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黄燕丽 《师道》2005,(6):13-13
近日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清远市某一学生因沉迷六合彩赌博而欠下赌债,为了还钱而杀死了自己的小学同学。笔长期在农村小学做老师,目睹了农村的中小学生在节假日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情景,十分忧虑。  相似文献   

2.
“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传统型的考试不外乎:老师命题,考题严格保密;在考场上,老师的眼睛像电子眼一样盯着学生看,害怕学生“额外”得分,而学生缩着身子埋头苦做,不敢抬头,担心老师怀疑自己企图作弊;考试的成绩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尺度。因而,学生视考试为“洪水猛兽”。其实,在课改的今天,我们可以换一些方式.不妨这样来考试——  相似文献   

3.
丁玲 《语文知识》2014,(11):48-49
评价反馈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考试,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在某一个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考完之后,老师们则必须思考:语文试卷评讲课究竟怎样上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检测反馈的作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走上教学岗位近二十年,我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思考这个问题,在实践中也有一些自己的反思,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现在很多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很多人连穿着、睡觉都要父母管理。最近我到一所中学实习,那里的学生连午睡也要老师监督,而很多大学生人是进了大学,可思想却依然停留在中学阶段。比如,入学时的一切手续由父母包办;学习不自觉,考试作弊现象并不少见,没有老师管便放松了学习,似乎学习是为了老师。当然最典型的莫过于以前某著名大学校园内竖起了诸如“请不要随地扔垃圾”、“请不要随地吐痰”等标语牌,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不断提醒自己: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我已成人!特别是在自己…  相似文献   

5.
郭辉 《湖北教育》2005,(7):122-122
“郭老师,这次的音乐考试怎样考呀?”“郭老师,这次考试是不是自己选喜欢的歌曲唱?”“这次考试是一个人唱还是几个人唱呀?”“能不能自己给自己打分?”……随着期末的来临,学生们又开始关心音乐考试这个问题,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音乐考试与别的学科考试不一样,学生不能一起同时进行测试,老师一边要听考试学生的演唱,一边要管理其他学生.显得很被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以前也变换过很多考试形式,如开音乐会、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在校大学生参与赌博与考试作弊的关系,经统计分析发现,有赌博行为的学生参与考试作弊的人数高于无赌博行为的学生.二者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赌博行为与考试作弊行为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敢说;对于绝大多数老师、家长和学生来说,考试都是生活中一件既重要又神圣的事情,因为许多人的命运由于考试而被改写。可是,当家长们想凭着自己以往的经验指导一下孩子的考试时,却惊讶地发现:考试竟然变得让人不敢认了,因为一场考试的革命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曾几何时,一些人以为考试是走向素质教育的绊脚石;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怪现象”小学生不考试或者只考一点儿;中学生则比小学生多考了一些,或者有些课程考而有些课程不考;到了…  相似文献   

8.
“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传统型的考试不外乎:老师命题,考题严格保密;在考场上,老师的眼睛像电子眼一样盯着学生看,害怕学生“额外”得分,而学生缩着身子埋头苦做,不敢抬头,担心老师怀疑自己企图作弊;考试的成绩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尺度。因而,学生视考试为“洪水猛兽”。其实,在课改的今天,我们可以换一些方式,不妨这样来考试——  相似文献   

9.
《陕西教育科研》2005,(1):64-64
人的一生要面临无数次考试,作为学生,可谓“久经沙场”了,可是,仍然有不少学生“谈考色变”。一位高中生在求询信中写道:“我平时十分认真地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各种练习总是优良,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一到重大考试,情况就不如平时,而且一次比一次糟……”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即养兵千日时(日常学习)感觉良好,可用兵一时之际(考试)却发挥不出自己的应有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监考感悟     
高二的一次考试,学校安排单人单桌,校长三令五申地强调考风考纪。本人作为监考老师,也为此而对学生严正声明:要端正考风,严肃考纪,违者给予严肃处理,甚至注销学籍…… 尽管如此,考试过程中,仍有一些学生想方设法作弊。 第二节考试换了一个教室,我依旧是监考老师。开考前我没有像上一次那样讲违者如何受处罚,只是说这次考试,是想让同学们自己测验一下自己,看看哪些地方已经掌握了,哪些地方还需继续努力,目的不是考查一个学生的好坏,而是一次信息反馈,以便调整老师的教学。我对学生们说:“你们学习目的都很明确,是为了学到…  相似文献   

11.
考试焦虑症影响着许许多多的学生,很多学生因为它而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包括学生自己的内因,也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等外因,二者使得学生没法正确对待自己,因而每个家长、老师以及社会的多方面都要努力来帮助学生,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克服考试焦虑,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未来的人生道路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2.
《华章》2007,(Z1)
期中考试最后一天的上午,袁老师所带班级的一位女学生神色凝重地告诉老师:自己存放在宿舍柜子里的手机不见了。袁老师在仔细询问了详细情况之后便让该学生回到了教室,自己也匆匆赶往教室监考。由于一整天的考试日程安排得很紧,直至下午考试结束学生全部离校后,袁老师才想起了“手机”事件,并为错过了最佳的调查时间而懊悔不已。出乎意料的是:后来这位女学生告诉老师,丢失的手机又在自己的床上找到了。正在袁老师为事情的突变而深感蹊跷时,意外地收到了这样一个纸条:  相似文献   

13.
新学期,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开学第一课让学生谈谈如何学好语文 。其中一个女孩的话引起了我的思索,“老师,在阅读理解中,我总是与老师的答题思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这既让我庆幸又让我苦恼,毕竟在考试中按着老师的答题思路回答比较容易得高分,而我却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因此在解题时常常被多扣分。我在犹豫:新学期是否该放弃过多自我的思想,是否该学着像其他同学一样按部就班的思考问题,不再执著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当时的我被她的话深深地震撼了,难道曾经的我不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吗?  相似文献   

14.
考试,想必大家都经历过。有的同学把考试看成是下地狱,想起来就噩梦连连。但我却并不惧怕考试。我觉得对我们学生来说,通过考试可以检测学习情况;对老师来说,通过考试可以检测自己的教学情况。话虽如此,但我觉得现在的考试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5.
考试是教师检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改善教学、学生不断反思学习的重要依据,实施素质教育,走进新课程,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考试。现在考试的内容正在进行全面改革,考试次数正在减少,而考分的处理却过于简单。比如,教师逾越教育固有的权限,以无节制地宣扬考试成绩来督促学生,以及把考试成绩“守口如瓶”,使学生稀里糊涂的做法,都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促进自我发展。结合平时实践,笔者想谈谈对考分的处理。一、个体公开,稳定情绪作为某一阶段的学业检查,学生有权知晓自己的卷面分数,了解近期的学习状况,有权…  相似文献   

16.
陈庆梅 《湖北教育》2004,(20):59-59
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是:有的班主任温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而有的老师批评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情感交流方式。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的大门,痛快一点的,也是半开半闭。显而易见,班主任如不能了解、不能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管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郭老师,这次的音乐考试怎样考呀?”“郭老师,这次考试是不是自己选喜欢的歌曲唱?”“这次考试是一个人唱还是几个人唱呀?”“能不能自己给自己打分?”……随着期末的来临,学生们又开始关心音乐考试这个问题,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音乐考试与别的学科考试不一样,学生不能一起同时进行测试,老师一边要听考试学生的演唱,一边要管理其他学生,显得很被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以前也变换过很多  相似文献   

18.
丁方 《教书育人》2005,(7):10-13
一年一度的高考不仅考验着学生,同样也是一场对老师的考核,在考场外,父母在烈日下期盼着自己的子女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学,老师也同样祝福着学生们考出优异的成绩,不同的是,家长的心目中只有自己的孩子,而老师却关心着所有的学生、记者在高考期间与老师们一起度过了焦灼的三天,记录了——  相似文献   

19.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考试只是不断地完善改革,却从没有弃之不用,这是因为考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一直被作为一种鉴别、选拔、发展人才的手段而被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其作用: 从学生角度来看,通过考试可以督促学生学习,了解自己的学业成绩,并鼓励自己不断前进。 从教师角度来看,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某一阶段内的教学效果,或者了解一下哪种教学方法比较好—些,以便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手段,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设计理念】高二学生非常关注考试结果和班级排名,容易在考试中产生挫败感。与此同时,他们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归因习惯,一方面很难尝试新方法,另一方面容易将考试失败归结于自身学习能力、老师不好等无法掌控的因素。而“我不行”这种自我PUA式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导致学生经常对学业感到无助。本节课从考试后的归因方式出发,帮助学生分析不同的归因方式对自己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更有掌控感的归因方式,并掌握用成长型归因方式激励自己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