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州区农村有线广播电视通过十来年的发展,从最初各乡镇的小前端到全区联网,从覆盖场镇用户到全区进村入社到户,最终实现了全区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如今农村有线电视这张网络面临严峻挑战,经营管理更显步履艰难。如何发展经营好巴州区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9亿多农民,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它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所接受。声画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直观具体、视听兼备这些独特的优势,使得电视在农村具有更广泛的受众。农民钟情于电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电视新闻节目、专题节目、娱乐节目和农业科技资讯有较强烈的需求。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村的信息资源与受众资源会更加丰富,不论是从争取农村受众群体的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来看,电视传媒都应该创造性地通过喜闻乐见的节目,积极主动地…  相似文献   

3.
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是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广播电视有效覆盖的重要手段。嘉兴市局提出争取在2002年前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的目标任务,将农村有线电视发展确定为事业建设的重点,积极组织实施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目前工程进展较快,据统计,我市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已达67%,估计到2005年农村入户率达85%。但农村有线电视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4.
随着广播电视农村入户工程的深入推进。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正在向广大农村迅速延伸与扩大,有线电视与共缆广播得到空前的普及。就龙游而言,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全县15个乡镇(街道)共432个行政村中除3个特殊村外其余429个行政村已实现了联网,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到7.2万户,室外广播达到1771只,室内调频广播达到7900只,一个覆盖全县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5.
周毅 《声屏世界》2001,(4):48-49
电视专栏是电视中内容相对专一,具有专门栏目的节目类型。农村电视专栏节目自然是内容集中在农村、专门为农民朋友服务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然而,在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农村电视专栏节目的受众市场,发挥好专栏节目的功能作用,是一个值得电视工作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课题通过对济宁市谭岗村居民媒介接触状况的调查来管窥蠡测中国农村居民媒介接触状况.据调查,近年来谭岗村居民对大众传媒的接触明显增多,更多的人选择看手机、上网、听广播、看电视来打发闲暇时光;广播、电视在农村仍有一定的市场,报纸在农村市场很狭窄,智能手机在农村普及率已经很高了;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中,谭岗村居...  相似文献   

7.
刘丽 《记者摇篮》2010,(1):26-26
目前,我国农村电视普及率已高达95%,电视以其生动性和直观性成为大多数农民获取外界信息,娱乐农家生活的首选。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媒体更容易为农民朋友所接受。声画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直观具体、视听兼备这些独特的优势,使得电视在农村具有更广泛的受众。这也给我们这些电视人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尤其是有着创办对农节目绝对优势的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那么,如何才能办好农村节目呢?  相似文献   

8.
农村有线广播自诞生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广播的传输设备和网络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60至70年代发展更为迅速。然而,随着电视的兴起,农村广播却逐步受到了人们的冷落,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对农村广播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严重不足而致使网络破旧,分级办广播责任难落实,喇叭入户率、通响率逐步下降。这些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徐良 《采.写.编》2023,(9):183-185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综艺节目不断涌现,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娱乐需要。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迅速发展,其内容的多样性对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给电视综艺节目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机会。电视和网络综艺完成融合,对我国电视和网络综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融合媒体环境下的电视综艺和网络综艺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针对目前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葛贞 《青年记者》2012,(35):49-50
长期以来,我国电视的发展以城市受众为中心,在电视的针对性、接近性等方面,很难满足农村受众的实际需求。尽管现在许多农民也进城务工,成了"城里人",但他们的骨子里还有许多"农民意识"、"农村情结"。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农村地区居民收看电视的情况,笔者于2009年7月和2010年1月,两度进入海南省五指山市太平村调查,以该村为样本研究了农村地区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该村距离五指山市区虽然只有6公里路程,但位处在崇山峻岭包围之中,从市区前往村寨的道路全是陡峭的弯道山路,2005年底镇里才修通了从五指山市内到村里的水泥路.村里多年来无人订阅过报纸,网络更是不通,村民也不懂网络,电视成为村民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电视对于村民认知地方事务、传承文化和了解农业科技技术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农村有限电视网络改造是有线电视发展的必然,网络改在的重点在于能够实现有限电视"村村响",这是有限电视网络改造工程的根本,有限电视作为重要文化纲领宣传的媒介,承担着很大的责任,所以在农村要在农村进行有限电视网络改造,实现"村村响"的工程目标,本文主要介绍有限电视网络改造的要点以及"村村响"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出现,促使人们关注媒介形态的变化。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是媒介形态的物质基础和变化前提。基于电视和网络技术,数字电视应运而生。数字电视的出现,既是电视媒介在后信息时代,主动向网络靠拢的结果;也是媒介之间的借鉴和融合。数字电视的出现不仅意味着电视传播技术的变革,更是电视传媒业在内容生产、经营模式和消费方式上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自1985年诞生以来,法制栏目总数已超过了200个。在我国法治化建设过程中,农村由于其特殊的状况,法治化进程比较缓慢。而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这一事实表明农村法治化建设是全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阵地。据调查,在电视观众中,农村观众占了总数的75.9%,这个数字似乎在向我们昭示着电视法制报道在农村普法宣传中的巨大威力。然而事实是否如人所愿呢?据笔者观察,我国电视法制报道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地域歧视,法制报道在城乡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笔者认为,消除电视法制报道的这种地域歧视是目前电视法制报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4,(22):53-60
农村信息传播有效性是以农村信息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农民需要为依据的价值判断。其测评从传播者、信息渠道、信息内容、受众、信息传播环境五个方面进行考察。通过建立相对完整的评价标准,在实证调查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进行多级分析的结果表明,西部农村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政府组织(村委会)、亲朋熟人这六类信息渠道传播有效性的测评中,电视、亲朋熟人、政府组织(村委会)、网络传播效果相对较好,报纸和广播较差。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中国电视,目前正在经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与移动电视的发展阶段。紧接着2004年的数字电视发展年,交互式网络电视在2005年异军突起,而移动电视也抓紧步伐在2005年向全国推进。国外一家调查公司In-Stat表示,到2009年,将近55%的电视家庭将与至少一种非传统网络传输系统相连,如光纤网络、卫星网络、数字地面电视或宽带电视服务。  相似文献   

17.
吴信训 《新闻界》2002,(1):12-14
网络与电视,正处在一个微妙而关键的互动期。这里所说的网络,不言而喻,是说的因特网。但有必要先说明一点的是,笔者将因特网视为一种“媒介”,而非有些人习惯称之为的“媒体”。而且,也暂时沿用人们习惯的说法,用“网络”一词来代指因特网(应该说,“网络”并不是因特网的专有属性,本不宜作为因特网的专有名词)。这里所言的电视,也是媒介意义上的电视。自从网络问世以来,网络与电视的关系,就处于互动的状态。但这种互动,存在不同的阶段特征。早在数年以前,人们就议论和关注着一个命题———网络电视化与电视网络化。不过,那…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9亿多农民,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它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所接受。农村电视节目在帮助农民朋友解疑释惑、促进信息流通,传播文化知识、宣传民主法制、倡导现代文明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娟 《新闻传播》2005,(11):44-46
网络电视实现了电视与网络在传播模式上的强强联合,具有与网络或电视完全不同的传播文化结构。首先,发散性传播方式促使了传统电视受众线性思维解构;其次,网络与电视单传播语境界线的消解,使同域或异域文化圈中的不同文化的交流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一类传播文化形态;最后,多媒体技术使传统电视的大众文化特质进步向传播文化方向发展,令传统传播文化的公信度、厚重度呈弱化趋势,使网络电视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了阴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农村居民职业的多样化,乡镇建设的城市化,电视、报纸、因特网等各种媒体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广播功能认识上的片面理解,县级农村广播呈逐年下滑趋势。到2005年底,福建省永定县农村有线广播网络彻底地被有线电视网代替,调频广播代替有线广播,乡镇)在农村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