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吴亚娜  郭昕 《职业技术》2023,(11):10-16
新文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工程,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二者都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内鲜有学者从宏观全局出发,研究艺术院校通识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国内艺术院校通识课程的思政教学存在方法不完善、体系不健全、评价不科学等问题。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院校本科通识课课程思政教学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建构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办法与路径,优化课程思政的教育评价体制与激励政策,产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系列成果,从而助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院校实施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3.
宋秀梅 《大学教育》2022,(12):119-122+131
目前,各高校普遍设立的人文通识课程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全人教育与课程思政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文章在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结合的可行性基础之上,以人文通识课程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为例,从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与能力、挖掘人文通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设计人文通识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环节、创新融合课程思政的人文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课程思政过程性评价体系几个方面论述人文通识课程如何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4.
新文科概念的提出,是重构高等教育文科人才培育机制及思政课教学模式的重大契机。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现实所需,是技术迭代的变化所需,是马克思主义“人”本学的培养导向所需,是学科突破的创新所需。通过逐一分析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所面临的现实性挑战,有条不紊,各个击破,针对教学方式、教学思路、教学评价及教学内容提出可行且有效的革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文科是在现有传统文科的基础上进行各专业课程重组后的新事物,具有战略性、创新性、融合性和发展性的特点。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新文科专业课程思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以新文科为主体,论述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思路,从而提出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创新路径,以促进新文科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6.
新文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关键一环.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素材颇多,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有利于有序推进历史学专业建设,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学专业教师应明确自身使命与职责,深入挖掘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元素,从课...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外语学科教学中,语言学习不仅具有综合性、多学科特征属性,也体现了不同国家文化思想之间的激烈碰撞,因此在高校外语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文化体验加强引导的同时,需要对课程思政渗透予以重视,使学生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强化,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文章就新文科视角下,朝鲜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新文科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力之举。在新文科背景下,研究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鲜明的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导。新文科理念契合思政课价值引领导向,思政课改革融合新文科学科交叉发展,思政课改革结合新文科人才全面培养。进一步分析新文科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新导向,提出学科知识穿插的教学内容改革、信息技术介入的教学方法改革、促进质量提升的教学评价改革等实践路向,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真改、实改、新改、深改。  相似文献   

9.
新文科与课程思政在本质上同向同行,专业课程是两者有机融合的基本载体。文化资源学课程建设的经验表明: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点,数字赋能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利用;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点,在实践教学中培育专业课程的思政特色;以审核评估为基点,结合通识课程提升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是新文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通识课在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通过分析课程思政在通识课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教改中的难点,以通识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为例,提出通识课课程思政教改的一些建议和对策,进一步有效发挥课程思政功能和重要作用,形成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1.
在新文科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势必要进行积极地探索与创新,而文学类课程恰恰可以在其中发挥独特的价值与作用。文学课不仅可以使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加深文化功底,形成丰富的人文底蕴和正确的道德观,从而达成提高文化自信等一般性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还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达成特定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本文主要从文学创作实践可以达成的三个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角度进行阐述,以期为新闻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肖蓉 《林区教学》2024,(3):36-40
将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立足于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在思政建设中反映出新文科中新的思维、特征以及趋势,既是新文科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课程思政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围绕新文科的内涵,在对新文科和课程思政的关系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探讨新文科视域下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通过建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培养将新文科特点与新经管优势充分结合的“又红又专”的新型经管人才。  相似文献   

13.
盛杨 《教育与职业》2020,(16):89-93
通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全人理念的统一性、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统一性、以人为本的统一性和"两性一度"的统一性。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通识金课需要加强制度与师资建设,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开展阶段化通识金课建设,并从通识金课的深度与广度、信度和效度推进通识金课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潘妤 《海外英语》2023,(4):100-102
新文科建设提出了学科重组、学科交叉等理念,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他课堂上,课程思政是落实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有效途径,将课程思政和高级英语写作课程融合,不仅能提升写作技能,还能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该文阐释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和高级英语写作的课程需求,分析了高级英语写作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强化英语写作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高级英语写作的课堂设计两大方面提出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级英语写作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以期更深入地了解两者融合的可行性,为高校高级英语写作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提供可借鉴的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发挥着立德树人的重要功能,这对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课程思政的情感认同,构建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所需知识体系,同步推进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研究,健全教学支持和保障机制,是课程思政视域下促进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肖志红 《海外英语》2023,(4):232-234
新文科背景下,深入推动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以实现德育无形,寓教无声,是当前推进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内容。文章立足课程思政,以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为研究内容,基于目前高职英语思政教学现状,指出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在该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从教学内容、教师素养、教学实施、第二课堂活动与课外实践四个方面探析新文科背景下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思政教育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7.
巩雪 《海外英语》2023,(7):137-139
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课程对培养语言输出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兼备的国际化新文科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文章剖析了新文科建设时代背景、整理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现状、探讨了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8.
仇艳 《现代英语》2021,(3):80-82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发挥英语写作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传播能力的时代新人,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使命要求.基于写作教学的特点,文章探讨了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思政融入的三种策略:范文分析思政育人、文化比较思政育人、写作任务思政育人.  相似文献   

19.
张晶莹  吴婧 《海外英语》2023,(8):238-240
为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新文科”应运而生。文章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结合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自身情况,从理论与实践维度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进行系统探索,围绕教学过程的六个方面(教材、教师、目标、内容、手段和评价)构建六位一体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体系,以期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塑造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地方培育具备全球视野,了解和掌握自己专业和行业的研究范式和话语方式的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当前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严重的“术”与“道”的不平衡,在新文科视域下,推行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为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营养。教师要从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挖掘出知识层面的思政元素,再进行提炼、融合,使之上升到思想层面,目的是将价值观引领融入日常教学中,努力提升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