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义的共同体与未来世代——代际正义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将正义的共同体从当代扩展到未来世代,建立代际正义,是当代正义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在当前的研究中,至少有三种扩展正义共同体边界到未来世代的理论主张,分别是社群主义者扩展道德与文化共同体的主张、权利论者扩展权利共同体的主张,和社会契约论者扩展原初状态各方共同体的主张。本文将围绕这三种主张展开,探究它们为代际正义的实现提供了哪些理论可能,同时又具有哪些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重,代际学习作为一种可能促进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社会活动,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欧洲作为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孕育了诸多代际学习项目。基于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大足”“IT指南”和“班级爷爷”三个较为独特的代际学习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者的项目愿景、利益相关者、行动路径和项目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三个代际学习项目的经验与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我国代际学习实践的价值:一是坚持终身学习观念,打破年龄的界限;二是秉承社会资本动态化,促进资源共享;三是考虑问题与优势,谋求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代际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日益受到关注,但研究者更多将代际学习视为实现目标的结果或手段,而不是过程本身。基于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并结合国外的两个代际学习项目,分析体验学习理论在代际学习实践中的应用,对代际学习过程进行设计,提出代际学习过程应包含主题设计、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反思、概括归纳和实践应用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4.
合作作为重要的学习形式,在高等教育阶段被广泛应用。通过对两位“Z世代”大学生的个案研究发现,小组分工不均、评价不科学、教师指导不到位等老问题仍未得到充分解决,加之Z世代大学生拥有个性鲜明、善于利用互联网、不愿被影响自身计划等特点,使得合作学习的收益不够显著,滋生了抗拒合作的声音。但受制于国内的主流文化及高校的评价机制,Z世代大学生不得已坚持合作。事实上,Z世代大学生抗拒的并不是合作本身,而是流于形式的无效合作,切实有效的合作仍是Z世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优质资源,因此需要对合作学习开展更为深入的变革促进“真合作”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基于胜任力特征视角,通过对浙江167家家族企业的实证调研,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构建了新时期浙江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继承人胜任力模型。结果显示,新时期浙江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继承人胜任力由关系管理、个人特质、管理技巧和管理能力等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构成。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将为浙江家族企业在新时期培养接班人并顺利实现代际传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美国于二战结束后逐步迈入“丰裕社会”,其在“美国梦”与相对贫困悖论、农村相对贫困陷阱愈益加深以及继续教育是阻断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砥柱中流等动因驱动下,将继续教育作为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核心工具。历经起步、过渡与稳进三个阶段,美国继续教育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主体定位由“政府划桨”转变为“多方共驱”,客体边界由“失业者”扩延至“工作贫民”,媒介向度由“技能培训”拓展到“公民教育”。从上述“美国何为”的行动经验中可以洞悉“中国何往”的未来路向,包括深入发掘继续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共振效应”,多途优化农村相对贫困劳动力的可行能力集以及靶向推动继续教育媒介的“公民性”转身,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继续教育在阻断“丰裕社会”的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方面的理论落地与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7.
代际学习项目是为促进积极老龄化和代际团结而推行的系统性、持续性和互惠性的代际学习计划与活动,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议题、多形式、多情境和网络化等特征。欧洲国家高度重视代际学习项目的发展,相关实践与研究在缩小代际数字鸿沟、创新代际交流方式和促进代际和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研究选取欧洲较为典型的代际学习项目并归纳其模式特征,以期为我国的代际学习项目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通过明确目标群体、扩展代际学习项目的惠及范围,纳入政策视野、助力代际学习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开发代际数字游戏、加强代际学习网络平台建设等途径,构建线上-线下联动配合、家庭-组织-社区-社会四元多维情境共存、多方组织与技术支持协同促进的中国代际学习项目发展图景。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作为公共管理学专业课程,是“z世代”目前公共管理学的必修课程。因此,亟待深入探索符合“Z世代”学习与表达的课堂方式,并借助现代互联网的各类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较为新颖的课堂模式。对课题前面的冲击与挑战深入分析,希望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理论课程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成果转化率低及教育者的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列举了三种“互联网+”语境下的课程改革路径,并提出了保证该路径顺利发展的相应保障措施,为高校相近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代际学习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代际学习项目是基于代际学习理论所开展的实践形式,其如何运行,是困扰我国相关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重要问题。行动者网络理论是一种研究人类与非人类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并形成的异质性网络的社会学分析方法,可以通过追随核心行动者的运行脉络,向公众展示以此核心行动者为中心的网络建构过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对C市的L代际学习项目进行个案分析发现:代际学习项目的运行要素主要包括核心行动者、强制通行点(核心利益诉求)和异质性行动者三类;主要通过核心行动者引领项目的拓展,按强制通行点赋予行动者角色职责,基于利益赋予情况动态招募异质性行动者,积极动员行动者参与网络运行、促进网络可持续发展。从运行效果看,L代际学习项目不仅可以帮助老年学习者获取与时俱进的知识技能,提高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可以增强老年人的积极认知,使其保持良好生活态度,实现终身学习。我国代际学习项目运行中,一是要注意将核心行动者从单一来源向多来源转变;二是要跳出"学校"边界,凝聚异质的组织行动者;三是要有效利用学习资源,构建合理的强制通行点;四是要实现运行的正规化和互动的非正式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集“网生一代”、“独生一代”、“丰裕一代”等标签于一身的世代,“Z世代”在消费行为上有着显著的代际特征,随之也衍生出了独特的消费新景观。具体而言,“Z世代”的消费行为表现出寻求悦己体验、关注社交属性、蕴含价值表达的整体趋向。而在“Z世代”消费观念愈显理性的同时,其消费行为也存在着反消费主义与“为爱买单”理念相冲突、悦己性消费与放纵性消费相模糊、多维度焦虑驱动与自我消费克制相矛盾的内在抵牾。应当聚焦于消费环境优化、消费文化重塑与消费品升级等维度,形成引导“Z世代”消费新风尚的协同合力。  相似文献   

11.
“老幼搭配”代际学习中心是介于幼儿与老人之间的中间场所,有定期随访型和紧邻而居两种运行模式,促进“老幼搭配”代际学习中心发展的实现路径有:国家及社会的充分支持关注是基础;幼儿及老人的身心健康安全是保障;学习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化是关键;老有所“养”幼有所“乐”是核心。  相似文献   

12.
与互联网同步成长的“Z世代”(Generation Z)大学生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的主力军。“Z世代”大学生有其独特的观念认知、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本研究聚焦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结构及价值追求,剖析了“Z世代”大学生群体存在的思想误区,通过深挖高校育人“文化力”,打造育人“文化圈”和“文化场”,积极构建高校文化育人体系,以正本清源,清除“Z世代”大学生群体文化乱象,为“Z世代”大学生打造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鲁迅散文对代际冲突有较多的揭示,表达了对代际和谐的期待。《五猖会》的主题并不囿于批判封建家庭教育,更在于对代际冲突的揭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二十四孝图》也并不拘泥于封建礼教对儿童的迫害,且侧面展示了代际隔膜问题;鲁迅为促进代际和谐,提出了"以幼者为本位"的理念;鲁迅后期杂文,同样关注着代际问题,对当时的儿童教育给予了批评;鲁迅不仅期待代际和谐,而且身为父亲后,亲自实践,为促进代际和谐做着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个别化学习理念有着悠远的发展历史。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中国孔子“因材施教”原则发展到现代,个别化学习已经成为网络远程教育的“一张王牌”,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和强调。同时,主体教育论、学习风格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个别化学习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远程学习:基于齐默尔曼自主学习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学者齐默尔曼的自主学习理论对自主学习的本质、发生机制、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于理解和分析远程学习是具有启发意义的。从现实层面看,作为一种自主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影响远程学习自主性发挥的因素还很多;从理论研究层面看,期望中理想化的远程自主学习是不存在的,重要的是能从实践的角度去促进和改善某些有意义的“自主性”的发挥;从实践层面看,改善远程学习,需要从宏观上革新教学模式、微观上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两方面入手,而后者往往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近世代数》第一章“基本概念”的教学效果,是关系到学生们学好《近世代数》课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抽象”的理解以及对映射三大功能的教学,让学生克服惧怕、难学的心理障碍,摆脱学习困境。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从而使教和学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实践情境是新教师需要学会适应的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践情境的模糊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要求新教师提升知识转化能力,尽快将所学转变为所用。新教师实践情境学习是指新教师在工作情境中的一种社会文化实践学习,其关键特征有四个方面:从符号概念到具体经验,从“是什么”到“怎么用”,从分门别类到统整联合,从过度学习到多元呈现。新教师实践情境学习需要经历认识情境、认知冲突、解决冲突、反思总结四个发展阶段。针对新教师在这四个发展阶段存在的实践情境学习困境,教师培训者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有指导的教学实践、透过实践情境的反思引导等策略,促进新教师的知识转化,提升新教师的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3,(A2):186-187
代际交换是家庭不同代际成员之间的资源交换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代际交换研究是在广泛的社会变迁、快速的人口结构转型的背景下逐步拓展的。本文运用类型学的分析框架,从代际交换的概念界定、交换模式的变迁、交换结构的变革、交换功能的转向和交换行动等维度对国内代际交换研究的贡献进行梳理,从社会学的视角回顾国内融会不同理论观点的代际交换研究在近30年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9.
石慧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4):118-119,125
代际问题是当代诸多领域的理论兴奋点之一,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道德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代际关系问题。因此在现代道德教育过程中,注重代际的维度显得必要而紧迫。阐述了现代道德教育代际之维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大存在依据,并通过对双向的代际路径进行分析,试图寻求现代道德教育主体闻性代际模式的新建构。  相似文献   

20.
教育策略清晰描述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阶段人们脱离贫困代际传递时的复杂性。为了更好地解释治理贫困代际传递长效性问题,可将该策略研究由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转向认知资本理论,并分析人力资本视角下教育策略治理贫困代际传递的三个逻辑困境: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低认知意识驱动导致的价值困境,贫困群体教育水平与认知能力"脱嵌"所致的实践困境,教育策略难以形成可持续政策的结果困境。政府官员要真正通过教育策略治理贫困代际传递,必须基于认知资本理论,引导价值回归,提升教育脱贫政策输入过程的认知意识;重塑实践路径,促进贫困群体教育策略与认知能力的精准对接;重新进行结果评估,实现贫困群体教育认知资本策略的精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