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要求“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世界视野”。统编版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吸收了全球史最新的研究成果,增加了亚非拉等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篇幅,展现了人类文明多元共生、  相似文献   

2.
<正>翻阅《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其对“历史思维”的意蕴共有四次阐述: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要帮学生“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素养即是“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应使学生在义务教育基础上,更加“拓宽历史视野,强化历史思维,确立正确历史观念”;“史学入门”选修模块需在“提高学习历史兴趣,发展历史思维能力”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学科学习中最核心的价值观。无论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述,还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定义,最终都可归结为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这些认同的意涵既培养了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又帮助学生构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此外,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不断提高公民意识、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拓宽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互关联;了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体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视野和胸怀,初步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学业质量标准要求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其中包括“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由此,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成为历史教师必须要加以关注的现实问题。那么,教师该如何正确理解“历史思维”?又该如何在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笔者谨结合自己参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年“刊网微研”活动执教研讨课的体会,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的设计为例,谈谈对培养和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思考及实践举措。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针对“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H新月异,国际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大背景,提出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世界意识和全球史观贯穿于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说明学习世界历史对提高中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语,1983年),这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方向。历史教育要“面向世界”,意味着必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强调 ,要培养学生“具备查阅资料、索取信息并进行筛选和整理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参与 ,和他人合作 ,具备汲取不同意见 ,并做决策的能力”。开设研究性课题 ,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式活动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1 指导学生阅读 开拓科技视野阅读科普书籍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 ,树立科学的人生态度 ,培养科技意识的有效途径 ,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科普读物和有关科学历史发展的名著 ,指导学生收看科技节目 ,参观科技馆 ,上网查阅最新科技动态等 ,以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  相似文献   

9.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要求初中生要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引导学生在学习基本的交往礼仪、懂得珍爱生命、弘扬民族文化、学会合作与竞争、认识世界发展趋势的同时,通过感悟、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生发、深化全球意识,培养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教学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竭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正>“左图右史”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图说”契合当下学生的阅读和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用图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基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对事物进行分析的思维方式,培养时空观念素养;以图证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培养史料实证素养;以图释史,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认知和建构历史,培养历史解释素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提示中多次提到要读解图像材料,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从"家国情怀"角度提出的培养目标是"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如此,广义上的家国情怀是指"天下情怀",符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如何让历史教育在提高公民意识、建设幸福家庭、增强民族凝聚力、培育社会责任感、拓展国际视野、树立世界意识等方面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笔者将基于"研学+历史文化主题"研学旅行模式探究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的裁授。同时还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首先是进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必性和迫切性的分析,然后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新课改强调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历史意识,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还要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在目前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落实要经历“专家阐释”“教师领悟”“学生养成”三个阶段,经过三年来的培训学习,前两个阶段正一步步到位,但感觉最难的是“学生养成”的阶段,即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众所周知,学习兴趣是学生好学的动力之源,“课讲得有趣,意味着学生带着一种兴奋的情绪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1]。笔者经过教学实践认为:营造“现实感”的历史教学氛围是让“课讲得有趣”、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下面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的教学设计为例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物理课程标准》不仅将“注重科学探究”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还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仅是物理课程标准,其他理科课程标准都强调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新课改的灵魂,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在每一课中都编排了一定数量的“动脑筋”题,处理好这些“动脑筋”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在课堂上处理这些“动脑筋”题时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纳入历史课程目标的培养中。虽然叙述中并未直接提及批判性思维,但不管是历史思维能力还是历史价值观念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从中小学做起,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的能力”是下一步中小学主要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故而,历史教学中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成为近几年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建议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关于深度学习,学界对它的认识不一,但也有基本的共识。刘月霞、郭华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  相似文献   

19.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1]可见,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思维等方面提出了更深层次的培养要求。同时,广大一线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面临着教学设计碎片化,学生学习浅表化,教学评价单一化等困境。该如何打破教学困境,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我们应努力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创新中寻找出路。本文以部编新教材《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演变》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素养生长。  相似文献   

20.
“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这是新《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师的明确要求。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化学教师急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