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大学生讲好党的百年成就经验须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这既是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彰显其对青年学生的系统性教学优势的内在诉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党的百年成就经验要避免“硬灌输”倾向,慎防历史观误区。为此须坚持问题导向,讲深讲透“四点”交集的问题;坚持价值导向,批判分析社会矛盾和错误思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党的百年成就经验要善用“历史变焦镜”,引导学生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认识历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从而坚定历史自信。一方面要用“长焦镜头”,避免简化叙史,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清本质;另一方面要用“广角镜头”,注重整体叙史,引导学生把握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发展历程中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生动教材,要发挥党史故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育人作用,需从价值、理论和实践的三重逻辑中予以把握。首先,要明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百年党史故事的价值逻辑,明确其是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实现思政课因时而进、培养堪大任时代新人的需要。其次,要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百年党史故事的理论逻辑,以百年历史征程坚定“四个自信”。最后,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百年党史故事的实践逻辑,做到讲故事与讲理论相结合、讲历史与讲现实相结合、教师讲与学生讲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当前,文化多元化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进一步促动高校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通过唯物史观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通过倚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延伸第二课堂历史观教育、净化网络历史观传播空间等手段创新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主渠道;通过优化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和清醒剂。少数民族大学生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基于大历史观视角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团结繁荣、社会和谐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高校要善于运用大历史观的思维和方法,从党史的角度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讲好马克思主义旺盛活力,从改革开放史的角度讲好自我革命鲜明品格,从新中国史的角度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敢于“筑梦”未来、坚守“信仰”高地、发扬“首创”精神、走好“赶考”之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要做到"四要",即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四不要",即不要立场不稳、信仰不真,不要史观不正、引导失误,...  相似文献   

6.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新课题,"四史"教学的问题导向是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推动"四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关键在于从实践逻辑、价值立场、理论创新与世界进步4个层面科学把握"四史"的共通性,实现理论与历史相统一、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在教学中,实现"四史"教学的整体性必须坚持"大历史观",着重从主流与本质的科学把握、横向与纵向的历史比较、情感与理性的有机结合中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7.
批判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本文以新时期大学生主体性特征为切入口,分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批判精神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批判精神培养的“两个转变”: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从“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共产主义运动低潮,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潮等多元复杂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少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不容忽视的"信仰危机"问题。因此,积极培育并有效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大意义。有效思路和方法是:首先,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思想源头上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其次,吃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在教学实际中宣讲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最后,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声誉,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讲好这一课程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职责。讲授这一课程,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构建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转化。要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内容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处理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解决的是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信仰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简称"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其基本要求是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原理"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厚重历史,凝结着党勇毅前行的奋斗精神,彰显着党的初心和使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动的教学素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担负起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使命责任,深刻理解“为何要讲”“要讲什么”“如何讲好”的问题,阐释意义、确定议题、找对方法,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关于学习《六个“为什么”》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把《六个“为什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辅助材料,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提高认识,当代大学生学习《六个“为什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精心设计,把《六个“为什么”》所涉及的内容自然地、巧妙地融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有关章节;加强科研,把六个“为什么”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大思政课”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大思政课”之“大”,在现实维度上体现为明确大使命,从保障国家安全、培育时代新人、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三个方面呈现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时代之利;在理论维度上表现为讲述大道理,从讲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个方面把握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方位;在实践维度上要求为构建大格局,从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推动大思政课专兼队伍建设、探索实践基地和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汇聚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合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生性问题,话语权问题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灵魂在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水平;着力点在于熟练运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5.
“05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进一步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原则,而且强调整体性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运作中面临一些问题,我们要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要根据思政课程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方式,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合优化,提高其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把它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始终,有计划、有步骤地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7.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变为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以“全球健康概论”课程为例,结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明确开展课程思政的内涵。根据该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课堂为阵地,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开展历史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向着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道理,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也是思政课守正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理直气壮办好高校思政课,必须全面系统把握讲深、讲透、讲活道理的“势”“道”“术”,切实做到“审势”“明道”“优术”有机统一,既要科学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道理的历史大势与现实境遇,构筑新时代高校思政治课讲道理的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也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还要创新教学样式,争当思政“大先生”,善用“大思政课”,发挥协同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9.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文化自信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自信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有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积极引导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际与国内相结合中,认真研读经典文献、积极关注社会现实、不断开阔视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得到增强,应不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四史”教育真正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中。在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绝不是静止的,而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动态发展的。新时代以“四史”教育为内容,深入挖掘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更好地展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特魅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使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为续写新时代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