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法性构成要件要素既是判定催收非法债务罪的核心构成要件,又是厘清此罪相近罪名间关系的重要线索。在场域性立法视阈下,催收非法债务罪的非法性要素通过置于扫黑除恶政法活动背景下进行规范化构建。场域性立法解释目的区别于一般性立法解释,催收非法债务罪中非法债务要从语词渊源、语词射程、国民预测可能的维度进行限缩式规范化诠释。催收非法债务罪的非法性源于不法债务的产生不具有原因性和请求权基础。具体案件中非法性判定规则构建围绕罪性、罪量、法益三个层次渐次展开。非法性实践价值范畴体现在识别、区分催收非法债务罪与其他罪名间法条竞合关系及未来场域性立法的深远布局。  相似文献   

2.
积极刑法观已成为当下主流,《刑法修正案(十一)》出台,将暴力袭警行为入刑设立袭警罪,正是这种积极刑法观的立法实践。为了更好地适用本罪,必须限制袭警罪的规制范围,防止刑法的过度干预导致犯罪圈的扩大。因此,应遵循法益保护主义原则,明确本罪的保护法益,并在此基础上对"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人民警察"等构成要件进行正确解读,充分发挥法益在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中的作用;应恪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在其他部门法足以规制暴力袭警违法行为的情形下,不动用刑法手段。  相似文献   

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民交叉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刑民法律规范相关规定的缺失以及不一致,具体表现在利益保护上的差异、程序衔接不畅、责任竞合等方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民刑界分应当在刑罚谦抑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涉罪合同效力、利息能否主张以及赋予被害人选择权等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非法侵入住宅罪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侵入住宅罪保护的法益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正在居住的住宅,保护的是住户安宁的生活状态,非正在居住的住宅,保护的是居住者对住宅所享有的管理权和是否许可他人进入的自由权。本文并就住宅的界定、非法侵入行为的理解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6.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是刑法修订时专门针对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背职经营而规定的一种新的犯罪行为。但在法律上如何界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如何界定“亲友”的范围,真正做到规范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7.
8.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是刑法修正案(二)对刑法第342条的非法占用耕地罪的修正,该修正案对保护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在司法适用中较难认定的犯罪对象和客观方面;理性思考了本罪罪名不能准确反映反映犯罪的本质特征,犯罪的结果情节规定欠明确,仅有本罪不足以对直接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给予有效的刑事惩罚。  相似文献   

9.
笔者运用罪过相关理论对各代表性观点进行比较、评析后,认为非法行医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并且是直接故意,不要求有牟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有效的诚信监督体系,致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烂账不断增多,社会中欠钱不还、甚至将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视为无物的老赖横行,严重阻碍了金融行业的高速、健康发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业在我国悄然兴起并在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债权救济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相关监管法律的缺位,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规范现象。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现实制定一部《第三方债务催收基本法》、实现对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业的立法引领与监管,就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受制于多种因素,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债务催收外包存在纲领性文件缺乏、内部监管不到位、催收不规范、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应积极学习日本、美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形之有效的成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业监管体系,强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自控,建立行业自律及规范,加强对信用卡债务催收外包行业的监督与治理。  相似文献   

12.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了冒名顶替罪,但在司法实践中该罪名的适用仍处空白。法益是判断“着手”与既遂的核心,要区分本罪的各形态,就要先厘清本罪的保护法益是取得相应资格公正性。判断本罪基本犯的着手,要以目的行为“顶替”为基准;判断本罪组织、指使型犯罪的着手,关键在于对“组织、指使”的理解“。组织”就是通过招募、雇佣、纠集、引诱、介绍、强迫等手段,领导、策划、指挥他人冒名顶替他人三类资格的行为;“指使”就是教唆他人冒名顶替他人三类资格的行为。判断本罪是否既遂的关键在于认定本罪的性质,本罪的基本犯是行为犯,而本罪组织、指使型犯罪则是结果犯。  相似文献   

13.
非法行医罪是我国1997年修改后的<刑法>设立的新罪名.别法第336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行医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职业,国家有关法规对该行业也作了严格的规定,对行医者的资格加以严格的限制,要求行医者除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外,还要有一定的技术资格,以保证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对违反规定,非法行医的,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了较为严厉的惩罚.  相似文献   

14.
非法经营罪是一种贪利型的经济犯罪,关于非法经营罪在成立的数额要求上应该采取哪种数鞭模式,这是非法经营罪中的一个基础问题,对于认定犯罪具有重要意义,非法经营罪作为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构成的一个罪名,在认定数额要求的标准上是否应该统一,在刑法学界不无争议。为了在新刑法中贯彻客观主义的刑法立场,在数额模式上应该采取非法经营数额,而废除违法所得数额,单位非法经营罪和自然人非法经营罪在数额要求上应该统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刑法理论论述了非法提供书号罪。阐述了该罪溉念和罪名,认为该罪侵害的是复杂客体,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提供书号的行为以及致使淫秽书刊得以出版,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以及犯罪主体等构成要件进行了探讨;此外还对认定淫秽书刊的标准和与出版淫秽书刊罪有关的界限以及刑事处罚的有关问题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刑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在非法行医罪上存在诸多争议。争议主要集中在犯罪主体的认定上,对医生执业资格的理解分歧最大。对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的认定,一方面应当结合行为人是否获得相应的卫生行政机关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应当结合当事人所受到的医学教育、从事医疗活动的能力和条件来综合判断。应当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的字面含义、立法目的、卫生行政法等确定非法行医罪的主体的范围,既不能唯证书论,也不能超越中国医疗的客观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7.
18.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规定对打击举证困难的毒品犯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认定非法持有毒品罪时,司法机关应该根据该罪设立的目的,从客观主义立场出发,注重结果无价值,以正确解决在对象认识错误情况下处理毒品犯罪的有关问题。同时,司法机关也要严格把关,正确地将该罪与运输毒品罪、窝藏毒品罪等区别开来,以实现保障人权与惩罚犯罪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非法储存爆炸物罪的法律规范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紧紧围绕"爆炸物"之危险性,援引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科学界定本罪中"爆炸物"的范围;二是按照立法本意,重释"非法储存"为"明知是爆炸物,而仍然违反国家有关爆炸物管理的法律法规予以存放,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三是针对法律条文之间的不均衡状态,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实现法条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非法发行股票、债券罪的构成要件,剖析了此罪与集资诈骗罪、虚假发行股票、债券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