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角斗场"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公司需要重组,200多名员工,将裁减45%。太残酷了。更残酷的是,我和卫成了竞争对手。多年来,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我和卫同在一间办公室,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度过了多少疲劳或兴奋的不眠之夜。我们是一对相互协作的兄弟,所有的设计图稿中,都饱含着他的智慧和我的心血。在公司这架庞大的机器中,我和卫是两枚相依互动的齿轮啊!那天主任找我们谈话的时候,我们惊呆了。其它部门员工的去留,均按各自的业绩进行量化对比,较容易决定;惟有我和卫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且工作合作性很强,难分高低,因此,老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创新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党支部工作,并提出了具体思路和实现的途径,即:在明确“着力点”的基础上,找准三个“结合点”,不断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切实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3.
读鲁迅的作品时,细心的读往往会发现鲁迅常常把“介绍“一词写作“绍介”,如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在提到创办朝华社的情况时说“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学,……。”可是,在鲁迅其他作品中,有时也用“介绍”一词,甚至有时还会出现“介绍”和“绍介”交替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浅谈"模糊"与"精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与精确既是一种矛盾体,又是辩证的同一体,语言的精确性和模糊性又相互发展,相互丰富,推动了人数语言的进步和繁荣,模糊性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客观存在的,精确是人们致力追求的目标,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其研究对象,更好地研究模糊学这门独立的科学,使其在翻译理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女孩都会十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女生越来越注意的是脸蛋和身材,男生越来越注意的是身高和肌肉。有证据表明,大部分少女对自己体重的估计超过实际水平,而大部分少男对自己肌肉发达水平的估计也和实际水平有偏差。女孩渴望自己苗条漂亮一点,男孩希望自己强壮高大一点,许多男孩女孩为自己的外表苦恼,这是众人皆知的现象。让我们看看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发展过程,也许就会理解这是怎么回事。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在这个阶段,少男少女们要经历身体上的“生长爆发期”。对男孩来说,童年期的结束是以睾丸、阴囊和阴…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学校和班级的主体,在构建“绿色班集体”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中,最关键的是“生生关系”。搞好“师师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生生和谐”。学校原本是一片令人向往的人际净土,是一个令人依恋的精神家园。试问,当今中学校园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据笔者观察,现在中学生的关系并不理想,概括地说,有如下三种不良现象比较凸显。  相似文献   

7.
“引”,“引导”,即通过与学生平等交流,归类、整理学生的发言内容,纠正学生的失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重要问题的探究上来,借助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教《桂林山水》,我把学生提出的二十多个问题逐一淘汰筛选,抓住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等突出特点引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再投影,学生看后觉得污染严重,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如果不抓紧治理,排除污染,那么桂林山水必将毁于一旦,中外游客将会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共鸣效果产生了。创,“创造”,即在“引”的基础上,形…  相似文献   

8.
拜读了李德山老师的《重视“偏才”的培养》(见《教育与职业》2001年3期)一文,感到确实是个问题,一个人全面发展固然好,但能精通一技,脱颖而出亦好。笔者也为偏才少年满舟能作为保送生入读复旦大学,感到由衷地高兴,毕竟社会向我们的偏才少年开了绿灯。但高兴之余,还是要向热心教育改革的人士和莘莘学子进一言:偏才理应重视,但“偏才”不宜“偏科”。只要大家到学生中走一走,聊一聊,你会发现韩寒、满舟的同龄人,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不少就是韩寒的偶像崇拜者,狂迷者。他们在学业上,基础学科本就蹩脚,有畏唯情绪,有意避…  相似文献   

9.
在周作人的文化和创作实情中,“涩味”和“余情”这两个概念相互关联,并且有深刻的内在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两个概念来解读周作人的作品和思想,本文认为,这两个概念包括含着闲适享乐,对文化选择和启蒙的怀疑和深刻的苦涩等复杂意味,而所有这些意味折射出周作人为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的人生品味和文学立场,也使周作人区别于和其他的自由主义作家,这样的解读中,周作人独特的文学史意义或可呈现。  相似文献   

10.
"杨"和"柳"     
我的名字叫杨柳,只要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觉得很有意思。不是吗?许多诗句中都有我的名字呢。可是,正因为这样,我名字中的“杨”和“柳”却闹起别扭来了。杨是一个骄傲、瞧不起别人的人,而柳则是个谦虚、不爱说话的人。这天,杨对柳说:“主人的名字常被人夸,这难道不是全靠我的功劳?你看,我是姓,你是名,你不过就是一个木偶,只是我的陪衬罢喽!”杨一边骄傲地说着,一边斜着眼看着柳。可柳却站在那儿,没有出声。杨见挑畔不成,便怀恨在心,总是跟柳对着干。唉,手心手背都是肉,叫我也拿他们没办法呀!终于,那天早晨我从甜梦中…  相似文献   

11.
1922—1923年《小铃儿》的问世,标志着老舍在中国的文坛的起步。作为二三十年代的作家,老舍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建设者的气魄。总的来说,老舍的著作以风格、文化型为主,而以政治、伦理型为辅。在“笑声”中烘托出他对于生活的严肃的态度。《马裤先生》、《善人》用漫画式的笔画,突出市侩和伪善者的丑态,发挥了讽刺的力量,《抱孙》、《开市大吉》充满了相声式的笑料,使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看到了生活的愚蠢和虚假,笑声成了武器。从他作品的前后来看,早期作品中的批判和鞭挞往往较为温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要笑骂,而不赶尽杀绝,我失了讽刺而到幽默。”  相似文献   

12.
Y陈凯歌执导的公益广告《橘子》从2002年12月2日起,在央视播出,让千千万万的国人尝了一口“教育”这个“酸橘子”。当前,大家把“橘子”嚼出不同的“味道”,各种呼声不绝于耳,并有好事者提出《橘子》的情节和主题词所表达的对“教育”的理解,是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传统教育主题的一次大胆质疑。笔者不敢苟同这种人为对立的做法。教育学家杨东平说得好,“‘爱是果实’和‘知识改变命运’一样,不是一个学理,更不是教育的定义,仅仅是一种价值取向”。笔者还认为,这两种价值取向都有存在的积极意义。如果说《橘子》呼唤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创新教育的实施者,要善于“塑造”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邢艳 《天津教育》2002,(4):40-42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与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有激情,在争辩中感悟,在应用中激趣,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一、在情境中动情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启动学生的情感系统,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对学习抱以极大的热情,自觉地将外在训练内化为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时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充满活力的学习情境。布鲁纳认为…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职业教育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生命发展的需要。但是。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社会需要、社会标准却遮蔽了这种本原性的需要,从而使职业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开发人的职业技能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种狭隘的功能定位下,职业教育不再是“育人”的教育,而是“制器”的教育。正如西方学者达拉里(M,Dallaire)所言:“教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通过教育的塑造,人变成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掌握生产技术成为受教育的全部目的,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  相似文献   

16.
汉字的作用是把音、义结合的语言记录下来,因此,汉字的栽体是它的形,汉字的内涵是它的音和义。汉字把有声语言的听觉信息转换为汉字符号的视觉信息,这些符号所负载的实际上是不同的语言单位。形是字的本身,字音和字义是字所记录语言的声音和内容。认识、研究汉字,实质就是认识、研究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关系。笔者从形音义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谈“0”和“零”这两个常用汉字的异同,从而回答“0”=“零”与“零”≠“0”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时,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关键在于一个“巧”字。   一、巧导入——引生入戏,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尽快入戏,一开始就像被一块无形的磁铁紧紧吸引住一样。导入可开宗明义、单刀直入,或创设情境,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时,首先用投影的…  相似文献   

18.
主观评价性副词“就”和“才”都是预设触发语,当二者语义指向左边时,在时间、数量、速度、难易程度等方面,“就”表示“少、短、快、易”,而“才”则相反。由此出发引申用于条件逻辑关系方面时,“就”侧重条件的充分性,有它就够,其条件松、要求低、标准宽;“才”表示条件必要性,缺它不可,其条件紧、要求高、标准严。它们在时间方面可以引申到条件的有无,充分与否。由此得出二者的预设情况,进而区别“只要”句和“只有”句。  相似文献   

19.
《申论》比“应试作”和“书写作”更具概括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准备《申论》考试,要注意知识积累,注重实践,关注社会和生活,关注热点,关注与应考职位相关的问题。考试中要善于抓“材料”的眼,不忘“虚拟身份”,要把握政策依据,言之有理,对策要切实可行,要掌握行规则。  相似文献   

20.
“两课”教学中如何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大学教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和善于育人的“人师”,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两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就要塑造自身健全的人格,以此来影响学生;要坚持“两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超越性、先导性;要努力学习,积极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