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刚  周笑岩 《传媒》2004,(11):20-22
52岁,金惟纯再度创业.这次,他把自己逼进一个"不败之地"--在中国传媒业,做市场化的媒体几乎是年轻人的天下.  相似文献   

2.
根源探究 对于传统纸媒的从业者来说,2012年年末相继传来的《新闻周刊》将停止出版纸质版和默多克着力打造的iPad报纸TheDaily宣布停刊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这两件事情加起来,等于是在说"报"死"纸"也死("报"死是指新闻生产传播的失败,"纸"死是指纸质载体的失败). 很多人将这两个失败视为截然不同的失败.比如有财经周刊在综合报道中就明确写道:"《新闻周刊》和The Daily是不同的,一个是旧帝国,一个是新世界.但它们都失败了,在残酷的十二月."  相似文献   

3.
在报纸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谁来领导,什么人在办报.关于党对报纸的领导,尽管有些人并不心服(现在证明,这种人主要是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但是终究是蚍蜉撼树,他们的失败是早已注定了的.经过整风和反右派斗争,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了,现在值得特别注意的倒是新闻干部本身的问题.整风和反右派斗争以后,暴露了新闻干部队伍里的许多严重问题,得到了许多重大的教训.现在根据我们报社内部状况,就干部问题提出—点意见和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4.
有抱负的年轻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获得人生事业的成功,然而,创业成功者毕竟是少数。造成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创业的基本法则。笔者30岁开始创业,迄今二十余年,曾经失败五六次,才有今天创业的成功。在近十年的创业经验中,我有很多成败得失体会。假如创业之初就能多学习一些前人创业成功之经验,我也许会有比今天更大的成就。我总结的一些创业经验,或许对更多的朋友创业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常听到人们说:“现在的年轻人,哪有几个爱看书的?!”不,这么笼统地说,有些不太公道。事实上,现在爱读书的年轻人大有人在! 问题是:由准来引导,用什么方法来引导。这里报道的,是丹东市在这方面做的一个新的尝试青少年读书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6.
《新闻三昧》2008,(1):19
1998年早春,胡舒立带着一大堆新闻创业失败的经历,开始操作经营一本看上去有些小众的月刊杂志<财经>.曾经的教训终于发酵成为财富,老道成熟的<财经>以"muckraker(扒粪者)"的角色,奠定了自己调查式报道的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7.
问:什么原因让你开始创业的? 傅盛:我当时是因为一个我没有意料到的原因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我想我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创业,但是我觉得我可以揣摩一下什么是创业. 问:什么事让你有了创业的勇气? 傅盛:我曾经做过一个项目,我们4个人一起在一张乒乓球台旁边开始自己的内部创业,从那时候开始我做的这款产品用户量从几千、几万到上亿,在这个过程中我每天晚上都反思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我每天都在想如何能让用户知道我的产品,我每天都在看用户的反馈.这样的经历让我相信只要做起来就会有机会,创业可以从非常小的点开始做.  相似文献   

8.
年轻的记者,年轻的世博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贴近年轻人,我们最靓的身份是大学生.我们会用年轻人最熟悉、最亲切、最易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们世博会是什么,来世博会该看什么."  相似文献   

9.
一了难了     
千树 《档案管理》2005,(3):95-95
去年春天一次朋友聚会中,边座坐着一位光头长须清秀雅静的年轻人。朋友介绍说:这是一了,搞现代书法的。”年轻人望着我说:一了百了的一了”。当时并没在意,只是觉得名字有些奇特。于是喝酒吃菜,众人说笑,很是热闹。一了话不多,显得有些疲倦。席间我偶然说到书法家的坚守时,一了  相似文献   

10.
传媒变革时代的来临及新闻集团的应对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在我正式加入新闻集团之前,曾应邀出席了新闻集团一个内部工作会议,参加人员包括世界知名政、商界领袖和集团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业务单位的CEO.其中有一个互动场面,台上20个年轻人,台下100个集团的CEO,在主持人的提问下,两组人员就传媒相关的相同问题作答,结果台上台下答案完全相反.后来新闻集团旗下一家著名报纸的主编问台上的年轻人,"我做什么,你们才能看我的报纸?"台上年轻人回答:"你做什么都不成."  相似文献   

11.
姚成伟 《大观周刊》2012,(48):245-245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无名等挫折时,就会爆发“人生危机”。  相似文献   

12.
传的回馈     
教师们在讲课中,往往有许多共同体会,比如,要"目中有人",善于察颜观色;注意学生反应,并随时根据其反应来调节讲授的内容、进度与方法;为使课堂空气活跃,鼓励学生勇于提问……等等.这些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都是合乎传的规律的.受众的反应,是一种信息的回流.它可以帮助传者了解自己发出的信息是否到达受方,激起了什么反应.正是借助于这种反应,传者才能估计出自己的传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果第一次发出信息遭到失败,他还可以及时地修正、补充,力求在发第二个、第三个信息时,获得较好的效果.传的  相似文献   

13.
市场销售是报纸的生命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开任何一张报纸,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有些人看到了新闻,有些人看到了不错的小品文。另一些人则从中看到了新闻标准。许多年轻人却只看见一座由毫无关联的词汇堆砌而成的大山,令人生畏。还有一些人则看到了一个商业世界。在那里,人们出售产品,传扬品牌。而我则把报...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与一批新进报社的年轻人座谈.当时问了一句:新闻理想与就业压力在你择业时的分量哪个更重?谁敢说自己就是为了新闻理想而来?没人接茬,也就没再展开. 谈理想,很奢侈.最有理想的,就是不知柴米责的小学生,理想一大把.当然,有些是真想,有些是作文逼出来的.只是,现在的小学生也实际得很,理想估计也少有人想了.成年人呢?有理想,就另类,甚至让人觉得偏执.即便是我们的父母兄弟、亲朋好友,聊得最多的也是"实际";你参加工作越长,工作越投入,亲人对你说的越是.差不多就行"、"悠着点"、"身体要紧",绝少有说"理想要紧"的.  相似文献   

15.
如今读《挪威的森林》等村上春树作品的中国年轻人,想必不会有多少人记得小林多喜二、记得他的《蟹工船》了.别说年轻人,即使对我这个早已不年轻的"老林",小林和他的《蟹工船》也早已消失在记忆的深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编辑打电话要我翻译《蟹工船》的时候,惊愕之余,我一口回绝——回绝得甚至有些气急败坏——眼下都什么年代了,还翻译出版《蟹工船》?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9日晚,"农信银"杯2013CCTV十大三农创业致富榜样颁奖盛典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演播大厅举行。十位获得"三农创业致富榜样"称号的创业者与观众分享了他们如何发现商机,精准定位,打造特色产业的故事,讲述了他们成功背后的挫折与艰辛。此次颁奖盛典的获奖者均是从"农信银"杯2013 CCTV三农创业致富榜样评选推介活动中脱颖而出的,此次活动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相似文献   

17.
涂子沛的“大数据”:不是你想的那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吉 《中国图书评论》2012,(10):118-120
当说到大数据,你想到什么? 媒体已不止一次报道过,而且都算不上什么"新闻"了.譬如,你爱看书,经常上网淘,一来二去,基于购买行为,网站就了解到了你的偏好,除了在你浏览时一旁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书",还能自动生成文件,发到你的邮箱,通知你之前加入"收藏夹"的书到了.还有,你的手机从此以后会莫名其妙地收到一些彩信,有些是新书资讯,有些是活动通知,有些还是网络小说选编.类似这样采集、分析、应用、推送用户数据的过程,就是今天人们常讲的"大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一小众图书出版的内涵与特点 了解小众图书出版,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做"小众".小众,是相对于"大众"来说的,是指有着相同的背景或兴趣爱好的一部分人的总称.比如一般大众都喜欢看电影,但有些观众只喜欢看某一位导演的电影,而且这位导演可能并不热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这些观众看做是"小众".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众人群由于有着相同的追求和"共同语言",更容易走到一起,于是便形成一个个的"小众圈子".现代社会主张个性化、多元化,人们的审美取向也日益差异化,这样便形成了众多的小众化市场.例如小众音乐、小众电影、小众软件、小众旅行等等.另外,现今在90后年轻人中非常流行的"非主流"文化,也可以看做是小众化趋势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19.
梁建业 《传媒》2021,(10):80-81
"蹭热点"能够提升政务平台的社会关注度,打造亲民友善的政府形象,传播公共价值及公共政策,许多政务平台都通过"蹭热点"创造了"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但是也有些政务平台"蹭热点"时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政务平台"蹭热点"时要解决好"蹭不蹭""蹭什么"的问题,不仅要坚持弘扬社会主旋律,还应当提高"蹭热点"的部门业务契合度、公众情感接受度等,切实提高"蹭热点"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写言论也和写新闻稿一样,需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找题目。但是写言论与写新闻稿相比还有个得天独厚的地方,仅凭“道听途说”也是可以写出好文章的。一次,有位探家回亲的战友对我说,他的一位同学因一点家庭琐事喝毒药自杀了,死时才20岁。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索,联系到有些年轻人在高考落榜、情场失意、家庭变故等挫折面前长吁短叹,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