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的中医术语英译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中医术语英译中的文化缺损现象也屡见不鲜.本研究通过引入文化翻译理论分析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并结合中医术语之特色,探讨中医术语英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及中医术语英译的五种可行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术语的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介绍了翻译机械专利文摘时,术语的翻译应遵守准确性、简要性等原则,重点探讨了机械术语的日译中策略。笔者认为在翻译机械专利文摘时,采用原文照写的直译、较原文有变化的变译、解释性的增译、使用外来语的回译、混合语形的创译、原文照写的直译加解释性的增译等机械术语的翻译策略,能使翻译的准确性更高、识别性更强。  相似文献   

3.
中国典籍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风貌,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含有丰富的中华思想文化概念术语。其中,礼俗术语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典章制度、仪礼规制、交往准则等。礼俗术语往往具有民族性,其翻译往往会遇到语义重构中的信息不对等问题。本文以《史记》《汉书》中的礼俗术语英译为研究对象,基于沃森和倪豪士的《史记》英译本,以及德效骞和沃森的《汉书》英译本,分析不同译者在英译礼俗术语时使用的翻译策略。研究表明,译者对于礼俗术语的概念均进行了语义重构,体现了不同程度的明晰化英译倾向,如音译加类属意译、描述性对等、文化对等、功能对等、自然化翻译、内涵明晰化、文内注释等,以期达到术语译文与源语术语的概念融通,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从而强化译文的可接受性。这对于当前语境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扬 《海外英语》2022,(19):55-56
探讨中医和西医语言上的差异、思维模式的差异和文化内涵的差异,分析中医药基本概念英译的策略。要准确实现中医的跨文化交际,中医药术语英译应该遵循忠实原文、贴近原文、亲近目的语读者等原则。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系列和主题展览系列展品的汉英双语介绍性文本为研究对象,使用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理论,研究翻译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策略。在此翻译策略指导下,探索转译、省译、增译三种翻译方法的实际应用。分析发现,转译法在保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使译文更加流畅,省译法能避免原文累赘,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增译法对原文进行补充说明,准确传达文化信息。推动博物馆展品介绍性文本翻译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思维差异等一系列因素相适应,形成汉英双语文本之间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我在旅游文本的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是旅游资料英译中要解决的难题。根据彼得·纽马克的理论,认为旅游资料属于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章,其核心是读者,其英译而应以传递信息为第一要务。结合汉译英旅游资料,对功能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译者在旅游资料英译过程中应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传递出原文的核心信息,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灵活运用增译、省译、改写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能够达到,较好的沟通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炳淑 《考试周刊》2012,(76):18-19
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而典籍英译尤其重要。“文化转向”把翻译研究从语言层次的规定性转换到文化关照下的描述性研究。在典籍英译的实践过程中。译者能否做到文化保真,直接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弘扬与传播。本文通过对汪榕培典籍英译著作的片段分析,探讨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下典籍英译者如何才能再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和风格。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咸阳市政府门户网站三篇题材各异的文本及其英译为例,从文本内容的取舍、翻译策略的使用、译文受众视野关照三个方面探讨意识形态对门户网站英译的影响。分析译文发现译者意识形态对译文起着"操控"作用。政治性的文本采取"厚译"而介绍投资环境和旅游景点的文本则大幅度"删译";在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一方面将汉语思维生搬到译文中导致不少"死译",一方面又盲目迎合外语读者而不适当地"归化";在译文受众视野关照方面也因缺乏分析受众对象而导致原文的丰富文化信息不能充分传输。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主张翻译原则和策略完全由翻译目的所决定。在"目的论"视角下对"黎族三月三节"外宣文本英译进行个案分析,结果表明: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英译必须结合外宣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语言结构、文化背景、表达习惯、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来选择增译、减译、转换等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文本除了语言信息内容之外还包含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其翻译也不应再局限于语言学研究领域,而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交流。从对洛阳市各大博物馆文本英译的相关调查可知博物馆文本英译存在着文物名称翻译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介绍性文字的翻译死守原文,亦步亦趋缺少灵活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在文物名称翻译时,应采用音译意译和半音译加注释的方式;说明性文字的翻译,应当在神似重于形似,音韵和美的特点上,突出直观感,注重纯信息的传递。只有如此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1.
张婉 《英语广场》2022,(22):8-12
本文以丁往道编选及英译的《中国神话及志怪小说选》和科利尔的Chinese Mythology为例,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对中国神话故事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三维转换翻译策略在中国神话故事英译中的可行性,并总结此类文本的翻译策略,以期为此类文本的外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2.
到目前为止,专门论述道教术语翻译方面的论文很少。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道教神仙术语英译过程中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应用。文章首先论述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然后分析了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最后提出了异化和归化策略视角下道教神仙术语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具体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8,(16):189-190
全球一体化促进了中国高校与世界各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各大高校网站的外宣英译文本的跨文化交流作用日益突出。本文试图从信息文本精度、文本结构巧度、意识形态软度和修辞文化风度四方面总结出我国高校外宣翻译在平行文本的基础上把握适度翻译的策略与方法,为我国学校网站外宣文本英译在文本内容、文本结构、文化规范以及修辞风格诸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左立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1):162-164
翻译是架构在两种语言以及文化基础之上的交际活动.文化语境在此交际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忠实地解构源语文本和准确贴切地用译入语表达原文的思想,都离不开对翻译文本所处语境的阐释.首先对语境理论发展做总体的简要回顾,然后结合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分析文化语境和翻译教学的关系,并以此进一步探讨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图式空白和文化图式差异造成了旅游文本英译的难度。旅游文本中蕴涵丰富的文化图式,立足于图式理论探讨旅游文本翻译,总结文化图式在旅游文本翻译应用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旅游文本属于诱导型文本,其翻译比其他类型的文本更加侧重于译文的可接受性.根据目的论,旅游文本翻译的原则是:以游客理解为中心,以宣传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为目的,在不违背原文主旨大意的前提下处理译文信息量和表达形式,协调翻译委托人与原作者的关系,协调保留原文文化信息与游客理解译文的关系.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之下,译者可采用增译、省略、类比等翻译技巧来实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7.
韩婧 《考试周刊》2012,(62):28-29
影视字幕英译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不仅需要考虑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需要关注中文到英文的转换过程中文化词汇的翻译,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离不开平行文本的借鉴和使用。本文将讨论结合平行文本进行字幕英译的策略,说明平行文本对译者模仿目的语读者的语言风格及翻译文化词汇时运用平行文本提升译文质量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术语翻译视角厘清潮州古建筑术语英译单用与联结、继承与创新、物质与精神的矛盾。计量古建筑英译研究文章发现译法结合、注释、图片的作用。以平衡归化与异化的策略可以处理潮州古建筑术语英译矛盾:古建筑术语单用时宜采用音译+直译,术语条目解释可加入图片,联结时应根据不同文本采用直译或音译+直译,并巧用注释;古建筑术语英译可以分为直接继承现存译名,部分创造与部分继承并存的直译+现译名以及创造性直译,必要时辅以意译;物质与精神矛盾处理一般采用直译+现译名,必要时辅以意译,同时灵活运用连字符、移形译与词类增译。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阐释改写策略在旅游外宣英译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根据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翻译方法并结合旅游文本的文本类型提出旅游外宣英译的"三维"改写模式,并通过翻译实例论证该模式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顺应论为理论视角探讨了红色旅游英译策略。在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中,译者必须在准确把握原文信息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对各种相关的语境因素和语言结构因素进行动态的顺应,从而决定原文的取舍和翻译策略,使译语文本能被外国游客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