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代社会的伦理讨论中,底线伦理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底线伦理可确立社会基本道德和个人行为的基本规范,它能成为解决重大道德问题的终极价值的伦理基础.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底线伦理与终极价值是辨证统一的.终极价值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导向,底线伦理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道德基础.实现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可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基础与路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性、民族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是其融入社会治理的逻辑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同向性是其融入社会治理的逻辑前提。在社会治理走向善治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治理的理性指导和精神支柱,同时为社会治理提供了生态理念。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在文化建设、道德引领、制度规范、法制建设等方面融入推进,这样才能不断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艺海 《教育导刊》2003,(12):54-56
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环境道德等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学校道德教育就是把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调节人们社会活动的行为规范和良好风尚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品质和外显为学生自觉的自我道德行为,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德性。道德的内化是道德形成的关键,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隐性过程,因此,提高学生公民道德素质不能只是一个停留在说教和纯道德知识灌输的过程,而应是一个长期的“春…  相似文献   

4.
张鹏 《教育评论》2012,(2):9-11
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文化冲突是我们遭遇的历史现实,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现代性问题"。"现代性问题"的核心是道德危机,道德危机最核心的是人生观的危机。德性的复兴有助于缓解人生观教育危机,德性从潜在到自在的过程是人生观教育的过程,德性的自为就是人生观教育的最终形态。即达到"德性"和"有德性"的辩证统一,成为主体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80-8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道德行为的滑坡现象使得人们对精神生活越来越重视,对道德建设也更加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来说就是一种德。道德建设的成功与否要看人们在具体实践中行为选择,而道德行为的选择的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即道德意识。因此,道德意识的培养对人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是理论向实践转化和理论实现自身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就是用科学丰富的内容、通俗易懂的形式、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和引导人民大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人民大众的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在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对世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和国内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进而克服价值缺失、精神荒芜,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合力、引领全民行动的向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要真正实现其思想引领性,必须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及时调整路径,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我国主导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是引领人们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高职院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之一,要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制约因素,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家庭和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和谐育人环境,不仅要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更要使他们在情感上真正认同,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和坚定的信仰。  相似文献   

8.
教育伦理是教育活动中以人际关系和谐以及教师德性完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伦理,体现了当代教育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教师德性是教师的道德品性和道德修养,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伦理的自觉践行。在师德教育中,面临着教育目标道德缺失、教育过程道德失落、师生关系道德旁落等问题。为此,应通过道德教化、道德评价、道德激励等方式,将教育伦理内化为教师德性,以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9.
<正>在论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一重要论述,不仅突出强调了知行合一教育原则对于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而且为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落实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为我们探讨核心价值观的知行合一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高职院校学生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内化为稳定的价值追求、思维范式和行动指南,一直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在此通过分析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存在缺失的原因,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观为指导,确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并探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七条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代表着人们的情感认同,成为人们行为习惯的基本规范,而且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伦理道德意义。《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是一部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的伦理道德反思之作,茅于轼先生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结合我国社会具体状况对道德问题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此书的新视角、新观念有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挖掘其丰硕的道德伦理精神和现实伦理道德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逐渐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人们提升道德素养和规范行为习惯的指路明灯。就中职学校而言,德育课堂成了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基于此,本文以中职学校为例,探究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学实践活动中,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被提出,表述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道德素质要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只有将核心价值观的诠释大众化、通俗化,提高宣传的有效性,注重理论凝固的伦理化与道德化;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内在意义传递给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内化为社会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外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有效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多样化的语言服饰节日文化以及生态的建筑饮食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在本地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过程中也遇到了挑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性与抽象性使其与乡民生活存在差距、乡民知行脱节、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质底子薄等.因此,要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就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四化":一是化为乡土语言的现代化表达;二是化为乡土生活的行为表现;三是化为乡民利益的实际表现;四是化为新时代的宣传形式.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信"在为政、为人、处世等领域有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对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促进社会的稳定,提高个人品德的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作为传统社会倡导的主要德性之一,"信"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局限之处。在现代社会,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诚信建设迫在眉睫,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如果从孔子"信"思想中借鉴积极成分,自觉突破其局限部分,使诚信成为人们内化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6.
道德失范现象是困扰我们社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主观主义价值观和功利价值追求搅乱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追求;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消解,使得功利价值追求的最后防火墙被拆除;道德底线的丧失则使得人们的行为肆无忌惮;道德情感教育的不足或缺失则使人缺乏对美德或德性的喜好和鉴赏力。而道德的重建也应立足于其产生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现代文明有序的社会是法律与道德共同调节的结果,历经历史发展积淀,现代社会普遍认同法律和道德在调节社会关系以及人的行为方面形成的规范,因此,以社会认同的方式践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着力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践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持久的精神动力。如何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深入,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象化、具体化;凝聚三方力量,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把控实施过程,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情感不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情感在个体德性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重要作用。情感—价值体验模式就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的德性培养模式,在于促进儿童以体验为核心,知情意行的整合学习,可采取渗透性策略、生态性策略、礼仪化策略等教育策略。道德学习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合学习。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历了六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分析各时期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总结各时期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及教训,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以正确认识教育环境为前提,以实现大众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