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座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相似文献   

2.
办学历程: 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它座落于“天府之国”的首府,西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成都市。校园内树木葱绿,四季花香,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首批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电子科技大学的协议,学校进入…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招生》2008,(7):38-39
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座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历史沿革: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学校特色:电子科技大学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校招生》2007,(7):12-12
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坐落于"天府之国"的首府,西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成都市。校园内树木葱绿,四季花香,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首批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重  相似文献   

6.
李忠  李林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3):F0002-F0002
华南理工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南方名城广州。学校原名华南工学院。学校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并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首批进入国家“2  相似文献   

7.
一、沿革和现状 华南理工大学,原名华南工学院,是国家教委直属重点大学,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中山大学工学院、岭南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江西陶瓷专科学校等院校,以及南昌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武汉交通学院、武昌中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工学院的部份系科专业合并而成。当时设有电讯工程、机械工程等6个系15个专业。1956年,电讯工程系调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8.
<正>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世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学校先后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位居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强;2021年,跻身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前50强,  相似文献   

9.
华南理工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坐落在南方名城广州,是进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高等院校之一,学校也是教育部指定的具有接收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重点学府之一。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已成为立足华南,面向全国,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相似文献   

10.
电子科技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等三所院校的电子类学科合并创建。1960年即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成为由中央经费投入首批启动的“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2001年9月,我校进入了“985”计划重点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行列。  相似文献   

11.
华南工学院     
华南工学院是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多科性工科学校,是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校址在我国南方门户——广州市东郊石牌。华南工学院是1952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中山大学工学院、岭南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以及南昌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武汉交通学院、武昌中华大学的有关系科专业合并而成的。同年11月17日举行开学典礼。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11,(21):70-71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学校刨建于1951年,原名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13.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原名华南工学院)是1952年由原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和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等院校的有关系、科合并而建立的。校址设在原中山大学校址(广州东郊石牌),是面向全国和港澳地区招生的直属国家教委的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学...  相似文献   

14.
吉林大学     
《新疆教育》2013,(12):F0002-F0002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T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陈德文教授,现任校长为李元元(原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于2011年9月上任),均已被列为中央管理。  相似文献   

15.
华南工学院创办于一九五二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由原中山大学工学院、岭南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以及南昌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武昌中华大学、武汉交通学校的有关系科专业合并而成的。三十几年来,华南工学院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艰苦创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国规模较大和理、工、文、管结合的综合性工业大学。是向全国和港澳地区招生的一所国家重点大学。华南工学院地处亚热带和对外开放的南方门户——广州,毗邻港澳,广东经济特区的建设及南海石油崛起,都为这所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华南工学院根据自然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6.
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  相似文献   

17.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原成都科技大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发展而来;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  相似文献   

18.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原成都科技大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发展而来;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5个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子信息高级人才的摇篮──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以交通大学、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的电子类学科为基础,于1956年创建的,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60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电子信息学科...  相似文献   

20.
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桉.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学校成立于1951年.愿名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学校地处上海.三个校区分别位于长宁区和松江区.占地面积近2179亩.棱园环境宜人.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坚持走“观念兴投、学术兴校、管理兴校”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