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我们成长在爱的苗圃…”济南军区某团报道组墙报上的一首由报道员自己编创的“园丁颂”,传颂着该团领导关心培育报道员的一串串感人故事——谈团长:献医服务报道员在报道员小孙的记忆里,时时珍藏着团长谈桂林为自己推拿、按摩治疗脚伤的那段日子…今年1月初,部队进驻太行山进行实弹战役演习。报道员小孙始终追随大部队翻山越岭、顶风冒雪跟踪采访。当“战斗”正式打响时,他只顾抢拍镜头,却忘了脚下坡陡路滑,一个趔趄,脚腕扭伤,疼得他直冒虚汗。晚上,正当小孙疼得难以入睡时,谈团长推门走了进来:“听说我…  相似文献   

2.
提起某团政治处主任孙如意,报道员们总是竖起大拇指夸不完、赞不够……1993年底,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孙如意走马上任该团政冶处主任。当时,团里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报道组,新闻报道工作处于低谷,一年内共上稿5篇。他上任不久,首先从政治处挤出一间房子作为报道组办公室,把原来的新闻干事从日常生活的杂事中解脱出来,专职负责报道工作,并在机关会上多次强调,无特殊情况不得给报道组人员安排勤务性的工作,以保证报道组人员有充足的采访和写作时间。他听说在团里烧锅炉的战士小曹擅长写作,已有文章在报纸上露面,通过调查,马上把小…  相似文献   

3.
王玉山是幸运的,入伍4年多,做了4年新闻工作。翻阅他那300余篇稿的见报剪贴本和10多个获奖、立功证书,真叫人眼热!岁月的日历翻回到1990年2月,王玉山入伍来到某坦克师,当了一名坦克兵。军营丰富多彩的生活,激起了他写作的欲望。紧张的训练2余,他开始不停地写,思想自己的名字某一天能变为飘着油墨香的铅字。然而,两个月过去,草稿塞了~床头柜,报上依然不见他的名字。对此,战友们不理解,王玉山却暗暗为自己打气: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终于,他写的第42篇稿子见报了!就凭这,他还成了连队的新闻人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相似文献   

4.
济南军区某“邓大功团”团领导对身边的报道人员既关心帮助,又严格要求。近三年来,团报道组在各类报刊电台用稿600余篇,无一失实,先后3次受到集团军的通报表彰。报道员轮流到连队体验生活一段时间,团长牟志斌发现报道员的见报稿内容大都是政治工作方面的,很少有反映部队军事工作方面的稿子。通过明查暗访,才知道报道员写起政工方面的稿子啊手,一旦涉及军事训练就发怵。为改变这一现状,牟团长明确表示:“报道员应是个全才,不仅要会写政工、训练稿,也要背相机拍镜头,这样才是块硬邦邦砖。”两天后,一张报道员包括新闻干事在内的…  相似文献   

5.
在某师机关大院、直属管及所属团队,经常可以见到一位肩挎照相机的志愿兵活跃在训练场和官兵中间,他就是某师报道员乔成田。乔成田1988年从河南南阳入伍后,火热的军营生活激起他创作的欲望,加上有一点文字功底,于是他时常拿起笔,将身边发生的新人新事汇聚成文字,然后投寄给报社。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上百次的失败后,他的名字终于出现在军区《前卫报》上。后来政治处一位新闻干事见他是块搞新闻的“料”,就把他“挖”去当了一名专职报道员。小乔搞新闻不但肯吃苦,而且很认真。一次,他从老乡那里得知~位排长在郑州火车站捐资搭救…  相似文献   

6.
“‘兵记者’”是机关里的一名报道员。机关里的军官几乎都是大学生。大学生们都很佩服这个义务兵。义务兵叫吴军,是从陕西子长县入伍的农村娃,他被四家报社聘为特约记者,战友都叫他“兵记者”。集团军首长拍着他肩膀说:“了不起”。新闻系的教授看着他叨多万字的笔记说:“不可思议”。_吴军入伍后被分到某团四连。—“最好找个城市兵,文化高,脑子灵”,一天他隐约听到团政委找指导员选调一名报道员,心里一急上去就跟人斗气:“俺是个农村兵,可和贾平凹是老乡,写新闻格准行!”。·政委和指导员会心一笑,便让他以当时全团整修靶…  相似文献   

7.
有位名记者说过,好新闻是脚板底下跑出来的。兰州军区某团战士解开平就是这样一个为追求好稿而不怕吃苦的报道员。在连队就喜欢新闻的解开平,1996年5月在《人民军队》报上发表了一个豆腐块后,有幸被团新闻干事看准把他调到政治处当报道员。到报道组后,小解为不负领导的厚望,一心想早出成绩。便整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停地写,几乎一天写一篇,结果三个月过去了,寄出去的稿子,竟然在报纸上一个字也没见到。他失望了,认为自己不是搞新闻的料。新闻干事看出小解的心思后,便指着他那些没刊用的稿件底稿语重心长地说:“不是你文字基…  相似文献   

8.
两年前,某炮团新闻报道工作在师里一直位居下游,而两年后的今天,该团报道工作却连年受到上级的表彰,并在集团军报道工作中有名。是什么缘由促使该团报道工作走出低谷、快出成效的呢?报道骨干们说:是因为有一位支持和关心我们的领路人。报道员说的领路人是指团政委赵广民。两年前,政委赵广民上任伊始,听说团里还没有报道组时,立即着手下连队选人。团报道组成立时,没有自行车,采访不方便,赵政委批示从生产收益中解决购买;没有电话,联络跟不上,又是他指示通信股立即安装电话……桩桩事,浓浓情,浸透了他对报道工作的重视。他深…  相似文献   

9.
第四届全国“珠光杯”影评大赛在北京评选揭晓,成都军区唯一获奖者,56016部队军士长王金城捧走“一等奖”——“珠光杯”。祝贺声、掌声、鲜花簇拥着他C然而,只有他自己才深知这金灿灿的奖杯盛不下他曾为此洒下的汗水和心血。金城很平静:“荣誉属于过去,路才仅仅开始,生命的光华不在于已取得成就,而在于拼搏…”他依旧满载希冀,迈着坚实的步子,用心。用激情、用手中的笔去写身边普通的战友,去记录发生在军营里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1987年冬,刚刚高中毕业的王金城,从云南邱北山区来到驻蓉某部C或许是大山造就了他勤劳淳朴…  相似文献   

10.
某团志愿兵报道员姜自宇,拿起笔来能写,拎起相机来能摄。1984年9月,从沂蒙山旮旯子里钻出来的姜自宇,坚信凭着庄户人吃苦耐劳的品格,定能干出个道道来、他白天训练,晚上写稿,渐渐掌握了新闻采写基本功,稿子陆续见报。他采写的《绝技献军营》、《“刺头兵”转变记》、《英雄的弟弟是标兵》等稿件,都来源于基层,取材于战士,深受官兵欢迎。这一年,姜自守在军内外新闻单位用稿30多篇,荣立三等功。就在他潜心钻研写作,苦练笔功的时候,部队要配一名摄影人员。他那颗心又不“安份”起来。他找到领导表决心:保证文字与摄影两不误。…  相似文献   

11.
戴亚君,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入伍,武警江西总队景德镇市支队普普通通的一名战士。虽然在他的身上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在部队的最基层默默无闻地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下了人生的辉煌。入伍三年,在全国各类报刊电台发表作品近四百篇,仅今年以来就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武警报》、《人民公安报》等中央级报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他入伍前曾在一家国营大企业从事宣传报道工作,并获得多项新闻奖,是公司领导身边的“红人”。而他身处机关却向往军营,毅然放弃了丰厚的待遇,踏上了警营这方热土。到部队后,他积极请求领导把他分配…  相似文献   

12.
曾连续3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的济南军区某团,近年来从“格子内”中爬出了一位位有志的青年。他们凭着执著的追求,默默地在“格子田”里播种着自己的希望。而今,有的已步入社会,仍耕耘在“格子田”中。当他们谈起成才的体会时,无不感谢部队这个大熔炉。姜振华:历经坎坷走大道4月中旬,原政治处业余报道员姜振华接连两次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部队,他被报社评为优秀编辑。这是继去年他被山东《临沂画报》社聘为编辑后传回的第二件喜事。说起他,这个团领导的案头,至今还放着他的事迹材料7年前,他抱着到部队干一番事业的雄心…  相似文献   

13.
1985年,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任成宣同志被分配到检察院做档案工作.坚韧不拔、默默无闻的他用13年的心血和汗水,使检察院的档案工作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4.
1991年12月10日,北京城雪花飞扬,寒风刺骨。但此时西交民巷50号中国记协二楼会议休息室里,却洋溢着一片欢声笑语。刚从人民大会堂全国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颁奖大会返回的人们,还沉浸在喜悦气氛里。这时,一位中等个头,壮壮实实,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径直走到一位戴副深度近视眼镜的中年人面前。“你是杨登榜吧?”那头发花白的老人询问道。“对,请问你……”那中年人有些惊奇,用一种不地道的普通话答道。“我叫范长城,是范长江的弟弟,我们是四川老乡哟!”一阵惊喜涌上杨登榜心头,他赶忙改用四川话与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2月,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某中学任教的杨延伟、顶着家庭和社会诸多方面的压力,毅然辞职,报名参军到武警四川总队自贡市支队,当了普通一兵。1996年底,杨廷伟凭着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对新闻报道工作的热爱,调任机关专职新闻报道员。为尽快掌握新闻写作技巧和提高理论水平,他在虚心向领导和同行请教的同时,翻阅支队图书室里所有关于新闻和写作方面的资料,剪贴了10多个资料本;用津贴费买来《新闻学》、《新闻写作入门》等十多本专业书籍进行学习;并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天听半个小时广播新闻,看半…  相似文献   

16.
17.
18.
老郑到中山区民主街道办事处做档案工作已有17个年头了.如今,50出头的她已不再年轻.岁月已改变她的容颜,染白她的黑发,三次切除癌细胞的手术已摧垮她高大的身躯.但永远改变不了的是她对人生、事业的痴心与执着的追求,摧不倒的是她那无私奉献和顶天立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20.
在前不久揭晓的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奖名单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高级编辑杨青名列其中。消息传来,杨青办公桌上祝贺的小条摆满了桌面,北至黑龙江,南至广东,西到新疆打来的祝贺电话接连不断。一些请她谈感想、介绍事迹的访问者也接踵而来。面对这些,不善言谈的杨青,总是淡淡一笑:“真的没有多少东西好说,我是一个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