文献   

2.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雷蒙德·博伊尔教授就体育传播研究这一话题接受了作者的访谈,从自身研究经验的角度探讨了英国体育媒介研究从体育新闻传播向体育文化传播研究转变的个性化体认。博伊尔教授认为,体育媒介研究强调媒介研究的包容性,它打破了新闻与传播研究的传统思维定势,也是当代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体育媒介研究的国际化拓展,英国和中国的学者都面临共同的问题,体育媒介研究更深入地参与到社会对话中,不但关注体育现象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议题,也关注社会权利与文化产业议题。体育媒介研究也是多元主体的知识生产过程,拓展国际合作研究是迎接未来变局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新闻的出现给新闻传播事业带来了影响。其影响体现在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界的权威公信力,也体现在其为新闻专业教育提出的新情况。随后文章又从当下的影响,谈到了网络新闻“有偿化”,网络新闻媒介与传统媒介的进一步融合及国际化竞争的未来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短视频发展迅速,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成为比较流行的媒介之一,为开封传统景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通过对开封传统景区短视频传播现状的分析,探讨开封传统景区短视频传播策略,为开封传统景区的推广与传播提供有益的借鉴,助力开封旅游业朝精细化、多元化、智慧化发展,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将媒介生态学理论系统地运用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方面的分析。基于当代人“媒介化生存”的社会现实以及传媒的文化影响,对媒介生态学介入相关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学理性分析,进而阐释了媒介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生与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构建策略。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失范,归根到底在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失衡,媒介体育的信息偏向与符号权利表达与体育文化传媒化、同质化现象互构同生,而媒介体育符号消费的市场逻辑导致的体育文化娱乐化和碎片化也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现实表征。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兼顾市场性与公益性,通过实施审慎的自由与文化保护策略,打造多样的文化传播形态与多元的媒介生态位,推动媒介文化传播的本土性与国际性有效契合。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简述安徽省九华民歌悠久历史和鲜明特色的基础上,分析了九华民歌对外译介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着重从精选译介内容、明确译介主体、活用翻译手段、优化对外传播四个方面探究了九华民歌对外译介策略,以期提升九华民歌译介效果,促进其国际传播,推动我国优秀地方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媒介效果领域的重要理论,它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媒体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一种新的新闻途径应势而生——自媒体。于是,对于以传统大众媒介传播为背景诞生、认证的“议程设置理论”是否仍然有效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讨论的问题。文章通过对自媒体环境下与传统大众媒体传播环境下的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探讨当下自媒体环境中的议程设置困境,并进一步提出自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新假设。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加速普及,众多媒介传播进入以视频和图文为主、多种媒介相结合的发展时期。近年来,汉服凭借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关注,利用新媒体传播汉服文化成为许多城市传播传统文化、塑造城市形象的方式。以洛阳市洛邑古城为例,阐述汉服文化内涵、新媒体时代汉服文化的传播特征。分析汉服文化出圈的原因,探讨新媒体时代汉服文化助力文旅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媒介传播效果理论,对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效果的概念进行界定.从心智模式视角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效果形成的心理机制;将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效果分为浅层、中层、次深层及深层传播效果.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由媒介传播、受众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负面效果等组成的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效果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
解读体育博客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博客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依托于网络,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更有利于体育信息传播,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具体从三方面阐述,通过与传统体育媒介的比较分析,说明其具有许多传统体育媒介所没有的优势,以期了解体育博客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传播学视角,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传播主体定位存在偏差;传播路径较为狭窄;传播运行机制不畅;传播技巧缺乏创新性。提出了疏解对策,主要是:创新理念,科学定位;强化媒介,拓宽路径;完善机制、双方互动;创新方法、提升质量,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笔者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闽南民歌的诸多传统性功能正不断走向衰微。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闽南民歌的挖掘整理和理论研究,应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创新和加强传播,使闽南民歌重现其生命力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3.
微博是互联网媒介时代启点,其信息传播形式较为灵活、新颖,不仅新闻类型较为丰富,而且传播渠道也较为方便,更容易被现代年轻人所接受。本文将以微博及其优缺点介绍为切入点,就微博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产生的影响与应对方式展开全面论述,旨在优化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保证我国新闻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民歌来源于我国传统民歌,是相对于我国传统民歌而言的概念。前民歌时代指的是新民歌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之前的时代,经历了民歌的萌芽时期、古典民歌时期和现代民歌时期。新民歌兴起经历了初始、后退和更新发展三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它独特历史特色。新民歌不仅是对传统的民歌在新时代的语境再现,也广泛融合了某些时尚音乐元素,融合了浓郁的民族特色,继承了传统民歌的精神内涵,吸取了流行音乐的制作办法,散发出前所未有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5.
线上教学活动的呈现形式,主要依赖互联网技术传播知识内容,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可以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从教育传播学的视角来看,教学活动也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活动,线上教学属于“人-机”传播的模式,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数字电子媒介来实现学习目标。因学习中所涉及的信息载体及媒介和传统的学习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数字电子媒介工具应用的能力会影响到学生信息接受效果,而教学资源的视频化和图片化,相对减弱了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教育传播学的特点,把握数字电子媒介的特点,重视从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等方面着手,旨在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线上学习。  相似文献   

16.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为文化传播注入了生机,它传递着微价值,引领着微文化的产生,与传统媒介共同发展,形成娱乐的大狂欢,还强化了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文化的百家争鸣。但与此同时,微博在文化传播中也有着理性、公平、道德的缺失等弊端,阻碍了微博成为"公共领域"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采用文献分析法,以注册新浪微博的高尔夫媒体、高尔夫球会、高球明星、高尔夫球爱好者和他们所发布的有关高尔夫运动的博文信息为研究对象,借鉴传播学领域已构建的传播模式,分析高尔夫运动的微博传播过程和影响因素,总结高尔夫运动通过微博这一媒介进行传播的优势,期望大众能够通过微博这一新兴媒介了解高尔夫运动、关注高尔夫赛事,进而推进我国高尔夫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摘 要:运用问卷调查法、逻辑思维方法与传播学理论对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在传统农村的传播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农村大众媒介消费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大众媒介使用能力弱,农民在对媒介内容的选择上也是偏向娱乐以及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讯息。而大众传媒传播体育的目的以及所使用的符号体系与农民的信息需要并不一致。同时,大众传媒传播的体育与农民对体育的认识缺乏共通的意义空间。此外,农村的传播环境也制约了体育信息的传播。目前,利用大众传媒来改变广大农民传统的体育健身意识,还需要先改变大众传媒对农村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短视频的迅速发展,正是迎合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满足了人们对媒介传播方式便捷性的要求,顺应了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快速阅读的习惯,已然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结合传播学理论来分析其传播模式及创新策略,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逻辑思维方法与传播学理论对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在传统农村的传播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农村大众媒介消费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大众媒介使用能力弱,农民在对媒介内容的选择上也是偏向娱乐以及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讯息。而大众传媒传播体育的目的以及所使用的符号体系与农民的信息需要并不一致。同时,大众传媒传播的体育与农民对体育的认识缺乏共通的意义空间。此外,农村的传播环境也制约了体育信息的传播。目前,利用大众传媒来改变广大农民传统的体育健身意识,还需要先改变大众传媒对农村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