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息素养教育在Web2.0环境下的长尾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独立课程教育、嵌入式课程教育、非课程教育三种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课程教育内容的嵌入、手段的增加、非正式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渗透方面探讨了Web2.0与信息素养教育结合方式,并运用长尾理论分析了基于Web2.0的信息素养非正式教育效果,即只要学习者利用Web2.0学习的时间足够长,学习资源、学习者和学习方式不断增多,学习效果和规模也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近渐成为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阐述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概念、内容特点以及国内外的现状,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211工程"百所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数字信息环境的形成,在线信息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通过对我国“211工程”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形式、内容、媒体形式、开放程度、组织结构等进行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211工程”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我国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The library literature contains many discussions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as a means of engaging students in instruction and promo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A related but relatively unexplored opportunity is available through client-based projects. Using examples from the business education literature, library literature, and the author's experience, the author attempts to connect the consulting processes of client-based projects to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ies, specifically, the ACRL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The correspondence in the steps reveals excep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librarians to simultaneously apply what they already know, stretch their own boundaries, and promote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highly-motivated students.  相似文献   

5.
目前,利用Web技术搭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通过平台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高校在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方面所采用的主流教学方式。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在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在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Web2.0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论文对国外发达国家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在方式、内容、媒体形式、合作开发等方面的特征,并分析了从加强合作、扩展形式、完善内容、加强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对我国开展大学生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及实践情况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文章以信息素质的定义、内涵和标准为基础,介绍了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进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2.0的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Web2.0的内涵及其对学习模式的影响,研究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引入Web2.0,从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模式、资源建设与管理方面改进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高校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实践发展及其虚拟空间建设的现实意义,并列举Blog、Rss、Tag等Web 2.0技术在信息共享空间虚拟层的应用。Web 2.0相关技术与理念的优越性使其对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虚拟层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w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es (AASL) National School Library Standards relative to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pipeline as K-12 students reach university-level learning environments. Shifts in the standards, and therefore eventual shifts in this pipeline, are examined. The new school library standards integrate standards for learners, school libraries, and school librarians. This paper will focus exclusively on the standards for learners, as this is where the primary crossover between high schools and academic libraries takes plac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academic librarianship, especially relative to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
信息素养及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养概念应由信息与素养两个概念交叉来描述,是由信息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信息素养教育应该是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信息素养的内涵为依托,应贯穿学生学业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ACRL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解读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2014年11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第三版),取代2000年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将成为国际范围内信息素养教育重要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对其内容的解读,为新信息环境下的国内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阐述《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及相关附件的内容,并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内容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进行思考.[结果/结论]认为在新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要与学术过程进一步融合,并注重Web 2.0环境下的信息交互参与,建立相应的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此外,借鉴其他信息素养指导性文件,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目标明朗化.  相似文献   

13.
信息素养标准和教学目标对图书馆教育职能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和“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学目标”的产生背景、结构体例和责任分配等特点,揭示了这两个规范性文件在“加强统筹合作”、“倡导信息素养”和“提高馆员地位”等方面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Social technologies such as Weblogs, wikis, and social bookmarking are emerging both as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as tools for research.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se technologies and suggests they may be well placed to build fluency in the higher-order thinking skills outlined in various information literacy frameworks, particularly in an educational context. A high proportion of today's learners are very comfortable with technology and Web 2.0 resour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they are accessing are also changing, bringing a stronger need for sophisticated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skills. Where do social technologies fit within information literacy frameworks, and where can they be used in the day-to-day i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kills? This paper suggests social technologies perform a dual role: they are not only useful sources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resources to be used to develop ideas and research, using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ty platforms that learners today are familiar with. Librarians who provide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would benefit from an awareness of these tools and where they sit within today's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861名高校图书馆用户对Web2.0各种应用形式的使用与重要性认知、图书馆信息组织现状的满意度、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意愿、参与形式及障碍因素等情况的调查发现,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意愿明确,缺乏相关信息组织技能是其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主要障碍。图书馆应从改善信息组织现状、加强Web2.0技术培训、建立激励用户参与的长效机制等途径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理解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简称《框架》)中阈概念之间蕴含的逻辑关系以及教育层次,是构建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生态系统的前提与基础。[方法/过程]将《框架》中信息素养的逻辑架构做立体层次性分析,以此为基础对信息素养的教育架构进行说明,并结合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开展的\"灯塔历史文化研究\"项目案例,阐释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方法与过程。[结果/结论]信息素养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以培养学生判断力、分析力、研究力为核心,包含通识教育、技能教育、拓展教育,以及多方人员和组织共同参与合作的完整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可靠稳定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is column is to highlight information literacy activities that are occurring in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outside of libraries. Academic libraries have done much to advance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s. Yet, much activity is also occurring outside of academic libraries in relation to information literacy. This column will feature some of those 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 so that academic librarians may share information with them and develop new partnerships that will further advance the goal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从基于Web2.0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特征出发,系统介绍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Web2.0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式,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Web2.0个性化信息服务所涉及的人、信息资源、技术和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职院校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信息素质教育的概念入手,阐述文献检索课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高职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创新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2015年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如何依据文件因地制宜地展开实践是高等学校图书馆和信息素养教育馆员关注的焦点。[方法/过程]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南开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团队根据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开展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展示包括对文件内容的解读、可行性分析、与合作者开展实践教学和分享成果等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实践路径。[结果/结论] 提出实践《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必须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注重与院系合作者的深入协作,现场教学中应通过分析学术情境引入“阈概念”等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