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指出:"君子壹教,凝子壹学,亟成."意思就是教师专心致志地教,学生专心致志地学,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效.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告诫我们:"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聚精会神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给予单一、枯燥的数学教学以生命力,以达到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其注意力集中起来的目的,进而提高数学  相似文献   

2.
朱燕红 《考试周刊》2014,(29):117-118
<正>小学生具有意志力差、爱表现、注意力集中短暂的特点,直接导致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上课容易走神,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什么是注意力呢?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对于小学生来说,采取各种方法引导他们在这一阶段集中注意力,对他们的学习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要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就必须研究出方法,以此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结  相似文献   

3.
钱梦宇 《考试周刊》2014,(65):75-75
<正>英国教学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最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关注和培养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逐步建立规律化的注意力模式。注意力的保持,就是教学心理学上的注意的稳定性或持久性,是指注意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某种活动上,它是注意在时间上的基本特征。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按照教学大纲优化课堂设计的同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关注学生的注意力放在首位。下面我对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注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和老师嘱咐孩子们:“上课一定要注意听讲!”。所谓“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课堂上,只有孩子们的心理活动集中在所学的知识内容上,才有可能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的。试想,如果老师讲东,学生想西,任自己的注意力“信马由缰”,怎么能有好的学习效果?教育家荀子在《大略篇》中说:“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这里的“壹”就是专一,意为只有教师一心一意地教,学生一心一意地学,就能保证学生最终学业有成。因此课堂上能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知识上是老师、家长、孩子共同的心声。作为一名初中生物学老师,从师者的角度入手,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是我长期思考,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注意力是学习的开端。现代课程理念就十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然而,聋生由于听觉有障碍,他们在学习语文时主要靠视觉接受知识,存在注意力涣散、不稳定、有意注意时间短等不利因素,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何培养聋生的课堂注意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一、运用体态语言,唤起聋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6.
张丽 《成才之路》2014,(19):21-21
正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注意力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情感、身心健康等各方面的发展及其入学后成绩的好坏。经常有家长会问我们这样的问题:"我家那孩子挺聪明的,数学成绩怎么老是上不去呢?课后作业怎么也做不出来?"我们老师必定会说:"他上课不注意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成绩上不去。"这就说明孩子上课的注意力直接决定着我们的教学效果,也  相似文献   

7.
教育质量管理问题,很主要的一点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千方百计地使学生保持听课的注意力。苏联的教育家马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可见注意力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心不在焉,不注意听讲,不注意思考,不注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E·洛夫斯基在其新著《记忆》中说:"一个人为提高记忆力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也许就是学会如何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注意力集中是很有必要的。如何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呢?我有四个做法。1.激发兴趣——兴趣是引起注意的重要源泉。有兴趣的事情吸引着一个  相似文献   

9.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形象的比喻说:"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他就算一节课不落的坐在那里,但由于心不在焉,也会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10.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最大的技巧在于集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儿童的学习来说,有意注意是非常必要的。儿童只有主动地控制和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到必要的方面去,他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因比,有位教育专家说:"注意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重要前提。"教学实践也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明显的差别就是注意力的好坏。注意力集中,信息才能进入注意状态,才能被认知,并通过进一  相似文献   

12.
达尔文在自传中说:“我的优势所在,就是我有了注意力。”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古维叶体会更深,他说:“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苏联科学家乌申斯基则作了形象比喻:“注意力是个大门,有了它,外部世界才可进入。”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打开人的心灵的门户。”有人说:“注意是打开学生智慧的天窗。”看来,要有所创造,必须集中注意力,学习亦然。所以说,善于集中注意力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平时人们常说的“聚精会神”、“精力集中”等词语都描述的是注意的状态。注意是认识的警卫,智力活动的组织者,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和向导。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有无目的性及需要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极容易被一些新鲜刺激所吸引。这时期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不够完善,需要培养。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最大的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溜号"俗称开小差,主要指注意力不集中.从心理学角度上说,"溜号"就是注意力的转移.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不断成熟,高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起来,并基本上占主导地位.依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注意发展的特点,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造就了课堂的"另类"精彩.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课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的重视和认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位科学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兴趣,就很难集中他的注意力,很难发挥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的智力活动也就很难有成效。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观察和实验的材料说明:五到七岁的学生能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稳定时间是10 ~ 15分钟;七到十岁的学生是20分钟左右.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过程中,一堂课要上40分钟,学生就会感到疲倦,注意力就不集中,注意不集中,教学效果也就差了.  相似文献   

17.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心灵的门户."在教学中,老师如果不善于把握学生的注意,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学生如果不注意听课,就无法较好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因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无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无目的地被事物吸引住了,心理活动不知不觉地指向和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而同时撇开其他的事物.  相似文献   

18.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学习注意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他们的意识,指向集中在书本、教师等教学过程中,是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注意力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基本能力。在课堂上能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学生“粗心”的原因。 1、“粗心”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注意是一切认识的开端,是学生顺利地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注意力集中时,大脑中只有一个兴奋中心;注意力不集中时,大脑中就有好几个兴奋中心,它们之间互相干扰,影响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陈玉洪 《考试周刊》2011,(91):169-169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说明了注意力集中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前,除了制订好教学计划、设计好教学环节、安排好师生活动外,还要考虑学生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注意的指向性。在课堂上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英国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