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研究探讨文章主旨。2、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抓关键词语来把握文意,分析思路。3,领悟文中阐述的美学观点,提高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方克明 《语文知识》2003,(10):31-31
清冈卓行《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作为自读课文编入高中《语文》第二册的。它的观点是: “维纳斯双臂残缺,反倒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人们可以想象成这样,也可以想象成那样,有无穷无尽的美感。”由于文章在表述上带有一定的理论性,因而显得有些深奥难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文章难点,把理论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说清楚。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新理念尤其要关注学生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并对此作了丰富的阐释。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写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则是一篇审美内蕴丰富而且富于争议的美学随笔。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审美素养还比较欠缺,要想让他们完全理解这篇文章或者接受作者的美学主张是一件不切合实际的事,更何况,这篇翻译过来的文章,很多的语言非常抽象,晦涩难懂,所以我们更要鼓励学生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新的课程理念中要求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是共同探讨的关系,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应该得到尊重与理解。那么根据这样的教育观念来设计《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我把引导学生自读与讨论作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而且从这堂合作探究式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它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审美兴趣,启迪了学生的审美悟性,也丰富了学生一定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4.
世界万事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万物不是十全十美的。维拉斯的美虽然不是完整的美,但是她失去的还是给她带来预想不到的新的美的原因。美的不是残缺,而是对残缺无可奈何的叹息,断臂的维纳斯带给人们的是遐想美,是人们对完美的追求。生活中的“美”的实现的确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失去,也就有缺憾。但是请相信残缺的确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5.
高燕 《中国教师》2012,(14):62-65
从2008年春季开始,北京市朝阳区参与了"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实施"项目的研究,在市教委、市教育学会的领导下,在项目组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选修课借助网络平台创设出了新型的双课堂(网络课堂、现实课堂)教学模式,并使实验分布到了语文、地理、音乐、历史、数学5个学科。"双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网络课堂、现实课堂进行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网络虚拟平台的教师主题帖发放、学生参与回帖、学生自主发帖、学生互相回帖点评、教师跟帖引导讨论等多种方式,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主动参与研讨,在一次次的讨论交流、发帖回帖过程中,学会学习接纳别人的观点,逐渐形成表达交流的习惯、规范。开放、民主的网络平台真实地记录了师生共创的丰富学习资源。虚拟课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场所,没有固定的分组模式,没有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探究和表达。在现实课堂中,教师可以着力解决虚拟课堂讨论的热点话题和争辩不休没有答案的问题,学生更乐于争相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双课堂"学习能较好地实现学生选择课程、自主学习目标,实现了课程资源共享和教师、学生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6.
课堂实录一、导入师:在巴黎卢浮宫有"镇宫三宝",这三宝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失去部分头颅的胜利女神雕像,再就是我们课文中提及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对于米洛斯的维纳斯,法国雕刻家罗丹曾经说:这是神品中的神品。翻开彩页,欣赏一下米洛斯的维纳斯,大家觉得她有何特点?生:面容俊秀,身材匀称,端庄妩媚,双臂残缺。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一)整体把握文意,学习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二)探究重要语句,学习分析语句含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凤莲 《中学文科》2007,(9):138-138
米洛斯的维纳斯向我们展现了因失去双臂而拥有的美。人人都在讨论残缺,赞美残缺,歌颂残缺,似乎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即缺憾就是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0.
我们确信,《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篇美学论文,尽管文本中并没有罗列什么美学名词,而是以通俗流畅的文字,简洁自如地道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但我们仍然不得不反复地叩问自己:作者要阐明的观点究竟是什么?是在谈残缺美吗?似乎不全是。是谈艺术创作中虚与实的关系吗?也  相似文献   

11.
尹薇 《教育文汇》2003,(10):37-37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幅著名的石雕像,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在文章中认为“米洛斯的维纳斯双臂残缺,不但不对此感到遗憾,相反,认为它‘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作者的艺术观点,我先布置了以下几个思考  相似文献   

12.
余兴龙 《学语文》2002,(4):12-1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研究、探讨、理解文意的本领; 2、领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原则。 教学方法: 以学生讨论。教师解疑为主 课前准备: 1、学生了解有关维纳斯的传说、欣赏其图片,对其美的特征进行体味;  相似文献   

13.
14.
词作为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也是作者表达思想内容,传递情感的有效载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着不同的意思,它甚至带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所以准确理解词  相似文献   

15.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2、理解本文观点,了解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原则,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诗歌的能力。 3、理解文中的疑难语句,以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观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文本:北京实验版高中必修一、广东版高中必修四、原人教版高中第二册、鲁人版高中必修四)师:(播放幻灯片:罗浮富维纳斯图片)同学们、图片里这座雅像,大家一定不陌生,她的名字是— 生:维纳斯。  相似文献   

17.
《米洛斯的维纳斯》现编在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这篇课文选入高中教材已有些年头了,但关于本课的教学重点素有争论。其实,编者在单元提示中作了很好的阐述:“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妙语佳旬,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以为“整体把握”讲的是方法,不拘于一词半句,在宏观层面上理解作者所阐释的内容;“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基本目的,不拘泥于零敲碎打,务求融会贯通,把握精髓;“发表自己的见解”则是必要的能力迁移,不仅能理解作者的观点,还要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基于此,我觉得应从两个层面去明确《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目标。第一个目标是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领会虚实相生的美学原理,这是认知层面的。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应该突出"读"的特点,但"读"并非教学的目的,如何在朗读中切合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在层层朗读中感受课文美点,体味作者情感,受到文学熏陶呢?在《陋室铭》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计。一、读出骈文之美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发现行文的突出特点——基本上由对偶句连缀成文,告诉学生这样的文章古代叫做骈文,并作适当介绍。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骈文的特点,读出骈文的味道。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是目前较受推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它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性与创造性,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起点拨作用.为了渗透这一理念,在我校这次大规模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我选讲了日本作家清冈卓行所写<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2期刊登了厉佳旭先生的文章《维纳斯真的必须失去双臂吗?》,在这篇文章里他对清冈卓行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残缺只会给人带来痛苦,并不能带来美感。2007年第8期上发表了唐子江先生的文章《可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