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途径有很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园的教育特征,实践证明通过游戏活动、主题教学和日常生活三个主要通道,能够有效地对幼儿实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道一:在游戏活动中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融合于游戏中,能够很好发挥增效作用。不同的游戏活动,对幼儿各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正>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如何将游戏植入幼儿一日课程,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探索?我们从充分挖掘游戏的价值,在教育活动游戏、民间游戏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一、游戏植入教育活动如何将教育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向幼儿渗透,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发展能力呢?我在游戏与教育活动的融合方面不断探索,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达成教育目标,提升幼儿能力。1.以省编教材为依托,融入丰富的游戏元素。在  相似文献   

3.
<正>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里最喜欢的活动。幼儿的身心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发展,同时也只有游戏,才能使幼儿在其现有发展水平的条件下活动和生活。这就说明幼儿的生活需要游戏化,游戏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对促进幼儿智力、情感社会性、身体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一、生活、游戏及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生活、游戏和教育都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三者可以连为一体,变  相似文献   

4.
<正>《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不仅可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而且可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更可贯穿整个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这样才能给幼儿一个真正的游戏童年、快乐童年和成长童年。在开展的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我统一归纳为"三重奏"。一、观察游戏过程只有通过观察,才能知道幼儿游戏的空间、时间、玩具材  相似文献   

5.
<正>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因此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不同的材料体现着不同的价值,不同的材料会萌发幼儿不同的游戏行为、游戏兴趣和思维创造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材料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的作用。我们除了关注材料外在的安全性、美观性、自然性等因素,还考虑到材料内在隐性的情感因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倡导以积极的情绪去推动幼儿的认知学习,这是因为情感对幼儿的学习是至关  相似文献   

6.
<正>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第21条首次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奠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地位。日前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由此可见,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游戏是幼儿最喜欢,在幼儿阶段不可或缺的活动。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那怎样指导幼儿游戏呢?为此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活动构成的重要条件之一,音乐游戏也是幼儿游戏中的一种。幼儿园音乐活动将音乐、活动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音乐、理解音乐。音乐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动性和表演欲,同时也获得情感教育上的陶冶。所以,音乐游戏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个活动,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可见游戏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获得知识,从而构建儿童精神世界。角色游戏作为创造性游戏之一,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对主题游戏中角色的扮演,满足在日常生活中的愿望,人格得到了尊重,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在游戏教育中起重要作用。那么,教师要如何指导幼儿参与角色游戏,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呢?一、做好准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生活方式,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工具,是教师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认知结构。如果游戏中对游戏材料投放得当,便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游戏活动兴趣,使游戏材料和幼儿的游戏活动真正互动起来。那么游戏活动的材料跟着孩子什么走?怎么走呢?教师该如何投放?一、跟着孩子的兴趣走——趣味性投放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的关键因素是游戏材料的投放。  相似文献   

11.
霍芳丽 《生活教育》2015,(1):107-108
幼儿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有别于小学化的教育,它是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我们提倡幼儿音乐游戏生活化就是了解幼儿在生活化的音乐游戏下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能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教育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增强他们良好的情感素质。  相似文献   

12.
<正>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的至爱。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是比较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活动,它可以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本文将采用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民间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大胆探究,并形成相应的结论以促使幼儿的全面发展。《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3.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游戏是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最能调动幼儿积极性,最能发挥幼儿创造性,幼儿最为喜爱的活动。幼儿园让游戏以多种形式、以不同的切入点,广泛深入到不同领域、不同的活动形式中,呈多元化的态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纲要要求教师做到:"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满足和发展。"可见,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说过: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幼儿园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学习和游戏的内容都是模仿真实的生活实践,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活动内容设置和适宜的指导,从而激发幼儿的活动愿望和积极参与游戏的意识,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这正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那如何激发幼儿区域游戏的兴趣?如何在区域游戏中融入生活内容?如何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累积生活经验?如何让幼儿各方面能力在区域游戏中得到发展?为此,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赵燕芳 《考试周刊》2015,(24):189-190
<正>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维果茨基曾说:"没有教育的作用,游戏就不会产生。为了使孩子掌握游戏的方式,成年人的干预是不必要的,必须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上教幼儿学习怎样做游戏。"幼儿游戏的实践表明,教师介入指导游戏可以提高游戏质量和游戏水平,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一、幼儿园游戏指导的重要性游戏是为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很大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51):194-195
<正>《指南》指出: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目的在于幼儿园教育的"去小学化"和"去学科化"。可见对幼儿来说,游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儿学习和发展离不开游戏。为此对幼儿教师来说,有效组织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体现学前教育特殊性最明显的专业水平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具有自主性、创造性、想象性、团体性的本质和特点。角色游戏对幼儿健康的心理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等作用,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社会需要。因此,成人应该认识游戏的价值,尊重幼儿,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是人的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是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的。"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建构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在此基础上还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的过程,使幼儿教学更加游戏化,我们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但是,教师更多重视的是区域游戏和各类体育、音乐、智力游  相似文献   

20.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建议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为了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快乐游戏健康成长"的办园特色,开展以"健康、快乐、自主"为主旋律的户外自助式活动。一、建立科学合理常规,保障活动有序的组织1.明确自助活动细则,形成良好的活动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