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被史学家誉为"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的大理三月街古街场内,悄然耸立着一座巨大而神秘的古碑,这就是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世祖平云南碑".  相似文献   

2.
<韩碑>是李商隐诗集中较为独特的一首.关于此诗的主旨,前人多认为是赞美裴度、韩愈淮西平叛一事,褒奖韩愈所作的<平淮西碑>,为此碑被推倒鸣不平,兼表达李商隐评定叛藩的政治主张.本文则通过对有关史料以及李商隐对韩愈态度的详细分析,认为<韩碑>一诗是义山仿韩戏作,意多嘲讽,主旨在于讥讽韩愈热衷名利、攀附权要、为文不德,以至遗留笑柄.宋代以后尊韩风气太盛,以至前人对<韩碑>诗主旨进行了错误解读.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省祥云县水目山“五祖坟”院内,保存着一块完整的《真如沙门之碑》,至今鲜为人知。碑高190厘米,宽96厘米,圭首,于清代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乙酉仲冬立。碑阳额面自左至右刻“真如沙门之碑”6个篆体字,为林则徐亲笔题写,下有楷书碑文28行,满  相似文献   

4.
正当我们说起基督教的东传,我们往往会想到明清时期的基督教的大规模传入,但实际上,早在唐朝,基督教就已经传入了中华大地,时人称为景教,而景教的首次传入,也是基督教与中华文明相遇之始。在今天西安周至县东南角,仍然还保存着一座七层的空心砖塔,从外观上看起来和平常的佛教寺庙并无不同,但在明天启三年,却出土了令人震惊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揭开了这个以大秦寺为基础,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神秘宗教——景教。  相似文献   

5.
公生明 廉生威──取信于民话《官箴》孔祥光西安碑林享有"碑的天地,碑的世界"的美誉。它有七个展厅(室),六个回廊,还有碑库,珍藏着东汉至清代三千余方石雕精品,亦堪称世界之最,惜乎没有把它列为世界几大奇迹之──!在第五展厅(室)东侧,有一方驰名的《官箴...  相似文献   

6.
刘汉忠 《寻根》2013,(1):27-28
《荔子碑》以首句“荔子丹兮蕉黄”而得名,文字是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结末的《迎享送神诗》,故又称“迎享送神诗碑”。两百多年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书写了这段文字,而在罗池庙(今柳州市柳侯祠)刻碑,则在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荔子碑》上石后,  相似文献   

7.
在新平县五桂山后的平甸乡牛肩头坡山丫口.现今屹立着一座高3米多、宽2米零,形壮如一座石门有台基,门内有一块整体石碑,整座“诰封碑”用尚好沙石,手工精刻而成。方形的石柱、石墙、石瓦。此碑座西朝东,端正庄重,门内可容纳两人下棋有余。碑清楚(见附图)。  相似文献   

8.
"云南有座鸡足山, 离天三尺三. 百零八寺云里建, 佛光普照金灿灿." 这是历代以来,民间流传的朝山进香歌谣.还有一首民谣说: "宾川有座鸡足山, 走马观花去进香, 正月初一上山去, 三月十五才下山. 从这些民间歌谣里,可以看出鸡足山中的佛教建筑物的数量之多.  相似文献   

9.
正古老的泰山脚下,原来有座岱岳观,观中有通碑,名叫"双束碑",又叫"鸳鸯碑",它虽然"书非名笔",也没有秦刻的沧桑和汉碑的壮美,但是它却与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政治命运密切相关,并见证了我国古代一段特殊而精彩的历史。话说武则天自唐永徽六年(655年)被封为皇后之初,便开始涉足朝政,"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决之。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资治通鉴》卷  相似文献   

10.
正民族众多的云南,是一座蕴藏着丰富民族器乐艺术的宝库,而彝族小闷笛则是这座艺术宝库中的一件珍品。听南涧县文联的同志说,叶春龙是大理州第一个把彝族小闷笛搬上舞台的人,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在今年的夏日的一个清晨来到南涧,实地采访了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叶春龙。阳春三月吹闷笛百闻不如一见。到了叶春龙家,一见到他,我便毫不客气地要求他用小闷笛给我来上一曲,叶春龙爽快地从怀里拿出小闷笛,将管身竖起,放到嘴边,含住管首上端的虫哨,  相似文献   

11.
云山遮不住     
一 多年以前便听人说过,弥渡坝子以西的巍峨的群山之中,藏着一座"云山公园".把此地命名为"公园",我想,和我一般见识的人肯定都会觉得惊讶.因为,定型在我们头脑里的公园,通常都在比较繁华的地方,而这座公园,却建在远离闹市的山区,并且修建公园的一切费用全部靠民间捐赠.  相似文献   

12.
尚方超 《寻根》2016,(4):16-19
在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大社村北的太行山脚下,有一座修建于北魏太和三年(479年)的盘谷寺。寺前最显眼的一处石阶上,有一座八角重檐尖顶的御碑亭。亭中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碑首刻有"歌盘合契"四个大字,意思是将歌颂盘谷寺的文章合镌在这块碑上。碑文分三个部分,一为唐朝大文豪韩愈的著名散文《送李愿  相似文献   

13.
待诏翰林的两年多时间,在李白一生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选取“长安情结”这一独特视角,对李白的人格特征和创作心理作了比较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4.
正碑刻是不可翻动的书,是书中的重量级。它以大石为纸,以刀为笔,以山水风云为封面,以日月星辰为封底。碑刻的预想读者指向不分世代的流动人群,那些为仁人志士立的石碑,常表达"永贻相质"的愿望,即将碑主的形象和精神永远留给后人。每一座碑刻,都在宣示一种永恒的文化精神,是这一代人向下一代人的交代,凝固着未了的心愿。屹立在孔庙(或夫子庙、文庙)前面的石碑,首  相似文献   

15.
闲话二题     
那才是青藏高原 我喜欢听李娜的歌.总觉得她的歌声是从内心进发的,是真情的流露,是生命之弦在震动.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久久不能忘怀的眷念.我看见--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嗦--哪可是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16.
西安魁星楼     
距西安城墙南门城楼东侧约667.5米处,建有一座祭祀主管文运之神——魁星的魁星楼。该楼初建于明万历己未年(公元1619年)九月,后遭兵火所毁,清代虽有重修,但明清建筑终未保留下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楼体是1986年西安整修城墙时,根据《咸宁县志》“创建...  相似文献   

17.
说“踏歌”     
说“踏歌”李晖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侍历代传诵,可谓千古绝唱。但是,什么是“踏歌”?却还没有一个规范化的答案。《辞源》:“踏歌:连手而歌,以足踏地为节奏。”①《辞海》:“踏歌:中国古代群...  相似文献   

18.
认干爹 云南山多路多地形复杂,但在十字路口多有指路碑,标明四方村镇名及里程数,让路人心里有底,不至于走冤枉路费时费力.这指路碑是谁来竖上的呢?这就要追溯到故乡习俗认干爹.  相似文献   

19.
剑桥记忆     
剑桥是一所大学,也是一座城。只是这座城很小,似乎称为“小镇”更为适合,从位于剑桥城西北角的圣埃德蒙学院步行到东南角的剑桥火车站,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夏天时,我和十多位同学在此居住了一个月,虽然短暂的时间远远不足以让我透彻了解这座城市,但我却至今仍深深沉迷于她的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20.
现代博物馆正在努力使自己跟上公众和现代艺术瞬息变化的要求,博物馆的概念也因此发展和变化。想象—下西安将来作为一座博物馆之城的未来,将是怎样一个场景——为这座城市滋养更厚重的艺术氛围,提供更开阔的交流空间,反馈给社会更多的教育价值,真正体现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必不可少的文化素养。这正是我们所希望构建的城市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