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保罗·萨特,曾为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他从书斋走上街头,投身于左翼政治运动,其诸多思想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代人的社会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萨特,于1905年出生于巴黎。本世纪30年代,他毕业于高等师范学校,遂在巴黎等地荣任哲学教师。“二战”期间,萨特应招入伍,这段戎马生涯对其日后乃至一生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伴随着学识的增长,年轻的萨特对所有的宗教变得十分挑剔,却在内心坚信一种圣灵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融进日后的文学创作中。 “二战”后期的萨特曾是一个随心所欲的左翼分子,象所有反法西斯分子的抵抗者所做的那们,同共产党有过愉快的合作。而后来在支持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者反法斗争后,萨特的思想越来越左,成为一名极左的斗士。  相似文献   

2.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和他的文学创作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争对萨特的哲学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争使他认识到,文学创作也是一项社会活动,提出了作家是社会代言人的思想。萨特倡导“介入文学”,创办现代杂志,试图用存在主义哲学观点研究社会、政治和文学。他的杰出政治活动,为他赢得了“20世纪人类的良心”的巨大声誉。本文从他的哲学观念的形成及其与文学创作的紧密联系的角度,对萨特一生的成就做一个总的回顾。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建国前萨特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在这一时期,肩负着救亡和启蒙重任的国内文学界人士在译介萨特及其存在主义思想时,采取了为我所用的态度,将他视为自己的同路人;在世界两大阵营形成之初,有人开始从阶级论立场出发,对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西方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萨特的美学思想作了综合评价.指出“存在”的概念是萨特美学思想的基础,“自由”的概念是萨特美学思想的核心,“介入”的思想,是萨特美学观的重要方面.他的美学和他的哲学一样,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也和他的哲学一样,良莠混杂,瑕瑜并存,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相交织.而那些不容忽视的积极因素最终窒息在主观唯心主义的总体思想框架中.  相似文献   

5.
“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按照萨特自己的说法,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和法国存在主义者)的共同命题,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第一原理”和“出发点” 。实际上,萨特也正是从“存在先于本质”这个“第一原理”出发,演绎出他的“自由哲学”和“行动哲学”,并形象化为存在主义文学的。同时,这个“第一原理”基本上是贯彻于萨特  相似文献   

6.
萨特是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戏剧创作上。这是由于存在主义者所倡导的“哲学的人学”中有关“人的存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的“自由选择”等哲学观念客观上与戏剧所要求的冲突、集中等特点相契合。因此,萨特的“境遇剧”理论也主要呈现于他剧作的思想内容上,从他的诸如“人的概念是新戏剧的动力”、“当代哲学本质上是戏剧性的”言论中,我们也足以见出他视戏剧为宣传自己学说的工具的明显意图。境遇剧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剧情中那种荒诞而又隔膜的人际关系。在萨特的戏剧中人物的性格往往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性语境下,美学作为关于身体的话语而出现。它一方面关涉艺术,成为所谓艺术哲学,另一方面指向政治。现代美学与艺术、政治的这种关系是理解萨特美学完整性的基础。如果说萨特前期哲学建立的是一种“感性学化的”现象学,那么他的后期哲学更是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美学化的历史哲学。因此萨特哲学作为他的探索自由之路,乃是美学化的哲学。这种哲学必然地走向政治实践,而政治问题在萨特这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身上,又是同样必然地成为美学问题,转化为艺术冲动。整体化地考察萨特就能发现萨特美学是以“自由”贯之其中,萨特的美学就是他探索自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按照萨特自己的说法,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和法国存在主义者)的共同命题,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第一原理”和“出发点”。实际上,萨特也正是从“存在先于本质”这个“第一原理”出发,演绎出他的“自由哲学”和“行动哲学”,并进而形象化为存在主义文学的。因此,正确地分析这一命题并作出客观的评价,对于了解和评价萨特的“自由哲学”和“行动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正确分析和评价“存在先于本质”这命题,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和方法:一是要以马  相似文献   

9.
萨特哲学的中心是人生哲学,人的“自由”是萨特关注和研究的最核心问题。萨特自由观的哲学基础是“存在先于本质”。萨特的自由观具有绝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等几个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辩证地剖析萨特的自由哲学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字生涯》里,萨特对自己的成长过程作了忠实的剖析,向人们展示了他的思想学说和独特的创作特色的萌发。萨特哲学是乐观的行动哲学,他更是一个乐观的文学家;用文学的形象性图解他哲学的抽象性,注重塑造人物的选择;在选择的改变中推动情节发展;揭示哲理,以文学“介入”生活。  相似文献   

11.
“同路人”是俄国一个特殊的作家群体,他们在俄国专制社会中成长,了解那个社会,同时又厌恶那个社会,用犀利的笔触抨击那个社会。他们希望变革社会,同情革命,但又抱有怀疑。鲁迅晚年翻译了大量“同路人”文学,耐人寻味。他对“同路人”作家评价很高,不仅是从艺术的角度,也是从思想的角度。而且,鲁迅在很大程度上把自己看成与“同路人”类似的作家,而非革命作家。他关心“同路人”作家在苏俄革命政权建立后的命运,有几分惺惺相惜的味道。  相似文献   

12.
萨特被誉为“战后西方最有影响的人物”,自由观和责任说是萨特哲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萨特哲学有“自由哲学”之称,我国理论界对萨特思想特别是对他的自由观的讨论为数甚多,其看法也很不一致,这些讨论和看法对于理解和掌握萨特哲学的精神实质很有积极意义,但我认为这些讨论和看法都有一个共同倾向:一是大多数人没能从萨特思想的流变过程中对其自由观作整体性的把握,执其一端而不及其余;二是没能把萨特的自由观与责任说联系起来研究,实际上二者是难以分割的;三是没有注意寻找萨特哲学作为一种历史思想与现实的结合点,也就不能正常地吸收其优秀成份.鉴此,对其思想有重新审视的必要.本文力图在把握萨特思想脉胳的基础上对其自由观和责任说作些探讨,以求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13.
在《存在与虚无》中,“欠缺”作为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关键用语,集结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通过对“欠缺”的阐释,萨特对他的虚无观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萨特认为“欠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虚无”的同义语。他用“欲望”、“超越”、“否定”和“自由”等表现形式对“欠缺”的含义作进一步哲学概念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在列维纳斯的哲学中,主体性是存在于他我关系中的,自我依赖于“绝对他者”。为此,主体具有了为他者的“被动性”的特质,其性质发生了变化,实现了由“理论主体”向“伦理主体”的转变;最后,主体性转化后的绝对伦理责任主体和诸多他者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十七年"期间,学界对萨特的介绍与言说,是在东西方两大阵营意识形态相互对峙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的。在此期间,萨特与共产党的关系经历了由敌人到同路人,再到敌人的过程。相应地,学界站在政治意识形态的立场,选取了萨特学说中适宜于用来进行批判或赞同的作品,作了为我所用的诠释。文章考察了"十七年"学界介绍、言说萨特的三个时期的具体情形,并揭示出不同时期的言说态度和原因。  相似文献   

16.
董必武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历史性转变。第一次历史性转变发生在1905年前后,由“个人本位”的教育观转变为“社会本位”的教育观,促使其思想转变的是其民主革命的“良师益友”刘静庵。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发生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由民主主义革命教育思想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思想,促使其思想转变的是其“马克思主义老师”李汉俊。在武汉中学任教期间,董必武教育思想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7.
30年代中期以后,张东荪的哲学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向,开始从知识社会学角度讨论知识与文化问题。他通过分析文化对知识的制限作用,将知识论、逻辑学、哲学(形而上学)及道德伦理学融为一体,建构了一套以“文化主义知识论”为基础和核心,包括文化哲学、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在内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的转变虽然是从30年代中期开始的,但30年代初已经产生了许多促成其哲学思想转变的萌芽;对西方哲学问题的怀疑、受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启示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某些观点的深刻影响,成为张氏哲学思想的转变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陈独秀对工人政党的认识是其无产阶级政党观确立的思想前奏,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背景下,陈独秀对于民主共和的认识有了新见解,开始从工农群体的视角看待政党.随着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加深,越发认识到“有产阶级政党”的弊端,开始赞扬工人政党的作用与使命,认为只有共产党才可以进行政治改革,改造社会,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于马克思而言,青年黑格尔派是重要的理论参照与批判对象,该阵营内部有以法哲学为核心的思想谱系,他的早期理论活动曾深入参与其中。通过对鲍威尔自由意识哲学在国家法律问题中的实际运用,马克思认识到资本原则消弭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一致性,法的普遍性面临必然性分裂。马克思通过对赫斯货币异化理论的引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类哲学的借鉴、施蒂纳"唯一者"精神哲学的批判,逐步建立了唯物史观法哲学:一方面脱离了黑格尔法哲学的思辨体系,另一方面完成对法律主客观原则的全新理解——统治阶级的意志与物质生活的生产及交往方式,奠定了以普遍"自由人的联合体"为旨归的政治哲学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20.
萨特哲学在国际、国内都有较大的影响和争论,争论的实质在于如何看待它的性质。一般来讲,对萨特的激进的政治态度;世界观中具有反抗资产阶级社会精神的倾向,甚至在他后期哲学中个别思想有接近马克思主义的地方,这些似乎为多数人所承认。但是,有些人认为他的后期哲学是马克思主的,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他的《辩证理性批判》一书是“对无产阶级的贡献”等等,这种评价和理解就值得商榷。现就萨特哲学的实质及其根源谈点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