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国菜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去是翻译的重要使命。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菜名的文化性及将其传译到西方文化的后殖民意义,提出异化翻译是翻译中国菜名的最重要原则,此翻译策略能有效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对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通过运用韦努蒂的翻译策略,旨在探究该纪录片饮食文化的翻译。结果发现,异化策略被更加广泛的运用到题名、菜名、和节日习俗的英译。研究表明,对饮食文化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抗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并且体现中国不断崛起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陈慧 《海外英语》2022,(11):15-16
湖北饮食文化是整个南方饮食文化的旗帜,在中国饮食界举重若轻。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依托,而鄂菜翻译也离不开相对应的背景文化。文章从湖北独特的生态环境出发,归纳湖北饮食文化鲜明的特点以及一些经典鄂菜的翻译,以期对湖北饮食文化以及鄂菜翻译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崔渝鑫 《海外英语》2022,(24):19-21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中国饮食文化也在不断输出中影响着世界,中国饮食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更能丰富和发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播饮食文化,饮食类翻译研究必要性尤为突出,饮食类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文章分析了饮食类语句翻译所适用的策略并对其逐一进行实例分析,为饮食类语句翻译提供了可参考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特色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中国特色饮食文化为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了解。如何让外国朋友了解中国文化,同时又向世界传播我们的特色文化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将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如何更好的翻译中国特色菜名。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繁,饮食文化也不断向外传播。在翻译包含大量的饮食文化负载词的民族性的文学作品时,由于巨大的饮食文化差异,译者很难找到现成的完全对应的表达。本文将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探讨《红楼梦》杨霍两个译本中饮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来分析杨霍的翻译方法与策略。最后,分析阐述杨霍译本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倪晓丽 《英语广场》2023,(22):46-50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饮食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菜名翻译在中国饮食文化对外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菜名翻译需要综合使用归化与异化策略。本文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译者更加规范地翻译中国菜名,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张兵兵 《英语广场》2020,(13):30-32
在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在此背景下,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扩展到了文化层面。五花八门的中式菜名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华饮食文化。译者在翻译中式菜名时,应增强自身文化素养,结合翻译目的灵活运用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勇于探索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自然饮食文化也博大精深,中式菜肴近年来有走向世界的趋势,所以菜谱翻译是传递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枢纽。本文通过研究G20峰会国宴上的以及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闭幕晚宴的菜单,归纳了五大点翻译原则,并结合格莱斯的合作原则,通过具体例子一一呈现翻译技巧,对中国各大小型宴会的菜谱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郭亮 《考试周刊》2012,(25):76-77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餐菜名更是浓缩了各式菜肴的烹饪技术和地方特色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中餐菜名是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菜、中国饮食文化的窗口和桥梁。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参照,根据中餐菜名的三种主要命名方式具体讨论了中餐菜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尤其是饮食文化更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深层含义。近些年中国饮食文化吸引了西方美食爱好者的目光。然而,中国的八大菜系内容实在丰富,很难在一篇文章中阐述完整,所以作者选择以中国菜系中的鲁菜为例,列举了三十五个代表性的鲁菜分析其翻译特点,试从文化内涵翻译和非文化翻译角度来分析。其中文化内涵翻译包括与中国古代名人和孔庙相关文化;非文化翻译包括翻译的成分,烹调风格和隐喻意义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菜名属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但中国菜名丰富的文化涵义,往往给外语翻译工作者们带来很大的尴尬及困惑,翻译后的中国菜名大部分已经失去原有的文化底蕴.文章就这一文化缺失现象进行探讨,从奈达动态翻译观提出了直译和意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更好地宣传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希望了解中国的悠久文化,尤其是饮食文化。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点菜或服务员介绍菜品时,菜单的误译产生了不少误解,极不利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因此,中国传统菜肴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当前译本现存问题、菜名翻译影响因素、菜名翻译的原则几个方面简要探讨了中国传统菜肴的英译方法,以帮助更有效地传播历史悠久的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张艳萍 《现代英语》2023,(11):77-80
《儒林外史》小说中展现的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极具民族特色。文章选取《儒林外史》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茶酒英译进行分析,通过对茶文化、酒文化的译例进行具体探讨,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角度,提出译者应以助推中国文化为己任,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和忠实还原民族文化特色元素的翻译策略,从而适应中国背景下古典小说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5.
白薇 《考试周刊》2007,(10):30-31
东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菜名文化蕴含丰富,这给菜单的英译带来较大困难。基于此,菜名的翻译要跨越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上的双重障碍。想要让英美人理解并接受中国菜名,翻译时必须遵循一些相关的原则。本文并提出一些翻译技巧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菜名属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但中国菜名丰富的文化涵义,往往给外语翻译工作者们带来很大的尴尬及困惑,翻译后的中国菜名大部分已经失去原有的文化底蕴。文章就这一文化缺失现象进行探讨,从奈达动态翻译观提出了直译和意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更好地宣传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华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翻译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至关重要。霍米·巴巴(Homi Bhabha)所提出的杂合理论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一条成功之路,强调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杂合策略不仅有利于恰当地保留源语的饮食文化特色,而且能够极大地增强译文的可读性。杂和理论拓宽了饮食文化翻译的传统研究路径,为当前更好地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菜名英译的原则与具体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外交流中,中华饮食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菜名折射出中华民族绚丽的饮食文化,恰当翻译这些菜名对于中华美食的发扬光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邱海梅  田菲 《海外英语》2023,(4):45-47+66
中餐菜名翻译是翻译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主题。目的论也是翻译理论中的主要理论之一,适用于指导“信息型”和“召唤型”文本。菜名既传递菜品配料、烹饪方式等基本信息,又吸引食客点选特色菜肴,同时具有“信息型”与“召唤型”文本特征。该文结合中餐菜名的命名特点,探讨目的论指导下的中餐菜名翻译方法,希望通过对中餐菜名来历、典故探究及英译的赏析,激发读者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以期助力传播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中华饮食文化逐渐为国际友人所了解和喜爱。在向国际友人介绍、推荐中华菜肴时,如何翻译中菜名,如何有效传播中国美食文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菜肴命名中的修辞手法,并针对运用修辞手法命名的中国菜名,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