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通过主人公杰基尔与海德的"共生体"形象完成了对"何为人"的探究,即善恶一体,共同构成"人"的存在。杰基尔博士身上体现出了斯芬克斯因子以及因子间的抗衡,从斯芬克斯因子的角度解读《化身博士》可以理解为"人性"与"兽性"之争,代表"善"的杰基尔不断与代表"恶"的海德为支配问题而斗争。小说表达了"人性战胜兽性"的主题,并揭示出小说背后关于善恶一体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唐卓杭 《英语广场》2023,(18):60-63
《水之乡》是英国当代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探寻历史,旨在解释书中主要人物的人生到底出了什么差错。本论文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分析书中主要人物做出的伦理选择,探讨影响伦理选择的原因。研究发现,母亲角色的缺失导致了畸形的家庭伦理环境,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导致了病态的社会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4.
艾略特一生反叛传统道德,探索和寻找合乎自己理想和社会规范的伦理道德标准,其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亦不断面临伦理环境下的伦理困境,并最终通过艰难的伦理选择实现伦理救赎和伦理回归。以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析乔治·艾略特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伦理道德主张,阐释作者对生存价值及伦理道德的思考。通过伦理环境、伦理选择、伦理救赎三个维度挖掘作品的伦理教诲功能,分析作者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5.
萧伯纳的戏剧《卖花女》讲述了卖花女伊莉莎意图通过语音矫正和文法学习成为上层社会优雅小姐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伊莉莎在人生重大变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人际困境和自我身份的迷失。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为基础,通过主人公伊莉莎做出身份选择的伦理环境,探讨伊莉莎改变自我的动机以及此后所面临的伦理身份困惑,揭示导致其伦理困境的根本原因。萧伯纳通过讲述伊莉莎的故事,集中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个体阶级身份与伦理诉求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并对该社会中个体寻求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寄予关注,从而传递出深刻的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6.
《国家客人》是爱尔兰短篇小说家弗兰克·奥康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讲述了爱尔兰独立战争背景下爱尔兰士兵与英国战俘成为朋友,但是爱尔兰士兵不得不履行职责杀害朋友的悲剧。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看,英国战俘的道德选择彰显了人性的善,是对荒唐的战争杀戮的有力控诉;爱尔兰士兵深陷职责与道德的伦理两难境地,失去了对良知的坚守,成为麻木、冷漠的刽子手和战争机器上的零件。在战争面前,宗教救赎似乎显得苍白无力,人类唯有保持理性意志才能弃恶从善,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段梦悦 《海外英语》2022,(5):209-211
《克拉拉与太阳》(Klara and the Sun)是石黑一雄2021年出版的以人工智能为题材的小说,背景设定于一个虚拟的未来世界。小说主人公克拉拉是一个人造朋友(AF),石黑一雄从他的叙事视角出发,展现了人类社会科技高度发达后亲情、友情、爱情所面临的伦理问题。作者通过作品提醒世人应该思考并面对科技进步带来的孤独、社会不平等及伦理道德问题。论文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出发,研究AF的伦理身份,以及他们在拥有先进科技文明的人类社会中遇到的伦理冲突,探讨其伦理意识与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杨丽红 《英语广场》2022,(33):47-50
文学伦理学认为伦理价值是文学最根本的价值,每一个文学文本结构都由一条或数条伦理线和伦理结构成。本文试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分析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无论从当时的伦理环境还是从文本结构中所含的伦理结来看,都无一例外地预示了主人公爱玛最后的悲惨结局。我们对爱玛的动因和伦理选择能报以理解,同时也从中得出警示,即不顾伦理环境的伦理选择可能会让人自食恶果。  相似文献   

9.
从散居族裔批评视角解读莫里森的佳作《宠儿》可以看出,莫里森将颠覆殖民话语与重构美国身份认同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一方面,莫里森通过对基督教文化的改写,颠覆了以"大熔炉"为象征的殖民话语;另一方面,莫里森重新构建了被喻为"被子"的美国身份认同,强调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宠儿》这部旷世闻名的著作中,莫里森高超地运用陌生化的多维叙述视角,深刻描述了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其中宠儿作为主要的角色,更是被赋予鲜明的陌生化色彩。作为被叙述者,对宠儿的描述朦朦胧胧,若隐若现,她的身份迷雾重重;作为叙述者,宠儿以一个鬼魂的存在形式的叙述呈碎片状,有强烈的陌生距离感。正是这样陌生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全新的经历感受,才得以让读者在震惊之后,多维地深度地解读文本后深刻人性、社会和民族等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籍非裔作家,发表于1987年的小说《宠儿》是莫里森最震撼人心、最成熟的代表作,一直被评论家视为"黑人文学历史的里程碑"。本文以二元对立为视角对《宠儿》进行文本解析,通过对《宠儿》中四组二元对立的分析:人与鬼、反抗与压抑、黑人婚礼与白人婚礼、塞丝母爱的缺失与对子女的宠爱,分析出是奴隶制社会以及塞丝本人性格中的对自由和平等的追逐导致了塞丝弑女的非偶然性。  相似文献   

13.
《宠儿》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当代族裔文学的大发展,国内对于《宠儿》的研究已经进入了深入拓展阶段。本文从译介研究、思想主题研究、审美方法研究和比较研究4个方面着重考察了近5年来《宠儿》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研究现状。认为中国学者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加深理论深度,提升研究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科马克.麦卡锡的《路》,通过还原故事发生的"伦理现场",分析父亲的伦理身份,进而对父亲的伦理选择和伦理救赎进行深入探讨,以此来探究小说的道德启示和伦理意义。这部末世寓言中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指出了方向:人要始终坚持内心的"火种",要不断以实际行动追求更高尚的伦理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5.
岳铁艳 《海外英语》2012,(13):190-191
通过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解读美国现实主义小说《美国的悲剧》中两性关系悲剧背后的伦理及道德原因,揭示了工业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在对物质、金钱、享乐及性的极度渴望与追求下伦理与道德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美国饱受争议的"哥特式小说家"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摸彩》讲述的是战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村落里,一个女人如何以民主抽签的方式被选为全村的祈求丰收的祭品,进而被村民及自己的家人用乱石砸死的骇人故事。杰克逊将一个本应只可能在伦理混沌的古代社会发生的故事转化为现代美国社会伦理困境的某种夸大而深刻的表现,目的在于通过揭示美国核心伦理精神—"平等的自由精神"对美国社会伦理构建的负面影响,表达对美国社会伦理现实的担忧并同时抒发了自己的社会伦理观。  相似文献   

17.
托妮·莫里森,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有的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有的闪耀着严肃理性的光辉。她善于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令人深思感慨的悲剧性主题,表达她对社会与人生的独特理解。《宠儿》(Beloved)是她的著名三部曲中的一部(另两部为《爵士乐》和《天堂》),也是她的长篇代表作之一,该作一出版就受到普遍赞誉,并使得她荣获普利策文学奖。在《宠儿》中,莫里森舒缓地为读者展示出黑人女性塞丝(Sethe)的悲剧命运。随着迷雾的层层拨开,塞丝杀婴这个血淋林的事件及其原委也逐步被揭示显…  相似文献   

18.
六六小说《蜗居》以“房”为题,叙述了一个房价飙升时期发生在一对姐妹之间的故事。改编自小说的同名电视剧一经播出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对《蜗居》进行分析,客观地解读作品中折射出来的人本性和物性、异化的爱情,探讨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宠儿》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继承了黑奴叙事书写历史的传统,同时又将它融入到了后现代的语境中,并且还采用了多角度的叙事手法,全面及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了黑人在美国历史上特殊地位,控诉了臭名昭著的黑人奴隶制度对美国黑人造成的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双重伤害,揭示了由白人上层阶级主导的官方历史,是对真实历史的歪曲。作者运用后现代文学的诸多表现手法,对历史进行解构和重构,在要求人们正视历史的前提条件下,呼吁黑人们应该关注自己当下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