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的最新动向与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结合的产物。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性别观切入,分析传统忠实观念包含的性别隐喻,展现女性主义译者对"忠实"的再度阐释。同时对于出现的个别问题,比如研究对象单一、缺少实例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派对翻译理论作出的重大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对等理论。文化学派从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下研究翻译理论,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从对等理论到文化转向,翻译理论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文章考察了翻译研究中这一过程如何发生,讨论了三种主要的文化因素——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观是如何对文学翻译产生操控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文化翻译学派以"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的主要范式,这给传统的语言学研究范式带来了挑战。本文浅析了"文化转向"翻译观的内涵,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并探讨了"文化转向"翻译视角下的译者角色定位、翻译策略的选择以期对译学研究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自文化学派及其"文化转向"的翻译思想形成以来,学术界对其争论不休。文章从文化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苏珊·巴斯奈特的翻译思想入手,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文化学派和"文化转向"确实存在不足,但是瑕不掩瑜,它们创新了翻译理论,也为翻译研究展现出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细致分析林语堂在自译《啼笑皆非》过程中对文化负载词所运用的翻译策略,从而对林语堂所倡导的翻译理论进行探讨,论证林语堂本人就是他提出的"翻译三标准"——"忠实"、"通顺"与"美"的践行者。本文旨在引起更多学者关注自译研究与林语堂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中,忠实原文、忠实原作一直被认为是评价译文好坏的标准。然而,在西方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传统的翻译理论受到了新的质疑和挑战。本文以解构主义理论的"解构观"为视角,阐述这一理论对传统翻译"忠实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翻译究竟要不要"忠实"?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然而,翻译除了忠实于原文之外,还得忠实于目标读者群,关注目的语文化环境等后现代翻译理论所涉及的热点话题。通过以翻译目的为调节器,对忠实原文、忠实于目标读者群及目的语文化环境进行协调,可使忠实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8.
因民族历史文化、政治、宗教、习俗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汉英两民族的颜色观有所不同,所以翻译颜色词往往不是直译。同时,由于文化趋同性和文化的交流,两种语言所反映的颜色观逐渐有相似或叠合的现象,也是翻译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根据中英民族文化不同分析颜色词的翻译,重点选取了"红"白"黑"三色。  相似文献   

9.
翻译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勒弗维尔提出了翻译改写理论,他强调翻译的过程就是对原文进行改写的过程。将翻译向文化转向,他提出制约文化介译的三个要素是意识形态、社会主流的诗学和赞助人。本文旨在以翻译改写理论为视角,分析刘峰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中文译本中改写理论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转向"角度来看,翻译不仅是文字转换,也受到了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诗学观、意识形态和赞助人是影响翻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红楼梦>杨氏和霍氏英译本中关于龙、凤俗语的不同译法为例,比较翻译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两大翻译研究范式,探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出将翻译研究置于文化比较语境之下,实现从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转化、阐释和再现.  相似文献   

12.
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看《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探讨以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为例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旨在诠释文化翻译观对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指导意义。由于文化负载词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译法也应该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语言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一词多义,在众多意义中选择既忠实原文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译词,实为不易。而英汉翻译中的文化障碍或文化空缺现象对翻译也带来很大的困难。该文文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一词多译"、"词类转换"和"文化空缺"的补偿手段方面作了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忠实是翻译实践面临的突出问题。关联理论意图观从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对翻译的忠实进行了诠释。笔者以关联理论意图观为理论基础,指出规范性的翻译意图是翻译的基石,但是不能拘泥于原文,而要从受众的文化、历史、风俗背景等,进行再创造,实现翻译的解释性意图。  相似文献   

15.
翻译文化转向的提出似乎挑战了忠实的传统标准,笔者举例分析了文化转向下译品的忠实性。  相似文献   

16.
边缘与回归:论作为基本翻译标准的“忠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虎 《滨州学院学报》2011,27(2):108-112
"忠实"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之一,近年来很多学者依据解构主义和"创造性叛逆"思想对作为翻译标准的"忠实"提出了质疑。但对解构翻译观和"创造性叛逆"思潮进行考据与反思之后可以发现,这两种思想并未颠覆"忠实"在翻译中的的重要地位,"忠实"作为翻译标准仍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忠实"标准要求译者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原作,灵活、能动地忠实于原文"意旨",应该在更高更新的层次上实现"忠实"标准。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翻译忠实观已经无法解释诸多的翻译现象,遭到众多学者们的质疑.翻译的“伦理转向”是翻译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对翻译忠实观作出合理的阐释.它认为译文忠实的对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局限于忠实于原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不忠实”具有矛盾性和相对性,他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此外,“忠实”与“不忠实”都具有一定的伦理理据.  相似文献   

18.
翻译单位的界定问题历来争议较多。翻译的文化转向提出以后,在我国理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文化翻译观中对翻译单位的新的界定更是引起广大学者的强烈兴趣。本文从文化翻译观谈起,追溯了以文化为翻译单位的理论渊源,从文化的不确定性、不可操作性及其局限性等方面说明了文化作为翻译单位实际上是对翻译单位泛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解构主义翻译观视域下看《三国演义》节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发现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实质上拥有一种不可解构的特性。无论解构文化负载词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文化缺失。面对特定形式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以增补性翻译为辅助手段的解构或许可作为一种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20.
解构主义翻译观视域下看《三国演义》节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发现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实质上拥有一种不可解构的特性。无论解构文化负载词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文化缺失。面对特定形式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以增补性翻译为辅助手段的解构或许可作为一种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