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于分数应用题较为抽象,它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分数应用题之难,主要难在应用题里存在量和率,这也是分数应用题最主要的特征。所以,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把握其特征,量率而行,才能化难为易,提高学生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一、量率区分,把准分数意义1.量的意义:自身的数值在平时的教学中,量是与数相对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1例。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物活动中,激活除法经验,形成认知冲突,感受引出分数的必要性,知道几分之一是0到1之间的一个数。2.理解“1/2个”的含义,在具体情境中类推出“1/2米”并理解其含义。  相似文献   

3.
[病例1]把4千克糖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总数的()/(),每份重()/()千克。[病症]每份占总数的4/7,每份重1/7千克。[诊断]"病症"没有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每份占总数的()/(),是指把4千克糖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的意义可得,是1/7;"每份重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帮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丰富和深化对分数概念的认识,苏教版教材将分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编排,其中第二阶段安排在三年级下册,侧重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的过程,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笔者曾在听课后,收集了学生关于教材“想想做做”第2题(如图1)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正>初步认识分数时,教师常会将"量"(表示数量)与"率"(表示关系)混合起来教学,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出现混淆。如遇到"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这类问题时,学生经常出错,教师往往疲于纠错。为什么教了那么多遍,学生还是记不住呢?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6.
“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总结现行教材和实验教材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与旧教材相比进一步加强了概念教学。这主要表现: 1.加强与第五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联系,在已学的基础上概括分数的意义。 2.在概括出分数意义之后,通过一个例题,说明可以运用分数的意义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再通过—个例题,把这类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教学分数分类时,突出真分数和假分数,把带分数看作是分子大于分母的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4.加强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直观教学,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的一个重要概念,教学时教师应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单位“1”的概念。如用魔方作直观教具,分开看,是27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合起来看,是一个完整的魔方。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看到一个一个的小正方体,怎样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魔方?当学生发现可采用“分开看”和“合起来看”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时,教师应明确指出:观察教材上的实物图要采用“合起来看”的观察方法。这样学生才会把4个苹果视为一堆苹果,6只熊猫看作一群熊猫,从而有利于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有位同学拿着一道题问我错在哪里?原题是这样的。甲数是25,乙数比甲数多它的15,乙数是多少?他的解答是:乙数是25+15=2515。到底错在哪里呢?很明显,这位同学犯了“量率混淆”的错误。具体讲,对“乙数比甲数多它的15”一句话理解错了。乙数比甲数多它的“15”,是指“把甲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5份,乙数比甲数多其中的1份。”一种思路是先“求甲数的15是多少”,即:25×15=5,然后再求乙数是多少,即25+5=30。另一种思路是:因为乙数比甲数多它(即甲数)的15,所以说,乙数是(或相当于)甲数的1+15=115(倍),这样,再求甲数的115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乙…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册 第65页 例1。 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的方法。 2.启发学生初步运用“分析法”的逻辑思维形式分析和处理学习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填空。 (1)50米=( )千米。 (2)70分=( )时。 (3)4/5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小明13天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 ),5天看这本书的( )。 (5)( )/4=12÷16=21/( )=15/( )。 (6)分母是5的所有真分数是( )。 (7)分数单位是1/9的所有的最简真分数是( )。 (8)把2/3、1/2和13/20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9)把10/3、3(2/3)和2(10/1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分数的概念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从整数到分数,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数方法上都与整数有很大差异。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下面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联系生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只有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操作等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复习,教师要启发学生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学生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切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复习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  相似文献   

14.
某些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具体数量与分率没有直接对应,正确找出量率对应的关系是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种寻找量率对应的方法:一、转化条件找对应例1.一捆电线,第一次剪去25,第二次剪去余下的13,剩下20米,这捆电线共有多少米?[解析]题目中25和13的单位“1”不同,可将“第二次剪去余下的13”转化为第二次剪去(1-52)的31即全长的15。这样,可找出20米的对应分率为(1-25-51),从而求出全长:20÷(1-25-15)=50(米)。二、画线段图找对应例2.小王加工一批零件,已加工的比总数的13多14个,剩下的比总数的25少2个,这批零件有多…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教材的教学,是在第六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第八册“数的整除”的基础上编写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分数应用题的基础,是整个分数教学的重声。备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主要内容的教学 本单元及每一节内容都有各自的重点,教师应把握住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以便把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吸引到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上来。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在第八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学习分数。整个单元分为六个小节,其中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分类是理解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前提;分数的性质、约分、通分、分小数的互化是掌握分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二、教学建议1、分数的意义。教学分数的意义要注意弄清以下问题:①认识在测量和计算时得不到整数而产生分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量”与“率”是高中生物试题中非常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在解题过程中,如果不能准确地辨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往往会导致“满盘皆输”。本文将从4个方面对此作一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李晓渊 《湖南教育》2000,(18):44-45
一、尝试练习,发现分数乘法法则师:(出示三道分数乘法题并板书成一横行:×=、×=、×=)我们会求两个分数的和与差,那么这三道题该如何做?  生:我们没学过。  师:没学过?不错,分数乘以分数是没学过,但我们就不能把它们转化成学过的知识吗?  生:哦!化成小数后再相乘,就是(生讲师板书):0.6×0.9=0.541.4×1.5=2.10.2×0.15=0.03×=×=×=  师:现在,你们观察一下,所得的积与两乘数有何关系?  (稍等一会儿后,老师又用态势语作了进一步的启发:先用手指指向积的分子,然后又指向两乘数的分子。)生:积的分子是两乘数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