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常听到有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语文课是越来越难教了!越教越不会教了!”这番感叹道出了目前语文教学的一些尴尬。小学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语文教学要还语文本色。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造成“假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2.
王艳 《语文天地》2015,(11):32-35
龙玫译著《活跃课堂思维的教学策略》提到一个发生在澳大利亚的故事:一位语文老师问历史老师是否教历史,历史老师回答“我不教历史,教学生”。以此类推,语文老师教语文还是教学生?文言文教学是教文言文知识还是教学生学文言文?答案是肯定的。文言文教学应重点提倡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既指学情,也指体裁。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教学重点要有区别。  相似文献   

3.
在初三年级办公室曾流行过一句数学老师的名言:“得数学者得天下。”后来我们语文老师把它改动了一下:“得作文者得天下”,这充分说明了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视。可长久以来,在学生中也有关于学习作文的体会:“作文作文,俺不想闻!”这反映了当前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个现状:老师教得累,学生写得烦。  相似文献   

4.
林守真 《学周刊C版》2011,(7):147-147
著名语文教育家崔峦老师曾就“怎样上好语文课”做过这样经典的论述: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段论述凸显了“简单语文”理念,而且内涵十分丰富。崔老师阐述了删繁就简、返朴归真后的语文教学特点,简单不乏味,简约不肤浅,追求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本味、本质。语文教学要达此目标,笔者认为应在语文课堂上善煸三把火,这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桂青 《教学随笔》2007,(12):35-36
一、转变教学思想。更新评改观念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大家熟知的叶老先生的一句名言。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长期以来,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导致学生一写好文章不去检查,更不去修改,一交了之,留给老师去批改。而老师呢,单纯地搞书面批改,改呀,评呀,熬费了苦心才把一大堆的作文本改完。  相似文献   

6.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费时低效,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尴尬现实。范红和王家伦两位老师撰文认为,当前“语文越来越难教”,“其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学脱离本位,烦琐浮华的倾向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表现在教学‘套路’的华而不实”,主张语文教学要“回归学科本位”。[范红,王家伦.语文教学:请回归学科本位[J].中国教师,2012j(5).]我个人认为,这两位老师还没有直抵问题的核心,“语文越来越难教”,不是“语文教学脱离本位”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立场有问题。  相似文献   

7.
稍有教学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看了学生的数学或物理作业,大抵能知道老师在课堂上教了什么;而看了学生的语文作业,则多半不知道老师在课堂上教了什么,学生的语文作业多半与教师的“教什么”无关。  相似文献   

8.
我在农村任教已快十年了,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知语文教学的重任是什么——教会学生写作文。然而,一提到“作文”两个字,就会使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头疼。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学生的“假”而“空”的作文。这是目前农村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记得吕叔湘先生曾撰文,指出语文教学负累太多,应该减负,轻装上阵,颇得语文教学界共鸣,以为切中时弊。然而约二十年过去,语文教学之“装”未见减轻,似乎更加重了。语文教学有许多“性”,这门课究竟是干什么的便蒙上了重重迷雾。难怪有的老师感叹道:“教了一辈子语文,越教越糊涂了。”在这里,我想删繁就简,避虚就实,说几句实实在在的话。有些是老调重弹,老调既仍有用,重弹又何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近20年,经常会遇到学生向老师请教语文学习的方法,教师往往告诉学生语文学习重在积累。的确,“积累”不失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可是,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不可能像有些学科那样立竿见影,这就决定了“积累”必须有一个过程,甚至周期很长。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教学只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一方面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生的学围绕老师的教,形成了“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写,生抄;师给,生收。”的关系,学生成了机器。另一方面表现为以教师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被动地学.复制老师讲授的知识。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越厌学。在《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要而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有20多年了,越来越感到现在的农村小学生的语文越来越难教了,孩子们作业本上的字越写越不规范了,课堂上显得木纳无动于衷的多了,作文语无伦次,空洞无味的多了,难道自己不会教了?问问身边的语文老师也有同感。  相似文献   

13.
如今语文教学流派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老师今天学这位特级老师的,明天学那位特级老师的,一味跟风。还有的老师干脆咬定青山不放松,抱着教参上课、然后练习、考试。到头来老师教得辛辛苦苦,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明显。语文教学该教什么,该怎样教,学生该学什么,该怎样学,这些我们应该冷静思考,独立思考,不要跟风,不要盲从。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做好“五个一工程”,  相似文献   

14.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一直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从事写作教学的老师们。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写作教学的核心,这也是共识.但当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就会发现,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凭借什么?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应该去教什么”是其最基本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写作教学的内容层面。写作教学内容是写作教学“应该教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于语文教学。叶老一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可以说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精髓。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最终“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相似文献   

16.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就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是基础的基础.更具有“渔”的特点,所以语文课堂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拿文言文来说.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怎样教好文言文。怎样让学生较快地提高文畜文阅读水平,这是语文老师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在农村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个薄弱环节,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致使农村初中学生不会作文、作文水平较低,老师怕教,学生怕写。这是长期困扰着农村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从事农村语文教学十几年来,一直对作文教学充满困惑,通过近几年的摸索,我对作文教学形成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一、目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最近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和张庆老师的《语文教学必须倡简》。于老师通过具体鲜活的例子,总结出语文教学要精讲、多读、勤写,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兴趣。张庆老师从“追寻新课程的本质、削枝强干集中目标、三维目标的整合、突出基本教学手段”四方面谈了语文教学要“简”。读后引起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想与同仁们交流.  相似文献   

19.
在课改实施中、究竟该如何去教语文?其实。张庆先生在2005年4月的徐州培训会上,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倡简、务本、求实、有度”这八字方针,这八字方针一经提出,让很多语文老师明确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简简单单教语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拒绝无谓的玄乎 潘文彬:时常听到一些老师慨叹:“语文到底怎样了?怎么越教越不会教了!”的确,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可谓学说繁多,流派纷呈,让人应接不暇;语文课堂可谓花样百出,热闹非凡,让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