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仪式作为兼具展演色彩和教育意义的象征性活动,在“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可以发挥独特作用。仪式教育的文化深厚性、时间延续性、场域广阔性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要求具有逻辑一致性,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可能。仪式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具有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塑造青年学生多维认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性的价值意涵。未来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协同机制,开辟仪式空间、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善用仪式符号、完善教育载体等举措促进仪式教育更好融入“大思政课”建设。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理念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视野,指明了新方向。“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责任。善用“大思政课”推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是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通过“大思政课”拓展大课堂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建设大师资体系,完善育人队伍;创新教学大平台,优化教学方式;瞄准育人大使命,回应时代需求,进而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3.
“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善用“大思政课”,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既要加强思政课主渠道教学改革的创新,也要扎实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推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融合。要实现思政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标,则需要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不断推进二者在育人主体、机制、方式等方面的协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4.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教学要以“八个相统一”为引领,善用社会大课堂,充分运用社会教学资源,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讲好高职“大思政课”。文章以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专题教学组织实施为例,对在思政课教学中聚焦“以史明道”的教学主题,运用社会教学资源,实施“通·情·达·理”的教学策略,展开综合教学评价,把高职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展开探讨,以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达到育人成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思政课“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重要途径。“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社会大资源挖掘不够“深”,“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实践教学、搭建资源平台力度不够;思政课专职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合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思政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明确方向和具体要求,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善用“大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还要在社会生活中讲,“大思政课”“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深化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改革的内在要求。明确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场域“大思政课”“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核心要义和重要遵循,探索将“大思政课”引进思政“小课堂”又走入社会“大课堂”的课堂转化机制,形成高中思想政治“小课堂”与“大思政课”在内外联动中螺旋上升的立体式发展形态,对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育人实效、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改革创新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课”是高校结合现实、联动内外,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重要载体和方向。善用“大思政课”当恰如其分地讲授好国家价值、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在坚持知识维度与价值维度相统一、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相统一、历史维度与现实维度相统一中,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明晰“拥护谁”“为了谁”“成为谁”,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制定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校本制度是打造高质量“大思政课”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明确“大思政课”校本制度制定的重大意义,进而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制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制度、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等规定制定本校的“大思政课”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原则与规则、已为与将为、特色与一般、主流与支流之间的关系,抓住校本制度制定的主体、内容、形式、作用、保障等各个环节,打造遵照上级文件规定、适应本校文化传统、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大思政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亲和力和针对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一些高校开始设置独立的“思政综合实践课”.“思政综合实践课”的开设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课时、经费和师资,促进了“大思政”平台的搭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实际开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属性不够突出,任课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师生联系较为随意等.  相似文献   

10.
耿品 《思想教育研究》2023,(11):136-142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70多年建设历程中,高校辅导员始终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参与其中。随着“大思政课”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发生变化,在继续扮演好“大思政课”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角色的同时“,大思政课”建设的教育者、协调者角色进一步凸显,并承担着“大思政课”建设的开拓者、评价者等新的角色。为确保高校辅导员在“大思政课”建设中顺利完成角色实践,需要完善制度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协同、提升角色素养,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指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以微电影为载体的“大思政课”建设规律与经验,进一步提升“大思政课”建设成效,河北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联合主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教学研讨会”,会议由“柴素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河北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承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等全国20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云端”参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明确,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通过对“实践教学”和“思政课实践教学”概念的厘清,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的新路径,一是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二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三是善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注重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二是注重实践教学的广泛性,三是注重实践教学模式的主体性,四是注重实践教学模式效果的反馈和再评估.  相似文献   

13.
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审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问题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对自身职业素养和能力进行重新定位和塑造,要在育人过程中锤炼政治素养、强化理论素养、提升教学素养、培养情怀素养,扮演好“四个”角色;学校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从“强化顶层设计,严控思政课教师入门”“侧重能力提升,关注思政课教师成长”“发挥骨干效应,打造思政课教师团队”三个方面推动和助力教师胜任力的提升,完成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的“大思政课”蕴含大视野、大师资、大资源、大历史观、大格局等丰富内涵。善用“大思政课”需找准着力点,抓主要矛盾,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经师”与“人师”、统一性与多样性、历史与现实、价值与知识等五对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明确“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升理论水平;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质与量的统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资源;引导学生鉴往知来把握历史主动;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5.
2019年3月18日,全国的思政课教师都会铭记这一天。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着重提出了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求”和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这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党中央对新时代思政课的重托!  相似文献   

16.
从纵向看,小学、初中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课,大学阶段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相互配合、协调育人。从横向看,“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思政学科与历史学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大思政”视域下以改革开放为主题开展政史融合教学,各个学段讲述的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应在求同存异中优化大中小学思政课衔接,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一、价值意蕴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思政课’要善用之”的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战略部署,是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大思政课”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发展的新动态和新形态.实践育人是“大思政课”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思政课”视域下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体系,要建好“大课堂”、搭好“大平台”、用好“大资源”、讲好“大故事”,注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性互动相结合、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统筹、拓展教学内容与丰富实践教学形式相结合.通过深化育人理念、优化课程设计、统筹教学资源,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思想,为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提供了基本遵循。善用大思政课,建设好是基础,用好是关键。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铸魂育人的政治观、一盘棋的整体观、同频共振的协同观、全时空的开放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不断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20.
“四史”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增量,承担着帮助学生确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教育功能,承载着引导学生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的育人使命。高质量建设“四史”课程,需要在学理上阐释课程的基本定位、内容边界、建设理念三个基本问题。要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大逻辑中把握“四史”课程的整体定位,在课程内容的主题进阶中把握“四史”课程的个性化定位;要准确厘清“四史”课程同思政课必修课的内容边界、“四史”课程同传统史学类课程的内容边界、“四史”课程内部的内容边界;要坚持以育人为中心的理念、系统协同的内涵式建设理念和“大思政课善用之”的开放性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