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杜威的德育思想及对当前道德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分析了杜威德育思想的要点,提出杜威的德育思想对当前道德建设的启示:道德建设要从儿童抓起,兼及所有社会成员;充分发挥学校道德教育主渠道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个体内部动因,注意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2.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倡导世俗道德教育的代表作之一,其道德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认识论维度、实验伦理学和功能主义心理学维度阐明杜威道德教育的思想渊源。结合文本研究,阐释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直面当前中国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并从实现学校与社会生活的无缝衔接,完善教师指导与学生多主体参与的关系以及协调校园文化“人化”与“化人”功能这三方面分析杜威道德思想在高校运用的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对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学生道德能力的生长,是学生个体独立进行道德生活的必备条件。从教书育人的本质角度而言,关注学生道德能力的生长,是学校思想政治课教道德教育立足的支点。  相似文献   

4.
道德健康的出现是人类自身反思的结果,从而使健康内涵从生理学、心理学领域扩充到伦理学领域。个体的道德健康状况和水平会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个体的道德健康为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可能;和谐社会重视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鼓励个体追求爱和幸福等精神需要。与此同时,健康的概念还赋予道德教育以新的内涵。培养道德健康的人,使人拥有健康的生活,并提高人的道德判断力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5.
梁隽 《广西教育》2010,(35):15-16
道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把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殊个体,他不会机械地接受道德原则。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柏格和教育家杜威等提出“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发展良好的判断力”。  相似文献   

6.
杜威是教育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把学校的现实生活、课程和教法称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三位一体,强调将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杜威德育思想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我们去学习、品味和借鉴,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涂诗万  姚文峰 《教育研究》2021,42(7):103-117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以192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后两个时期中,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在以下三个方面是一以贯之的:一是反对绝对主义道德,推崇探究式道德教育;二是强调道德即当前意义的持续增长,并以此统一事实与价值、知识和行为;三是推崇"社会智慧、社会能力和社会利益(兴趣)""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后期,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发生了保守主义转向,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再坚持线性道德发展观,推崇习俗,主张多元道德发展观;二是强调道德教育须借助"宗教性"力量.从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可看出其问题意识:一方面,杜威竭力维持现代性对前现代性的优势,将启蒙精神发扬光大,谴责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捍卫和发展民主;另一方面,杜威意识到了极端个人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各种激进主义和无根的世俗化等现代性弊端,努力消解这些弊端.  相似文献   

8.
道德责任是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也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不容乐观。文章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多角度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道德责任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即: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注重家庭道德责任意识教育的培养,发挥学校道德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强调道德之个体享用性功能,以期培养出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负责任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论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更多地被认为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学校道德教育(以下简称为道德教育或德育)也被认为是个体接受和遵循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系统的过程。这种理解方式往往导致对道德个体性的遮蔽,窒息了个体德道学习的自觉能力,割裂了道德生长的整体精神空间。今天,学校道德教育的局限性已日益凸现。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对道德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我们实现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杜威在道德观上的主要观点有:在道德构成之中,道德行为重于道德观念;在道德形式之中,反省道德重于礼俗道德;在道德目的之中,生长发展重于静止不变。这些观点,对其思想,尤其是道德教育思想产生重要影响。认为,道德教育模式要从直接转变为间接,道德教育内容要适应个体反省道德的培养,道德教育目的要促进个体的道德生长。  相似文献   

11.
王小云  纪虹 《文教资料》2011,(7):124-126
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系中,他的学校德育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杜威从对社会和道德、智力和性格与义务和兴趣二元对立的超越出发,提出了对学校德育的目的、内容和过程的独特看法,体现了学校现实生活、教材和方法的三位一体,在今天仍然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2.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围绕着培养合格公民这个基本目标,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把道德理论研究和实验紧密结合。教学过程注重层次性和各科教学的渗透性,使道德教育从传递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转移到发展个体的道德思维和探究能力上,培养健全人格。这给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以极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正经历着从道德“培养论”转向道德“学习论”的过程,探究性道德学习正是缘此而提出的一种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维和新模式。探究性道德学习彰显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本体价值,突出了道德实践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实现了学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构建了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方法体系。探究性道德学习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调查探究,表达交流、评价反思,课外延伸、实践探究。探究性道德学习方法主要有事例研究法、问题讨论法和社会调查法。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对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学生道德能力的生长,是学生个体独立进行道德生活的必备条件.从教书育人的本质角度而言,关注学生道德能力的生长,是学校思想政治课教道德教育立足的支点.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正经历着从道德“培养论”转向道德“学习论”的过程,探究性道德学习正是缘此而提出的一种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维和新模式。探究性道德学习彰显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本体价值,突出了道德实践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实现了学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构建了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方法体系。探究性道德学习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调查探究,表达交流、评价反思,课外延伸、实践探究。探究性道德学习方法主要有事例研究法、问题讨论法和社会调查法。  相似文献   

17.
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与现代学校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化社会的道德困境表明,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缺乏道德共识的背景下主体如何处理与他者的关系。法国思想家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提供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可能路径。他者伦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为他者负责的伦理关系。这一思想有助于当前学校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角度来重新理解道德教育中的自由与为他性,即道德自由就是为他者负责,在尽责中获得自由,为他性就是主体性的表现。这一理解为个体化社会的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确定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8.
幸福是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伦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都为教育学关涉幸福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素材。从教育学的视角看,幸福可以说是人需要培养和有待发展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通过好的教育特别道德教育来磨砺。道德教育要改变长久以来幸福目的失缺的状况,倡导道德智慧教育,让道德教育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人生幸福为价值追求,提升学生的道德智慧水平及幸福生活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感受、体验和创造幸福。  相似文献   

19.
建设民主社会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以德治国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治国方略。如何使两者结合杜威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借鉴思路。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主题是教育是实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手段。民主主义信念是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民主主义社会是杜威理想的社会,而学校道德教育是杜威实现其民主主义理想的首要工具。本文阐释了杜威的民主社会理想,以期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是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社会转型期。在此时期,美国出现了因严重的社会失范而引发的种种社会矛盾与问题。基于社会危机主要是一种道德危机的判断,杜威围绕着寻找新道德的基础和维持、再生产新道德的机构这两个主要课题展开了其民主主义道德教育思想:以道德教育实现民主主义,以民主主义改造道德教育。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同样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下中国道德教育改革有两点启示:一是凸显道德教育的民主目的;二是重视道德教育自身的民主化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